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0203|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最新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数学思考》教案设计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7-1-24 21:45:5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 PPT课件

教学过程

⊙谈话导入

同学们,在数学的学习中,我们有时会遇到很复杂的题,如何将这些题化难为易呢?这时候我们就要用到数学思想和方法。数学思想和方法可以帮助我们有条理地进行思考,简捷地解决问题。

⊙引发思考

在六年的数学学习中,你们知道了哪些数学思想和方法?能举例说一说吗?

⊙回顾与整理数学思想和方法

1.组织学生小组讨论学过的数学思想和方法,并巡视指导。

2.学生汇报,并借助PPT课件将学生的汇报进行整理、展示。

预设

常用的数学思想和方法:

(1)转化的思想方法:这是解决数学问题的重要策略。是由一种形式变换成另一种形式的思想方法。如立体图形的等积变换、解方程的同解变换、公式的变形等。在计算中也常常用到转化,如甲÷乙(0除外)=甲×;除数是小数的除法可以转化成除数是整数的除法来计算。在解应用题时,常常对条件或问题进行转化,通过转化达到化难为易、化新为旧、化繁为简、化整为零、化曲为直等。


(2)数形结合思想方法:数和形是数学研究的两个主要对象,数离不开形,形离不开数。一方面抽象的数学概念,复杂的数量关系,借助图形使之直观化、形象化、简单化;另一方面复杂的形体可以用简单的数量关系表示。在解应用题时常常借助画线段图帮助分析题中的数量关系。

(3)对应思想方法:两个集合元素之间的联系的一种思想方法。小学数学一般是一一对应的直观图表,并以此孕伏函数思想 。如直线(数轴)上的点与表示具体大小的数的一一对应,又如分数应用题中一个具体数量与一个抽象分数(分率)的对应等。

(4)代换思想方法:它是方程解法的重要原理,解题时可将某个条件用别的条件进行代换。

(5)列表法:用表格的形式表示题中的已知条件和问题,使条件和条件之间,条件和问题之间的关系条理化、明朗化,有利于探求解题的思路,从而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

……

⊙典型例题解析

例1 6个点可以连多少条线段?8个点呢?找找规律,根据规律,你知道12个点、20个点能连多少条线段吗?请写出算式。想一想,n个点能连多少条线段?


分析 两点确定一条线段,即每两点之间都能连成一条线段。从2个点开始,逐渐增加点数连一连,亲自动手操作,并列成表格加以对照,从而找出规律。

点数

增加条数

2

3

4

5

总条数

1

3

6

10

15


通过观察发现:2个点可以连成1条线段,从2个点开始,以后每增加1个点,这个点和原有的每个点都能连成1条线段,所以原来有几个点,就会相应地增加几条线段。即:

2个点连成线段的条数:1条

3个点连成线段的条数:1+2=3(条)

4个点连成线段的条数:1+2+3=6(条)


5个点连成线段的条数:1+2+3+4=10(条)

6个点连成线段的条数:1+2+3+4+5=15(条)

8个点连成线段的条数:1+2+3+4+5+6+7=28(条)


推出:n个点连成线段的条数:1+2+3+4+…+(n-1)==n(n-1)(条)

根据规律可以推出12个点、20个点能连成的线段的条数。

解答 6个点连成线段的条数:1+2+3+4+5=15(条)


8个点连成线段的条数:1+2+3+4+5+6+7=28(条)

12个点连成线段的条数:×12×(12-1)=66(条)

20个点连成线段的条数:×20×(20-1)=190(条)


n个点连成线段的条数:1+2+3+4+…+(n-1)==n(n-1)(条)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7-1-24 21:46:00 | 只看该作者

例2 六年级有三个班,每班有2个班长。开班长会时,每次每班只有一个班长参加。第一次到会的有A、B、C;第二次有B、D、E;第三次有A、E、F。请问:哪两位班长是同班的?


分析 这是一道比较复杂的逻辑推理问题,可以借助列表的方法将题中的已知条件加以整理后进行推理。用“√”表示到会,用“×”表示没到会。

A

B

C

D

E

F

第一次

×

×

×

第二次

×

×

×

第三次

×

×

×


从第一次到会的情况可以看出,A只可能和D、E、F同班;从第二次到会的情况可以判断,A只可能和D、E同班;从第三次到会的情况可以确定,A只能和D同班。

A和D同班,从第一次到会的情况还可以看出,B只可能和E、F同班;从第二次到会的情况看到B和E同时去开会,因此可以确定B和F同班。


A和D同班,B和F同班,所以C和E同班。

解答 A和D是同班的,B和F是同班的,C和E是同班的。

⊙探究活动

1.课件出示探究内容。

课件出示教材103页4题、104页7题。


2.小组合作,想一想解决这两个问题需要用到哪些数学思想和方法。(生讨论、试做,师巡视,相应指点)

3.小组合作,汇报探究结果,说清解题思路。

4.小结。

解答此类问题,要多动脑筋,运用合适的数学思想和方法进行探究,化难为易,进行解答。

⊙全课总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布置作业

教材103页2、6题。

板书设计

数学思考

1.数学思想和方法


2.找规律

3.列表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6-29 07:55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