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0902|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美在钻研 美在斟酌 ——《搭石》教学随笔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7-1-2 14:03:4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文章是作者处在特定的环境下,叙述的所见所闻,抒发的所感所想。学习课文,我们在执教课文之前,既要解读文本,也要解读作者;既要走进作品中,也要走进人品中。  
    一、执教前的钻研  
   (一)走进作品中  
    《搭石》一文,细细读来,没有华丽的语言,没有高深的话语,扑面而来的是一阵清新雅致的风。一排排毫不起眼的搭石,在潺潺溪水中静静摆放。一个个平凡而动人的故事,正悄悄的发生着。细心地摆放搭石,快乐地走过搭石,那伏下腰来的年轻人是美的,那补搭石的老人是美的,那漾漾的清波是美的,那绰绰的人影是美。美的景,美的人,奏出了一首美的民风之歌,画出了一幅美的风俗之图。  
   (二)走进人品中  
搭石》的作者是刘章,他是当代诗人,一级作家,笔名东旭,别号雾灵山人、燕山痴子。他的作品有诗文集《南国行》、《北山恋》、《枫林曲》、《长相思》等等。他的诗歌大多来源于生活,内容真实而感人,文风朴实不娇柔做作,清丽中带着浓浓的泥土气息,读起来抑扬顿挫,起伏跌宕,朗朗上口,回味无穷。这些都得益于他在农村生活的经历。故乡的每一寸土,每一片山,每一道溪,每一处景都成了他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创作源泉。他的作品中,有一半以上都是在写乡情,因此,也被人们称作“农民诗人”。
     在刘章的心中,故乡,永远是心中最美的篇章。原苏联作家巴乌斯托夫斯基曾指出:“真正的散文是充满诗意的,就象苹果含着果汁一样。”作为诗人的刘章写起散文来更是得心应手。他的散文,无论是思家乡、忆故人、写景记游、即景抒怀,还是叙述平凡的往事,吐露心曲和思绪都往往给人以绵长的诗情画意之感,令读者为作品创造的优美境界而流连忘返,为作者丰富高尚的情怀而怦然心动。  
    写搭石的背景:1977年末.刘章来到河北省省会石家庄工作。
  当他见到人们抢着挤公共汽车的时候,见人们无序地匆匆横穿马路的时候,心里便幽幽地想到家乡的潺潺小溪.想到山里人走搭石的情景:~个人跟着一个人,动作协调有序,足音踏踏,水声淙淙,人影绰绰;两个人对面来到溪边,微笑止步,示意让对方先行。还有,年轻人背老人,大人抱娃娃,在记忆里,如他们留在水中的倒影。当他见马路上有砖头或树枝,人们宁可绕着走,也不肯弯腰拾起的时候。他又想到山里人在雨水过后,自觉摆搭石的情景,想到有人发现搭石不稳,退回岸上,找块好石头搭上的情景……
  搭石上有新意.搭石上有美,搭石上有情。由于搭石的特殊渡水方式,长期造就和展示了山里人勤劳、热心公益、互助礼让的美德。这样,他便在1980年2月写了短文《搭石》。
  他写《搭石》,没有任何前人文字可以借鉴,可以说是半生体验、一日写成,是生活的赐予。古代的文人们,写小桥流水,写古道、渡口,没人写搭石。
  搭石是特定自然环境里的产物.只有在三四尺深以内的小溪、小河里摆搭石,在大江大河里则无能为力。  
二、执教方案的斟酌  
为了让孩子们了解作者刘章,我在课前安排了一首他写的《牧羊曲》:花半山,草半山,白云半山羊半山,挤得鸟儿飞上天。羊儿肥,草儿鲜,羊啃青草如雨响,轻轻一动一团烟。让孩子们感受如此通俗易懂的景物,构成了如此优美的画面,初步学会用“想象丰富画面”。  
    (一)朗读课文找搭石  
     通过默读课文,知道什么是搭石?初步了解搭石为家乡的人民带来了方便。  
(二)协调有序走搭石  
每当上工、下工,一行人走搭石的时候,动作是那么协调有序!前面的抬起脚来,后面的紧跟上去,踏踏的声音,像轻快的音乐;清波漾漾,人影绰绰,给人画一般的美感。  
一行人走搭石,动作是这样的协调有序。前面的——抬起脚来,后面的——紧跟上去,前面的——抬起脚来,后面的——紧跟上去,抬起脚来——紧跟上去,紧跟上去——抬起脚来,这踏踏的声音,就像一首轻快的乐曲。快速地走是为了平衡,没有抢步是为了防止后面的人落水,虽然没有人指挥,却依然走得那么整齐有序,从协调有序中读到的是乡亲们的默契与和谐。晨雾初起,太阳初升,人们欢快地走上搭石。太阳西落,暮霭沉沉,又听到那踏踏的声音,不由让人心中升起一种幸福感,乡村人的生活是如此的和谐美好。  
清波漾漾,人影绰绰,两个多么美的叠词,凑成了一幅多么美的画面啊!风在轻轻地吹,水在缓缓的动,倒映着走搭石的人们。这山、这水、这人,就这样活生生地出现在我们的面前。清波漾漾,小溪里的搭石是美的;人影绰绰,走在搭石上的人也是美的,动中有静,静中有动,音中有画,画中有音,构成了家乡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三)扶老携幼过搭石  
如果有两个人面对面同时走到溪边,总会在第一块搭石前止步,招手示意,让对方先走,等对方过了河,俩人再说上几句家常话,才相背而行。假如遇上老人来走搭石,年轻人总要伏下身子背老人过去,人们把这看成理所当然的事。  
常在山里的人们,总会看到这样的情景:当两个人过搭石的时候,停下脚步,一个招呼着一个先过去,不会有争抢,相互谦让。再在河边上,说上几句话,聊一聊你家的事,说一说他家的人,道一声再见,才相背而行。  
假如这时候是一位老人要走搭石,年轻人必定会恭敬地伏下身来,送老人安安全全地走过河去。不需要感谢,也未曾想过要感谢,因为这样做本就该如此。老人在年轻的时候,一定也这样伏下身来背老人过搭石;年轻人老了的时候,也必定会有年轻人伏下身来背他过搭石。在这搭石上,天天都发生着感人的故事:也许是一位怀抱婴儿的妈妈,也许是一个胆小羞涩的孩子,也许是一个从未走过搭石的外乡人……不要急,不用怕,总会有一个乡亲默默走来,把你平安送过河。这一块块普普通通的搭石,搭起了乡村人善良美好的情感之桥啊!  
(四)“理所当然”话风俗  
在刘章先生的笔下,家乡的景是美,家乡的人是美的。在这里,有着淳朴的民风,有着与城市截然不同的温情。这片土地上的人把热忱的心都化在了那一块块无言的搭石上。主动地摆搭石是理所当然的,细心地补搭石是理所当然的,协调地走搭石是理所当然的事,互相谦让过搭石是理所当然的,背上老人行搭石更是理所当然的。家乡的景美,人美,风俗更美。关爱他人、和谐有序、勤劳质朴、尊老敬老、互相谦让,所有的一切都已经融在乡村人的心里,做这一切都是那么的自然,已经成了他们生活的一部分,生命的一部分。在这一个又一个理所当然的背后,是乡村人的善良与美好,是对生活的那一份热爱,是对家乡的那一份热爱。  
    钻研文本与作家人品的过程如此美丽,执教方案的斟酌如此用心,课堂中自然而然谈也会呈现一份独有的美,这就是我们追寻课堂:文本中的美丽,用自己的想象来丰富。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7-1-2 14:03:58 | 只看该作者
镜湖校区:王月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1-15 11:04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