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沙发
楼主 |
发表于 2016-12-11 01:35:05
|
只看该作者
二、例证法说理,要求学生叙例时贴着原材料写。
在深入说理过程中,例证法是常用的说理方法。对于所用事例,最好的是同质举例,但叙例时也要看学生是否善于紧扣原材料的特点去陈述新事例。这个作文题从母亲的角度立意、举例说理,它的同质性就是,某件事情在别人看来都认为很难,无法完成,但某人大胆尝试去做了,发现它没有想象中的那么难,它是可以完成的。以此来审读学生作文里的事例,就可以作一个明确的评判了。
下面是两位学生的同例情况,都写了袁隆平的事例:
“有人断言:‘水稻是不能杂交的’,可是却有人就愣是不信邪;他顶着烈日,冒着寒风并不断去尝试去探索,他辛苦劳作,勇于尝试,最后他实现了水稻的杂交,解决了人们的温饱问题。他用实际行动把有些人认为不可能的事变为可能。他就是中国‘水稻杂交之父 ’——袁隆平。”
“正所谓民以食为天,袁隆平——“水稻杂交之父”,面对中国的温饱问题他进行了水稻研究,经过许多的努力钻研,终于成功培育出了颗粒饱满的水稻,同时也使粮食产量增加,解决了十几亿人的温饱问题。”
我把它投影出来让学生讨论哪个的叙述更吻合于原材料。用原材料中父亲、母亲人物要素的特点去比对这两个事例,学生很明显的发现,第一个同学陈述的事例更吻合。“有人断言” 的内容类似“父亲”的论调,而袁隆平的表现类似母亲的行动,因此,这样叙例是能为证明论点服务的。而第二个同学的陈述已偏离到“不畏艰难解决问题”上了。这就是叙例时的偏题。所以,同一个材料叙例时能否贴着原材料写至关重要。
三、和学生一起修改事例,体会如何贴着原材料写,提升说理能力。
我投影出三则材料,让学生评论并做修改。
材料一:“付诸实践最重要,如此才能透过现象看本质。《黔之驴》中,老虎看到庞大身躯的驴胆战心惊,总不敢靠近,以为驴很强大。多日观察它的举动,试探它的本领。驴耐不住老虎的试探,雷霆大怒,叫了一声,踢了一脚。老虎发现驴的本领不过如此,便上前一口吧驴咬死了。”
这个事例中,老虎对驴的认识有一个通过行动大胆尝试的过程,符合原材料中“母亲”这个对象的特点,但还是少了背景要素,属于基本符合题意。
材料二:“敢于尝试,千里之行始于第一步,勇于尝试是成功的第一步。《物种起源》就是达尔文勇于尝试的结果。在当时,人们都被封建礼教所迷住了双眼,而达尔文勇于尝试的心就像一道曙光冲破了“黑暗”,追寻着物种的起源。”
材料三:“让我们再说说中国勇于尝试而成功的人,詹天佑就是一个敢于尝试的铁路设计师,在中国没有一条自主建立铁路的情况下,在面对中国复杂地形情况下,只有他敢于尝试,才为中国人建造第一条我们自己的铁路。詹天佑自主创新,敢于尝试,首家设计出“人形”铁路等一系列方案,受到了中国及世界的瞩目,詹天佑不怕困难,勇于面对,在中国铁路建设上写下了重要的一笔。”
学生读他们修改后的文段,我也投影出自己修改后的文段:
“千里之行始于第一步,勇于尝试是成功的第一步。《物种起源》就是达尔文勇于尝试的结果。在当时,人们都被宗教思想迷住了双眼,都相信“万物是上帝创造的”,不敢越雷池一步。而达尔文不迷信不盲从,他深入考察动物化石,发现了生物界大量变异的事实,写下了《物种起源》一书,揭开了生物进化的秘密。勇于尝试的心就像一道曙光冲破了“黑暗”,带领着他追寻物种的起源。”
“让我们再说说中国勇于尝试的勇士吧,詹天佑就是其中一个!当时外国人断言:“中国是不可能修建铁路的!”中国没有一条自主建立的铁路的情况下,在面对中国复杂地形情况下,詹天佑自主创新,敢于尝试,首家设计出“人形”铁路等一系列方案,为中国人建造第一条我们自己的铁路。他的创举让世界瞩目!”
这之后我让学生修改自己的文章,特别是修改叙例不当之处。后面就有了许多贴切的事例出现在他们的作文中了。如:
“大文豪苏轼在《石钟山记》中问道:‘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花花大千世界,纷繁杂乱,很多时候,我们亲眼看到的未必是真的。”
“莎士比亚说:‘本来无望的事,大胆的尝试,往往能成功。’”
又如:“德国化学家维勒对墨西哥出产的一种铁矿进行研究,断定这种铁矿石还有一种没被人发现的新元素。可惜的是,他想到这么多年没有被别人发现,应该很难,放弃了继续研究。他却不知,他的同门师兄塞夫斯特瑞姆认真分析了其中的成分后,找到了元素钒。”
“西红柿原产地是南美洲的秘鲁,当时它生长在丛林中,当地人认为是一种剧毒植物,不敢食用。然而法国一位画家决心冒死尝一尝这 “狼果”的滋味,发现味道酸甜可口,并且没有任何中毒的现象,由是此后人们的餐桌上便多了这到美味。”
“一战后,英法畏惧不断强大的德国,与他签订了条约,这使德国更加猖獗,挑起了世界大战。法国很快沦陷,英国也陷入困境。德国似乎不可一世,无法战胜。但英国首相丘吉尔和法国戴高乐将军,发起了对德宣战运动,在诺曼底战役中大获全胜,德国很快溃败。”
以上就是一次作文中的案例分析情况。老师选取学生作文中的典型问题为案例,分析优劣并和学生一起做实质性的修改尝试,对学生来说是一次鲜活而具体的示范,胜过许许多多大道理式的点评,学生现学现用,再次修改自己的文章,就能真正做到提升自己用例证法说理的能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