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标题:
教师业务学习心得 跟着名师的足迹
[打印本页]
作者:
网站工作室
时间:
2017-4-14 07:29
标题:
教师业务学习心得 跟着名师的足迹
上周六一大早,我便满怀期待地早早起床到校,参加学校组织的卓越教师培训,这次请来的是阅读方面的资深专家——李祖文老师。与其说是期待他的精彩课堂与讲座,倒不如说是为我和儿子与学生们在阅读方面寻求一些迷津。一天下来,受益匪浅,总结如下:
一、还原孩子本来的童真,阅读应该从兴趣开始
李老师课前用非常和蔼、自然的语言一下子拉近了与学生间的距离;以一张绘本中的插图开始了上午精彩的绘本课堂——《还有一只羊》。或许在我们成人的眼里,李老师给大家出示的只不过是一张“四不像”的怪异动物而已,而李老师通过对物体的眼神、外貌等,层层引导孩子们不断发散思维。天马行空的想象力不断被激发出来,这才是天真的孩子们应有的天性啊!随后李老师让孩子们把自己的评价逐一写在黑板上,并把它们概括为“初印象”。而此时,孩子们已迫不及待想要知道:这个动物到底是什么、为什么要这样画、老师为什么要给大家看这张图片等一系列的问题。“胃口”被吊足,老师便轻松地开始了本节课的绘本学习!再就是李老师在激发孩子们读《又丑又高的莎拉》这本书时的做法,原本是一本枯燥乏味的作品,李老师让孩子们先读第9章再读第1章,让孩子们从各个方面提炼问题,并告诉孩子们想知道答案得自己去读这本书。孩子们的好奇心,自然会在接下来的认真品读中得以释放!
这不禁让我从心底佩服起李老师不愧是阅读教学的专家!同时也引起我的思考:为什么我们总是埋怨课堂上似乎总是老师一个人在唱独角戏,孩子们被动、沉默?为什么我们谈起阅读,孩子们都觉得是负担或压力?李老师的课堂给了我们很好的示范。
二、课堂关注全体,机会属于每个人
纵观我们现在的课堂,我不知道是不是只有我们班存在这种情况:每次课上主动举手发言的孩子寥寥无几,即使答案已胸有成竹,但也难见他“高抬贵手”。而在李老师的课堂上,我们会发现:李老师几乎把学生提问了个遍,且站起来回答问题的同学如果出现畏难情绪,李老师都能幽默化解。这就是教师智慧。它体现了老师课堂中的细心观察、认真倾听,及时对孩子的回答做出正确评价。在今后的课堂中,我要试着学习李老师的做法:即使你不愿回答,我也要让你知道:其实回答问题没有你想得那么难,给你机会到学会给自己争取机会,挑战自己后是肯定、赞赏与满满的成就感!孩子,勇敢表达自己的想法吧!
三、阅读,是以“成人为中心”还是“儿童为中心”
下午的讲座中,李老师给大家培训的主题为“对儿童阅读的七个追问”及“童书可以这样读”,给我们指导了很多阅读方面的方法指导。李老师非常接地气的讲解,让我增长了很多关于绘本方面的知识,对于家有正读绘本年龄的孩子家长来说,怎样指导孩子阅读绘本真是雪中送炭!其中“对儿童阅读的七个追问”,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七问中的第一问。正如李老师所说:很多时候,孩子们的阅读并不是出于本意,而是考试的需要、家长让读的、老师要求读的……而不是孩子真正由兴趣出发、读的是自己愿意去读的书。同时,因为“摘抄好词好句”、“写读后感”及一系列因读书而产生的作业,扼杀了多少读书的意义与热情。而他所描述的现象,也和我们的现状有所相似,引起了听课老师们的共鸣。但是,我们不能因此就取消一切看似与读书有关的“负担”,而是像李老师一样想法设法调动起孩子们对作品本身的阅读兴趣、真正的阅读投入,而后有所感、有所悟、有所获,远比形式上的抄抄写写有用得多!如我们六年级下册要求必读的课外书目《鲁宾孙漂流记》,我们是不是可以这样引导:鲁宾孙是怎样救下“星期五”的?你认为他在岛上生存最恐怖的是哪件事?最搞笑的是哪件事?最伤心的是哪件事……;《汤姆·索亚历险记》中,你认为汤姆是个怎样的孩子?为什么哈克在别人眼里是“野孩子”,汤姆却认为他很有趣?……激发孩子的好奇心,让孩子自己去寻找答案、乐于去思考,跳出课文、学习致用,这才是我们阅读的真正目的!
感受了李老师的课堂后,课下我又上网品读了李老师的文章与见解。我觉得,虽然我们没有条件像李老师那样成立专门的“阅读教室”,但是以后,我要想方设法利用好我们班的图书角,资源共享,让孩子们在课余也有书可读、有话可说;虽然没有李老师那样深厚的文学功底,但以后也要抽空多读书,俗话说“腹有诗书气自华”,尤其是作为一名语文老师,有了知识作底蕴,我们的课堂才会更吸引人。借着这次培训,我愿跟随名师的脚步,爱上阅读,用心思考、学习、进步,做学生成长路上的领航人!
欢迎光临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http://lspjy.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