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午我听了来自孝感的名师杨虹萍的一场报告,几度落泪。学生的幸福就是老师一次轻轻的抚摸,一个浅浅的微笑……,老师的幸福就是学生悄悄塞过来的半个糖块, 一次小小的进步……,幸福来得如此简单,为什么现实中彼此却像深陷苦海,是谁偷走了我们的幸福?
我羡慕着杨老师的幸福,心里却为真实的处境悲哀:为了分数,领导真是使出了浑身解数,入学考试排名、月考排名、期中考试排名、期末考试排名,接踵而来,成绩不好者,被约谈那还是轻的,领导动辄对你所教班级马上进行变动,顿时让人脸面扫地,听说更甚的还要在全体大会上做检查……。分数,你这个魔鬼,让我们每天就这样卑微的活着!真希望与会的领导能重新定位分数的意义和价值,给教师一定的发展空间,让我们心中绽放一朵小小的幸福之花吧。
以前,我在班级管理中也使用过量化积分。刚开始学生积极参与,不久我发现平时表现不好的学生兴趣减半,不管我多么卖力地强调积分的重要性,他们都不买我的帐。再后来,又发现表现不错的学生也对量化积分没了兴趣,面对此状,我无计可施。今天杨老师的一席话,点醒了梦中人:原来我的做法是让学生长期努力换来的积分,只在期末评优评先中昙花一现,他们在茫茫期待中看不到希望之光,怪不得越来越不愿参与了。而杨老师的积分积累到一定数量后,可以用来兑换班级货币,班级货币积累到一定数量后,可以变成满足一个小小愿望的特批证:比如10积分可以举一次班牌,体会为班级服务的快乐;比如20积分可以换来一次不写作业的豁免权;比如30积分可以换来和爸爸踢一场球的门票……,这积分就好比驴子眼前的胡萝卜,希望时时在前方召唤。对比杨老师,反思自己,我需要做的就是想办法让量化积分产生持续的动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