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798|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感悟“趣 、情 、理”──《兰兰过桥》教学案例与点评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0-4-26 17:08: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情景说明】
  《兰兰过桥》一文选自于人教版一年级下册,全文篇幅较长但文字浅显,通俗易懂,主要描述了一位桥梁工程师带着自身的孙女乘车外出游玩,看见了几种神奇的桥,着实让兰兰大开眼界。这是一篇融知识性与趣味性为一体的常识性课文,向我们介绍了新奇美观的潜水桥和轻巧实用的塑料桥,同时也让我们了解了迅速发展的科技在现代化建设中的应用,激发学生学科学、爱科学的兴趣。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你们见过什么样的桥?
  生1:我见过小木桥。
  生2:我见过石拱桥。
  生3:我见过立交桥。
  ……
  师:老师见过的桥不只有你们常见的,还有几种不常见的,今天,我把它们带来了,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
(此时,教师播放课件,出示国内外形式多样的桥,小孩们的注意力高度集中,各种神奇壮美的大桥将 学生带入学习情境,学习兴趣昂然唤起。)
  师:看了这么多桥,你想说些什么呢?
  生1:这些桥太漂亮了。
  生2:这些桥简直太有趣了。
  生3:建桥的叔叔阿姨们真了不起!
  ……
  师:是呀,这些桥都是人们用智慧发明的结果。有一位老爷爷也给大家带来了几种更为奇特的桥,想不想再看一看?
  生齐答:想!
二、入境感知内容
  (教师紧紧抓住学生的求知欲望,再次播放课件,出现课文和故事画面,将声、形、色集与一体,形象直观的画面将学生带入学习情境,从整体上了解了课文内容。)
  师:这个故事好听吗?现在也请你把这个有趣的故事在小组中讲给小伙伴听听,看谁讲得好。
 (小孩们兴致高昂,已渐入佳境,纷纷想成为故事大王,急于把这个故事讲给合作伙伴听。)
  师:谁愿意讲一讲,看谁能成为今天的故事大王?
  (话音刚落,许多小手争先恐后地举了起来,愿意讲述故事,难能可贵的是许多学生在感知全文的基础上用自身的语言描述内容,达到了内化课文的作用。)
三、合作讨论探究
  师:兰兰在爷爷的介绍下认识了几种什么样的桥呢?
  生:兰兰认识了潜水桥和塑料桥。
  师:这两种桥你最喜欢哪一种?为什么喜欢?
  (此问题一提出,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思维,大家分小组深入讨论探究,不只自主选择学习内容,而且理由充沛,说理透彻,提高了学生分析理解和表达能力。在小组合作学习的基础上,教师选派代表汇报交流。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在发挥学生主体地位的同时也要注意教师的引导作用,遇到问题师生一起纠正或补充。)
  师:可是,这么神奇的桥与我们的生活会有什么样的关系呢?
  生1:有了桥人们出门就方便多了。
  生2:有了桥就能使交通更发达。
  生3:有了桥还可以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有趣。
  ……
  师:同学们说得真好,看来桥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工具了,它的确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很多方便,也给我们带来了很多乐趣。
四、内化角色扮演
  师:兰兰能看到这么神奇的潜水桥和塑料桥,真要感谢自身的爷爷,那么,你想对爷爷说些什么?
  生1:爷爷真伟大!
  生2:爷爷真是一位了不起的桥梁专家!
  生3:爷爷,我要好好学习,长大向你一样做一位工程师,发明更多更神奇的桥!
  ……
  师:同学们说得太好了!假如你就是一位桥梁工程师,怎样向大家介绍你所发明的潜水桥或塑料桥呢?在小组中互相演一演,评一评。
   (教师再次创设情境,把学生推向学习前沿,让学生融入故事情境之中,通过互换角色内化情感,以小组合作的方式进入角色,伙伴之间互演互评,充沛体验,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再次得到体现。小组合作之后,教师选派学生当众扮演,给学生营造一种宽松、和谐、开放的空间。学生思维活跃,发明力、想象力得以充沛展现,各种“奇思妙想”也应运而生。由此可见,活泼生动的角色扮演能极好的证明这一点。)
五、升华明理,总结质疑
  师:课文学完了,现在能说说你明白了或懂得了什么吗?
  生1:我明白了桥的样子不同,作用也会不一样。
  生2:我懂得了现在科技发达了,科学家们发明了各种各样的桥。
  生3:我明白了要想有发明发明就要从小多动脑筋。
  ……
  师:可是,你还想知道什么或还有什么不明白的?谁能大胆的提出来。
  生1:爷爷真会变魔术吗?
  生2:塑料桥里的空气是怎么打进去的?
  生3:有了潜水桥,是不是潜水艇就不需要了?
  ……
  师:这些问题,有的在课堂上已经解决了,有的需要老师查资料再解决,有兴趣的话请同学们也去问问家长或查查资料,看谁能最先找到答案。
六、知识迁移,课外延伸
  师:除了潜水桥和塑料桥,你还想设计什么样的桥?课下请同学们以“说说你心中的桥”为题,把你心中的桥说给家长或小伙伴听,也可以画下来。
【教师反思】
  情境教学不只是一种教学方法,而且是一种教育思想,是一种促使教学过程能引起学生极大兴趣,激发学生向知识领域不时探索的教育思想。它有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积极性和发明性。小孩一旦进入情境,对课文中刻画的人物,抒发的情感,论述的哲理,便会发生一种亲切感。这样,小孩理解课文便能化难为易。
一、创设良好情境,提供自由空间
  心理学研究标明:人在轻松和谐的环境里,思维才表示得最活跃。相反,在压抑的环境里,在禁锢的课堂教学气氛中,是很难发生发明性思维的。由此看出,发明良好的情境,提供轻松、和谐、愉快的空间,能使学生的思维最大限度地活跃起来,有利于想象能力、发明能力的充沛发挥。如本案例中,从教学一开始就给学生创设了“形态各异的桥”的情境,把学生带入一个“桥”的世界,激起了学生的兴趣。随着优美的音乐,精美的画面和课文录音的同时出现,学生的视觉、听觉高度集中,完全进入所设情境,仿佛主人公亲临其境,自始至终都处于一种轻松、和谐、愉快的环境之中。
二、角色扮演,充沛体验
  情境教学中有多种创设情境的具体途径,其中之一是角色扮演,体验真情。在本案例中,学生一开始对神奇壮美的桥充溢好奇之感,顿觉大千世界神秘奇妙,探索奥妙的情感跃跃欲试,随着情境的不时发展,学生通过听故事、讲故事进一步深入课文,感知内容,为探究学习奠定基础。最后,学生在角色扮演中充沛体验到作为一名科学家的伟大之举,深深体会到科技力量和现代技术的巨大功能,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发明欲油然而生,树立了从小爱科学、学科学的远大理想。
三、学生是学习的主人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0-4-26 17:08:00 | 只看该作者

  本案例中,从“激趣导入”到“角色扮演”直至“升华明理”,学生始终处于学习的主体地位,特别是“讨论探究”一环节中,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自主选择学习内容,说明观点,互相补充评价,极大地发挥了主体功能,学得积极、主动。再如“角色扮演”一环节中,学生通过角色体验,完全融入情境之中。真正成了学习的主人。教师只是在关键之处做必要的引导、点拨与评价,教师的角色已发生了转变,由传授者转化为促进者,由管理者转化为引导者。实践证明:只有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全体学生投入其中参与活动,才干让学生的自主性、独立性和独创性充沛展现。
【专家点评】
  面对二十一世纪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经济的全球化,培养新时期下具有良好素质和竞争力的新一代,是基础教育义不容辞的责任。《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强调了课程的功能要从单纯注重传授知识转变为体现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做人。
  教师改变了保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是课改的目标之一,在该例中,教师以学习者为中心,注重了学生的独立考虑,自主学习的能力,通过教与学保守方式的改变,师生一起建立起平等、民主、教学相长的教学过程,提高了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教与学的重心不再仅仅放在获取知识上,而是转到学会学习、掌握学习方法上,强调了教学生学,使被动的接受式学习转向主动的探索性学习。教学中,教师没有泛泛地给学生讲述课文内容,而是在学生熟读课文,播放录像的基础上,设计了一个讲故事的活动,学生在小组合作的过程中,通过讲故事的活动,轻松愉快地学习了课文内容。特别在讨论探究“神奇的桥与我们的生活有什么样的关系”时,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结合自身收集的有关资料,分小组研究讨论,充沛发挥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权,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培养了学生收集和处置信息的能力,是学生自主探索的学习活动。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该例的另一个特点是恰到好处地设计了角色扮演,老师在学生看“桥”、说“桥”、探究“桥”,对“桥”发生了浓厚的兴趣的基础上,设计了学生和爷爷的对话活动。学生将自身独特的内心世界、精神世界和内心感受与课文内容相互统一,发生共鸣,是学生与文本对话的过程,是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体现的过程。在这种特殊的对话活动中,促进了学生健康向上的情感的形成,达到了“育人”的目的。
  总之,新课程注入了语文教育的丰富内涵,强调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以提高人文素养为目的,大力开发课程资源,加强信息技术与学科的整合,最大限度地发挥教育的功能。该课例就充沛说明了这一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2-5 05:55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