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8456|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比的应用》教案教学设计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6-10-10 22:22:0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上课解决方案

教案设计

设计说明

根据本节课的内容进行如下设计:

1.创设有效情境,自然引入新课。

首先利用教材中的情境,让学生交流分橘子的方法,从而引出平均分的方法不公平,而按照学生人数的比来分橘子比较合理,将学生的思路自然而然地引入到本节课,即按一定的比进行分配的问题的探讨中来。

2.给学生提供了充分思考和活动的空间。

在新知的探究过程中,给学生提供充分的体验空间。让学生利用手中的小棒代替橘子,鼓励他们实际分配,并做好分配的记录,使学生在这一操作过程中进一步体会比的意义。有了上面的实际操作经验,在解决把140个橘子按3∶2进行分配时,给学生提供了充分的探究和交流的空间。在学生探究出不同的解决问题的策略后,组织他们将不同的策略进行比较,发现其中的共同点,让学生在比较的基础上选择自己认为合理的策略解决问题。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 PPT课件

学生准备 小棒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1.观察情境图,获取图中的信息。(课件出示)

从这幅图中你知道了哪些信息?(指名回答)

2.提出问题。

把这些橘子分给1班和2班,怎样分合理?

3.讨论分配方案。

请同学们想一想,说一说你的分法。

(1)学生思考,同桌交流。

(2)指名汇报,说明理由。

预设

生1:可以每个班各分一半。

生2:按1班和2班人数的比来分配。


引导学生说出两个班的人数不一样,平均分看似公平,其实并不公平,而根据两个班人数的比3∶2来分比较合理。

4.引入课题。

像这样,把一个数量按一定的比进行分配的问题在生活中常常会遇到,今天我们就来共同学习这类问题的解决方法。(板书课题:比的应用)

设计意图:通过具体情境,使学生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分析情境中的数学信息,为后面的动手操作、分析推导解题方法奠定基础。

⊙探究新知

(一)初探新知。

要把这筐橘子按3∶2分给1班和2班的小朋友,应该怎样分?我们用小棒代替橘子分一分。

1.小组交流后学生动手分配。


引导学生明确1班占3份,2班占2份。

2.记录分配的过程。

引导学生在记录过程中发现6∶4,30∶20……都等于3∶2,为寻找解决问题的策略奠定基础。

3.各小组汇报,说说自己的分法。

1班

2班

3个

2个

6个

4个

30个

20个


引导学生不断调整每次分配的数量,明确1班占3份,2班占2份。

4.在这次分小棒的过程中,你有什么发现?说说感受。

(每次分的小棒的根数比都是3∶2)

设计意图:在分小棒的操作活动中,进一步体会比的意义,在观察记录的过程中发现6∶4,30∶20……都等于3∶2,巩固了化简比的内容。另外,学生不断地调整每次分配的数量,不断地产生新的解题策略,理解按一定的比进行分配的意义。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2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6-10-10 22:22:14 | 只看该作者

(二)探究新知。


如果有140个橘子,按3∶2应该怎样分?(课件出示)

1.小组合作,解决问题。

2.各小组汇报不同分法,全班交流,可能出现多种解决问题的策略。

方法一 实际操作法。

次数

1班

2班

第1次

30个

20个

第2次

30个

20个

第3次

6个

4个

第4次

6个

4个

第5次

6个

4个

第6次

6个

4个


对于学习比较困难的学生,鼓励他们进行动手操作,在操作中启发学生每次分的小棒的根数比都是3∶2。

方法二 根据比的意义计算。

引导学生建立表象,把1班画成3份,2班画成2份,一共有5份,可以先求出1份是多少,再分别求出1班和2班分到的橘子数。

__□□□__□□__

140个

板书:


140÷(3+2)=28(个)

1班:28×3=84(个)

2班:28×2=56(个)

方法三 根据分数的意义计算。

引导学生先求出总份数,1班分到5份中的3份,即140的;同理,2班分到140的,最后根据分数的意义分别求出1班和2班分到的个数。


板书:

3+2=5

1班:140×=84(个)

2班:140×=56(个)

方法四 列方程解答。

引导学生先找到题中的等量关系,即3份(1班)+2份(2班)=140个,如果知道了每份橘子是多少个,那么此题就迎刃而解了。所以可以先设每份橘子是x个,再根据等量关系列方程解答。


板书:

解:设每份橘子是x个,那么1班应分得橘子3x个,2班应分得橘子2x个。

3x+2x=140

5x=140

x=28

3 x=28×3=84

2 x=28×2=56


答:1班应分得橘子84个,2班应分得橘子56个。

3.说一说以上方法的特点。

引导学生理解:方法二是根据比的意义计算的,先求出总量一共被平均分成了几份,然后采用平均分的方法,求出每份的具体数量,最后求出各部分相应的具体数量;方法三是根据分数的意义计算的,先求出总量一共被平均分成了几份,再用相应的分数来表示各部分量,最后用分数乘法来解答;方法四是列方程解答的,先设每份的量为x,再用每份量乘各部分量占的份数,表示各部分量,最后根据部分量+部分量=总量列方程解答。

4.比较四种方法,哪种方法更简便?

引导学生将上面的方法进行比较。

设计意图:学生运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在比较中体会按一定的比进行分配的问题的解题方法,培养学生的分析、归纳、概括能力。

⊙课堂巩固,拓展延伸

1.填空。

(1)实验小学的男生人数和女生人数的比是6∶7,若把全校的人数看作单位“1”,则男生人数占(  )份,女生人数占(  )份。


(2)某种药水中药粉与水的质量比是1∶11,现有这种药水240 kg,其中药粉的质量是(  )kg,水的质量是(  )kg。

2.课件出示教材75页“试一试”情境图及问题。

引导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解答。

⊙课堂总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布置作业

教材75页1、2题。


板书设计

比的应用

方法一 实际操作法。

次数

1班

2班

第1次

30个

20个

第2次

30个

20个

第3次

6个

4个

第4次

6个

4个

第5次

6个

4个

第6次

6个

4个


方法二 根据比的意义计算。

140÷(3+2)=28(个)

1班:28×3=84(个)

2班:28×2=56(个)

方法三 根据分数的意义计算。

3+2=5


1班:140×=84(个)

2班:140×=56(个)

方法四 列方程解答。

解:设每份橘子是x个,那么1班应分得橘子3x个,2班应分得橘子2x个。

3x+2x=140


5x=140

x=28

3 x=28×3=84

2 x=28×2=56

答:1班应分得橘子84个,2班应分得橘子56个。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发表于 2016-11-28 12:40:24 | 只看该作者
zan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发表于 2016-11-28 12:40:53 | 只看该作者
棒棒哒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6-28 13:26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