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纪念爱国卫生运动65周年征文:与农村的一段“爱国卫生”情
65年前,爱国卫生运动在全国风起云涌地开展起来,但是也有一些死角,似乎不见动静。
1958年1月,我们公司10多个同事响应毛主席“干部下放农村,接受贫下农再教育”的号召,来到浦东凌桥乡一个农业生产合作社,与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那时,浦东农民还比较贫穷,有些家住的还是茅草房,自来水也还没接通,烧饭用的水是从河浜里挑来的,很不干净。为此,我去买来很多明矾,除了放在同住的那家灶间的水缸里之外,还发给左邻右舍农民家使用。我告诉他们:经过明矾浸泡,杂质沉底,上面的清水才可用来烧饭烧开水。另外,我又发现一到晚上,老鼠和蟑螂等爬虫都公然出来横行。有一次,我在午夜起床上厕所,有一只大老鼠竟从草屋顶上掉下来,掉在我的肩上,把我吓了一大跳。第二天,我就召集我们这十多位下放干部开会商讨:怎样除害防病?怎样帮助农民搞好清洁卫生工作?我自己特地回城区家里,采购了一批老鼠药和蟑螂药,向全村农民家发放。当时,有些农民看到老鼠、蟑螂出没已习以为常,无所谓。所以我要求我们下放干部一定要耐心地向农民宣传除害防病的必要性。这时,正值农村掀起建立人民公社的高潮,有关部门要求下放干部配合,大力宣传人民公社化的好处,我们就组织起一个宣传队,以下放干部为主,也吸收了几个会唱能跳的农村女青年一起参加。我们宣传队排练好节目后,就深入田间,在农民们农耕休息时开展演唱活动。我们除了歌唱“人民公社好”,也演出了不少“卫生保健”节目。一个相声叫“灭鼠”,从“半夜惊魂”(大老鼠掉在人肩上)开始,最后讲了染上“鼠疫”的后果。农民们开始听时哈哈笑,听到后来都窃窃私语,表示担忧。我们的宣传是有效果的,一些农村青年听了宣传马上去借来不少捉鼠笼子和钳子,每天都能灭掉10多只老鼠。通过十多次的宣传,农民们对自己家的清洁卫生工作也重视了,剩菜不再乱倒,挂在门前的一串串玉米也收藏起来不再让老鼠吃了。更使我们高兴的是过去田间四周的狗屎无人清扫,现在一位70多岁的张老汉自告奋勇每天背负竹篓把狗屎拾进篓里,倾倒在田里,这样既肥了庄稼,也清洁了路面。我觉得这是个好材料,立即把它编成一个快板,叫“张老汉拾狗屎”,由一农村女队员用沪语演唱,也很受欢迎。后来,这个快板被刊登在《浦东文艺》月刊上。一年后,浦东东风人民公社(合作社改为生产大队后的领导单位)在总结“爱国卫生运动成果”的大会上,表彰了我们的宣传队,我个人还被评为“除害灭病”先进标兵。
一年半之后,我们下放干部奉命回原单位工作。开头几年,与农村还有往来,渐渐地不再去了,疏远了。但在38年后的一次单位退休职工聚餐会上,大家想起当年那些无微不至关心我们,教会我们干各种农活的农民大伯、大娘们,都说该去看看他们。于是,我们租了一辆面包车前去。由于事先打过电话沟通过,村干部们在村委会门口等我们,热情地把我们请进宽敞明亮的会议室,用茶点招待我们。这些村干部我们都不认识,但五十年代时村党支部书记的儿子小陈现虽也已60多岁,还认识我们。他当时是合作社的会计,他还记得我们谁曾住在哪个农民家里。村干部也听过小陈的介绍,所以他说:“我代表村委会感谢你们这些老同志,你们在上世纪五十年代曾为我们村作过很大贡献。你们当时“讲卫生,保健康”的精神,在我们村被长期传承下来,所以我们现在一些青壮年农民都身强力壮,有所作为。今后希望你们还多来指教。”
座谈会后,村干部们又请我们吃了午餐,再带领我们访问了一些曾经住过的农家。
离开38年,这个村完全变样了,这里已不像农村,一排排二层、三层的楼房都造得很漂亮,有的还造成尖顶欧式房,如同别墅。原来的田埂小路,到了下雨天,我们要在雨鞋底扎上草绳防滑,现在都是水泥路,如同城市。我见到了原住在我隔壁的端大伯的女儿,十分高兴,她当时还是个面黄肌瘦的小姑娘,现在是又高又健。更令我高兴的是她还叫得出我的名字。我说:“你怎么还记得我?”她说:“怎么会不记得呢,你是宣传队的头呀!你们当时宣传队唱‘讲究卫生、消灭害虫’这首歌时,不是由我伴舞的吗?”对!我想起来了,她伴舞后,我们宣传队就吸收她为队员了。我当即与她热情握手。
60年前由毛泽东、周恩来等老一辈国家领导人发起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是非常正确的。我们中国人在旧社会被讥为“东亚病夫”,但在新中国,在党的大力推动下,爱国卫生事业蓬勃发展,中国人日益身强力壮,把祖国建设得繁荣富强,所以我们一定要把爱国卫生运动深入持久地开展下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