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9488|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风筝》教学设计和教学反思浏览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0-4-22 11:45: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风筝》教学反思1
【第一课时】
  今天上第一课时,主要任务是将课文读通读准,并学习生字。导入以后同学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词和句,发现同学读课文读得很慢,一遍课文就得五分钟,然后单个分段读大家一起为其正音,然后整体理解课文,边读边划出描写小朋友们做、放、找风筝的心情的句子,在我检查的过程中发现同学的听讲率不达标,一局部同学听成了划出写这三方面的句子,没听到心情二字,不过看到不少同学很会抓重点词,这一点我很欣慰。找出重点句后让同学读说说小朋友们的心情变化,然后让同学把自已在读书时的疑问提出来,有的同学就提了他们的情会什么会变化呢?还提出一些难懂的词。然后我就把同学趁机拉到了生字上,让同学自同学字词,联系课文中的句子学。然后小组检查。并将难的词班内交流。生字教学用了近十五分钟,比以前节省了很多,同时也发现同学自同学字能力提高了不少,看来生字以后可以慢慢放手了。
【第二课时】
  在上节课我和同学一起理清了本文的文理,此节课的教学任务就明显多了,主要把重点放在对每一自然段的感情朗读和对小朋友们在做风筝放风筝找风筝时的心情体会和掌握上。所以,本节课就组织同学读文并说说自已最喜欢哪一段,然后开始让他说说为什么喜欢,从而指导朗读,再指名读,大家评一评他哪里读得好,哪里需要改进,在教学时重在让同学通过读文理解并感悟,忽略了词语,没有把词语抽出来单独教学。课尾让同学自已想象他们找到自已的“幸福鸟”了没有,同学分成两派,有的说没找到,因为风太大了,风筝又飞到了云彩上表示飞得很高,所以肯定掉到别的村子去了,有的说找到了,因为水磨坊就在村子很远的地方,找不到他们肯定不会回去的等等,从同学的回答来看同学都是在捉着课文中的词句来说自已的理由,看来同学已学会通过反复读语言文字来理解课文内容。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0-4-22 11:45:00 | 只看该作者

《风筝》教学反思2
 《风筝》一课讲的是作者儿童时代和小伙伴一起放风筝的事情,文中写了做风筝、放风筝的快乐,也写了因风筝丢失焦急失望的心情,而最后又燃起一丝希望。课文充沛展现了儿童时代的天真、快乐,也展现了儿童内心对幸福的向往和追求。
  教学中我主要应用了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首先,引导同学自读课文,在将课文读正确、读通顺、读流利的基础上,再让同学在读中去掌握课文的主要内容,理清作者的叙述顺序。在同学说课文叙述顺序时,我没有一味要求同学对课文做高度概括,也没有要求语言必需精练,而是充沛重视同学的表达欲望,允许他们用自身的话、凭自身读后的印象将课文的内容按叙述顺序讲述下来,当然,也鼓励概括能力强的同学能用简洁的语言理清作者的叙述顺序。
  叙述顺序理清以后,再紧扣“快乐”来读课文,体会作者的感情。那么,也就是围绕“小朋友们做风筝的时候快乐吗?放风筝时快乐吗?找风筝时快乐吗?”,在“是否快乐”这样的宏观问题的调控下来读课文,在读中体会情感,在体会中再来读出自身的感受。
  在学习过程中,同学对“小朋友们为什么在风筝上只写了名字而没有写地址”这个问题发生了争论,有的说,小朋友们生活在农村,人家少,相互都认识,万一风筝丢了,很快就会被送回来。可是,也有小朋友说万一他人不认识你,或者风筝飘啊飘飘到城市里去了,城市人多肯定不认识他们,那风筝不是就送不回来了吗?还有的说,小朋友们希望他人看到自身的风筝或捡到自身的风筝后就可以和自身做朋友。总之,同学对这问题是争论不休,可是,我为了不让太多的争论延误我们后面的学习,于是让同学暂停争论,让他们课外去做实验,看看风筝究竟要多长时间才会被风吹断,或者自身掉下来。其实,现在想来,我认为自身的建议是愚蠢的,因为在不同的天气状况下,不同的人去放风筝,那么风筝在空中的情况是不一样的。那么,当小朋友对此问题争论不休的时候,我是不是应该这样去引导同学呢:作者和他的伙伴将名字写在风筝上,并给风筝取名“幸福鸟”,那么,假如丢了,假如也不能被送回来,那么风筝被他人拿走了真的就是一种损失吗?是一种痛苦吗?这样一引导,我想同学就能想到即使风筝丢了,被他人捡走了,那么自身的祝福就送给了他人,也把幸福的感受送给了他人,自身的风筝能给他人带去快乐和幸福,这不是很好吗?
  课虽然上完了,可总会有这样或那样的遗憾。我想,遗憾永远都会存在,但绝对不会是同样的遗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0-4-22 11:46:00 | 只看该作者

《风筝》教学反思3
  从这学期开始,我在上语文课的时候,总是非常注重对作者和课文中有名人物的剖析、拓展。上《风筝》这一课时,我也毫不例外地介绍起作者贾平凹来:“贾平凹,陕西丹凤人,生于1952年2月21日,毕业于西北大学,代表作有长篇小说《浮躁》……”我的话还没有说完,我们班的蒉开沅就叫了起来,“老师,这篇文章的作者不是贾平凹,而是鲁迅。”“你为什么说是鲁迅?”“因为我昨天在查资料的时候,发现上面写着《风筝》是鲁迅写的。”我明白了,原来他是把两篇同名的文章搞错了。我笑了笑,用询问的目光看了看其他同学。这时刘国正说:“这篇文章的作者明明就是贾平凹啊,你看,课文下面不是写着吗?‘本文作者贾平凹,选作课文时有改动。’”话音刚落,蒉开沅就挠了挠后脑勺笑了,因为他知道自身实在是太粗心了,此《风筝》非彼《风筝》也。我赶紧抓住机会说:“其实,有很多文人写过《风筝》,贾平凹和鲁迅就是其中的两位。我们的蒉开沅虽然粗心,但是他有一个很好的习惯,那就是在预习的时候,能自觉查找与课文有关的资料,了不起。我们也要向他学习,但是千万别粗心,好吗?”听了我的话,蒉开沅又腼腆地笑了。
  风筝,飞吧,飞吧!
  “快乐着你的快乐,失落着你的失落”,这是我们在阅读贾平凹的《风筝》的心情写照。在学这篇课文的时候,同学感受那种什么也不像了却依然快活的豪爽,那种快活的喊叫,那种拼命的奔跑,千呼万唤的焦急,所有的情感都呼之欲出,连我也不由得想起了儿时尽情玩耍的情景,更不用说正值童年的他们。可是,不知怎的,我突然又想起了鲁迅在《风筝》中的一段话:“然而我的惩办终于轮到了,在我们离别得很久之后,我已经是中年。我倒霉偶而看了一本外国的讲论儿童的书,才知道游戏是儿童最正当的行为,玩具是儿童的天性。于是我二十年来从不忆和的幼小时候的对于精神的虐杀的这一幕,忽的在眼前展开,而我的心也仿佛同时变成了铅块,很重很重地坠下去了。”与其说鲁迅是和贾平凹一样在回忆儿时的情景,到不如说他是在和我们研讨教育的话题,鲁迅的确是在向我们研讨教育的话题。在我们的教育生活中,有多少个“我”存在呢?我们老师是否也在扮演着“我”的角色,成了儿童精神的“虐杀者”,啊,这是多么可怕的字眼啊,在剥夺小朋友玩的权利的时候,我们是否也在时时提醒自身,别让这样可怕的字眼加诸在自身的头上。
  我们的小朋友确实是太累了,想想我们小时侯,每当双修日,不是赶海,就是采蘑菇,玩得不亦乐乎;再想想现在的小朋友,双修日学这学那,不停地奔走与各种辅导班之间。累啊!
  在家中,我们的小朋友是风筝,家长牵着他们;在学校,我们的小朋友还是风筝,老师牵着他们。而那条线却是那样的短,以致于风筝从没享受到搏斗长空的快感。线,放一些,再放一些吧,让这条线成为牵挂小朋友的悠悠爱心,别把它变成牵制小朋友的条条铁索。风筝,飞吧,飞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2-24 07:57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