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过程预设】 教学环节 | | | | | | | | | | | 4个层次的数学活动,“表述、计算、检查、总结”。 1、表述 “图里有什么?” “大括号表示什么?” “?表示什么” 2、计算 用什么方法算,为什么? 各个数字指的什么? 3、检查 同桌互相说。 4、小结: 回忆刚才解决问题,经历了那几个步骤? | 与学生采用问答方式进行层次分明的数学活动,进行“表述、计算、检查、总结”。 1、表述(正确表示“大括号和问号的意义”。) 2、计算(引导学生总结“求总数,用加法”) 3、检查 4、小结: | | 通过对含有“大括号”和“问号”的图形题的描述及解答情况对目标1包含目标3进行评价。 | | 三个层次的练习 (1)巩固理解 1、课本主题图 2、做一做 (2)回归生活 (3)画一画 用符号或者图形简单的画加法题。 | 学生独立解决问题后进行汇报,老师适当引导提问并适时总结提升。在学生尝试用数形结合的方式进行求和问题的表达时适当点拨。 | 能正确表述解决问题的步骤。初步具有从生活中发现、提出、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尝试用数形结合的方式表示求和问题。 | 通过独立解决数学题时,学生的完成情况及对解决问题的方法的描述情况评价目标2包含目标3。 | | | (1)师:你今天到数学王国学了什么? (2)你对自己今天的表现满意吗? | | |
【作业设计】 (一)基本练习,达成学习目标1的基本要求: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独立完成图文应用题,检测是否能正确运用6、7的加法解决具体情境中的问题。 (二)巩固练习,达成学习目标2的基本要求: 设计意图1)(2)用不同的形式强化学生对题目的表述能力,熟练解题步骤,强化检查方法。 ★(1)通过对情景图中已知条件和问题的描述,强化学生表述能力,熟练解决问题的步骤。 ★★(2)通过判断题目对错,熟练解题步骤,并强化检查的方法。 (三)拔高练习,达成学习目标2的要求: 设计意图: 通过开放题,拓展学生思维;并通过学生独立采用数形结合的方式来表示求和问题,加深对解决问题的理解,运用;加强用数学与生活的紧密练习。 ★★★(1)开放题,拓展学生思维能力,提升多角度观察和解决问题能力: ★★★(2)从生活中发现、提取、抽象出数学问题,试一试用符号或简单的图形画下来并解决,要让大家看明白“图中有什么?问什么?” 二、评价标准 题号 | | | | | | | 整体作业为20朵*,集够16朵*为优秀作业,集够14朵*为良好作业,集够12朵*为合格作业。 | | | 语言表述完整,条理清楚,列式正确,正确进行检验*****。 列式正确**; 能将条件、问题表述清楚,列式正确****; 相应的步骤扣除相对应的*。 | | | 判断出对错,并能合理阐述理由,改正正确*****。 判断出对错,**; 判断并改正,****; 相应步骤扣除相对应的花。 | | | 列出一种算式得*, 列出所有算式并说出观察角度,全对得****。 | | | 能提炼并描述,用符号或图案表示出来,正确解决得******。 能提取、描述出加法问题得**; 能描述并用符号表示出问题得**** 相应扣除相应花。 |
三、评价、反馈的形式及其合理性分析 题号 | | | | | | | | | | 发现问题及时纠正,课堂交流,学生在课堂上通过相互交流自己发现问题,自主解决问题。 | 多种评价方式想结合的方式,从学习数学的认真程度、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解决问题和合作交流等方面进行评价。 | | | | | | | | | | | | | | | | |
《用数学—用6、7的加法解决问题》作业设计说明 一、设计依据: 1.课程标准相关陈述 能运用数及数的运算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2.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小学数学人教版一年级上册第五单元《6、7的加减法》中的一节解决问题课。学生已有6、7的加减运算和一图四式的知识基础,本节课则主要通过具体的情境引导学生初步学会从数学角度去观察事物、思考问题,同时将计算学习和意义理解、思维训练相结合;加强学生的生活经验的积累和对学习对象的直接感知,让学生在现实情景中把握数的意义和运算的意义,发展数感和符号感;并通过观察、接触(摆一摆、画一画等)等各种手段将生活材料数学化,在具体、半抽象、抽象之间建立一座桥梁,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3.学情分析 一年级学生已经熟练掌握6、7的加减法和一图四式的解法,但他们性格比较活跃,认知水平仍旧处于启蒙阶段,尚未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体系。他们的有意注意力占主要地位,以形象思维为主,数感方面的发展是不平衡等。结合这些我将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定位在“理解”层面。 (二)学习目标 依据对目标的定位,对学生现实的深入思考,和学习过程的对应设计。制定学习目标如下: 1、 通过对主题情境的观察思考、讨论交流,认识并理解“大括号”和“问号”的意义。 2、 通过说、摆、画等方式,能够借助图画正确分析题意,解决问题。 3、 在借助情境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初步感知生活经验的积累与对学习对象的直接联系,将生活材料数学化。 三、作业设计目标 通过课堂上学习目标的完成情况,学生在解决问题上没有什么障碍,但完整表述已知条件和问题有一些困难。根据《数学课程标准》对学生的要求以及数学课程标准》对学生的要求,本节课的作业设计目标有以下几点: 1.结合6、7的加法,通过独立完成图文应用题,能正确解决具体情境中的问题。 2.通过对情景图中已知条件和问题的描述,强化学生表述能力,熟练解决问题的步骤,并通过自己编题、画题,加深对解决问题的理解,运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