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说明 动手操作,合作探究式学习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动手操作能力,本节课主要通过学生动手量一量,数一数等操作探究轴对称图形的性质,通过画轴对称图形,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本节课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 1.按照“谈话导入——自主探究——拓展应用”的顺序逐步展开,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设计时先谈话导入,然后出示生活中的轴对称图形的图片让学生欣赏并画出它们的对称轴,通过自主探究例1发现轴对称图形的性质,例2根据轴对称图形的性质画轴对称图形,让学生在观察、交流、合作的过程中发现轴对称图形的秘密,了解对称轴。通过画对称轴,使学生进一步加深对轴对称图形的认识。 2.在课堂上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学生积极参与轴对称图形性质的探索,大胆地发表自己的观点。学生始终保持着高昂的学习情绪,切身经历了“做数学的主人”的全过程,感受到了学习数学的快乐,品尝了成功的喜悦。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 多媒体课件 方格纸 剪刀 课堂活动卡 学生准备 收集的各种轴对称图形 剪刀 方格纸 教学过程 ⊙谈话导入 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很多漂亮的图片(课件出示教材82页的图片),认真观察,你会发现这些图片中隐藏着许多数学知识。下面我们就来一起寻找图片中的数学知识。 设计意图:利用学生的年龄特点,组织学生观察图片,学生对漂亮的图片非常感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探究新知 1.欣赏轴对称图形,明确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1)课件出示教材82页的图片,让学生说一说这些图片都是什么图形。(轴对称图形) (2)你能画出这些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吗?让学生试着画一画。
(3)你还见过哪些轴对称图形? 2.了解轴对称图形的概念和性质。 (1)师生共同总结并板书轴对称图形的概念。 (如果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直线两侧的部分能够完全重合,那么这个图形就是轴对称图形) (2)通过例题探究轴对称图形的性质。(出示课堂活动卡) ①出示教材82页例1。 ②观察并提问:看一看,数一数,你发现了什么?(学生独立观察) 预设: 生1:这幅图是轴对称图形。 生2:这幅图沿着中间的对称轴对折,两边能够完全重合。
生3:我分别数了数点A与点A′这两个对称点到对称轴的距离,发现点A与点A′到对称轴的距离都是3小格,说明对称点到对称轴的距离相等。 生4:我也数了一下其他对称点到对称轴的距离,发现对称点到对称轴的距离也相等。 ③教师小结:轴对称图形不仅把一个图形平均分成两部分,而且在同一个图形中,任何两个对称点到对称轴的距离都相等,从而得出图形成轴对称的性质:对称点到对称轴的距离相等,对称点之间的连线垂直于对称轴。我们可以根据这个性质来判断一个图形是不是轴对称图形。 3.运用性质画轴对称图形。 (1)出示教材83页例2,引导学生思考: ①怎样画?先画什么?再画什么? ②每条线段应该分别画多长?
(2)在探究的基础上让学生用铅笔试画。 (3)课件演示画的全过程,帮助学生纠正不足,总结画法。 画一个图形的轴对称图形的方法:(板书关键字) ①定:确定所给图形的关键点(如图形的顶点、相交点、端点等)。 ②数(或量):数出或量出图形的关键点到对称轴的距离。 ③找:在对称轴的另一侧找出这些关键点的对应点。 ④连:按照所给图形的形状连接各对应点,就画出了所给图形的轴对称图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