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沙发
楼主 |
发表于 2010-4-21 13:02:00
|
只看该作者
第二自然段有几句话?各讲些什么呢?让同学分清句子的意思,重点理解第二句,提出“这只大雁有什么特殊的地方?”的问题,引导同学抓住“一只”、“慢慢”等词语认识事物的表象。大雁喜群飞而徙,“一只”说明它掉队了或是有其它意外情况。“慢慢”是说飞得慢而费劲。在同学了解了大雁的特殊之处后,让同学相机体会三个句子是怎样联系在一起的:先讲“去打猎”,再讲“雁飞来”,后讲“指雁说”,这几个意思是一步一步讲的,能看到现象已是不易,看到就说理见自信。再通过指名朗读加深对句意的认识,注意人物说话时的语气,重点读好上面提到的一些词语。
对三、四自然段的学习先指名朗读,要求同学朗读时注意魏王说话的语气,通过对“信不过自身的耳朵”的理解,引导同学体会更羸对魏王所说的话让人感到奇怪。因为这是从来也未曾听说过的。“你有这样的本领?”让同学体会魏王言语中对更赢有神奇般的身手感到极其怀疑。在同学对魏王的这种情况有了更深的理解后,再让同学带着体会到的这种感情来朗读,以加深对内容的理解,并结合指导朗读,要同学注意其中标点符号的作用以和为什么要这样使用、这样表达。
课文的第五自然段也只有一个句子,先让同学读一读,看这一个句子中讲了几层意思,引导同学从前后联系中发现其中的两层意思:弦响、雁落,培养同学的分析和概括能力。在这一自然段中对语言文字的训练,我是这样布置的,引导同学考虑:“更羸并不取箭”这句话中不用“并”也能讲通顺,现在用上“并”起了什么作用?让同学领会作者用“并”是加强语气,强调更赢不取箭只拉弓就射下大雁,从容自若,心中有数。而后出示字幕:“……那只大雁直往上飞,拍了两下翅膀。忽然从半空里直掉下来。”用红笔在其中两个“直”上加点,让同学理解这两个“直”在不同的句子里,有着不同的意思。“直往上飞”是说大雁听到弦响一个劲儿往上飞,飞得急;“直掉下来”是说大雁一点儿也不能飞了,掉得快。这样,教师在同学还理解不深的关键词语上,画龙点睛地做些指点,启发同学体会作者遣词造句的精妙,从而深刻地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并懂得怎样运用语言文字更好地表达思想感情,培养同学通过揣测词句深入理解课文的能力。在此节有更深入的体会后,让同学通
过加重关键词语气的朗读来更好地体验这种感受。在同学朗读后,出示能直观反映这段内容的课文插图的投影片,让同学仔细观察图中更赢的动作,更赢和魏王的不同神态。采用这种直观的电教手段,不只能加深同学对内容的理解,还能激发同学表达的欲望,有效地锻炼了同学的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最后要求同学轻声读全文的第一局部、边读边想:这一局部主要讲了什么?旨在让同学在分析自然段的基础上,抓住主要内容,概括段意,这也体现着大纲的要求。
在学习课文第二局部时,我采用抓重点段辅以练习,讲练结合的方法。布置几组练习突破重、难点,理解更羸是怎样分析推理的。首先要求同学默读这局部课文,考虑这四个自然段各写了什么?你认为哪一段是重要的?让同学从整体上初步感知更赢所说的原因,再引导同学积极考虑,深入理解最后一个自然段内容。这局部内容是以对话形式出现的,而且对话人的表情较为丰富,因此在初步感知内容后,要同学分角色来朗读课文,指导朗读时,引导同学注意把魏王“大吃一惊”的句子与第一局部中对更赢的话表示怀疑的句子作比较,“以理解”大吃一惊”的意思,进而体会更赢的话感到“更加奇怪”的原因,理解更羸“笑笑”的意思是因为事情的发生全在他的意料之中,在逐步对内容有更深理解的同时,再用感情朗读来表达,并加以评议,从而沟通了从认识到理解的桥梁,也为更好地揭示中心段落打下基础。
文章的最后一个自然段是本课的重点段,教学中我是这样设计的:首先出示这一自然段内容的投影字幕,指名朗读这段话,看这一自然段有几句话?各写了什么?在引导同学回答出这些问题的基础上,要同学判断这其中那些是更羸看到的和听到的?联系前文中“一只大雁从远处慢慢地飞来,边飞边鸣”一句想一想,句中只有一个“鸣”,更羸怎么知道它的声音很凄惨?引导同学结合大雁的生活习性进而体会出更赢善于观察和考虑的特点。第一句讲他看到和听到的现象,第二句还是说现象吗?‘引导同学认识到这是在分析现象发生的原因。对现象发生原因的分析局部,先引导同学结合句子意思理解“愈合”和生孤单失群”的意思,还要让同学注意到这两个并列关系句式的句子结构,因为这一句是对前一句现象的分析,偏重交代的则是原因,于是在这里,我还设计了这样的练习,让同学用这种句式来说一说强调原话,以加深对这一内容的理解。(可出示字幕投影片)“大雁飞得慢,因( );叫得凄惨,因为( ),”让同学当堂练习,在教师的指导下了解哪些是观察到的,哪些是经过分析得出的,认识到任何分析、推测都是建立在观察的基础上的,充沛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在深入理解这两句的基础上使同学懂得更赢根据看到的、听到现象进行了分析,得出“这是一只受过箭伤的鸟”的判断。然后重点讨论:更羸又是怎样进一步分析的呢?仍出示训练题目:“大雁拼命往高处飞,因( )掉了下来,因为( )。”使同学能模仿前面学过的句式自身独立考虑、分析,发挥同学的主体作用。抓住两组相同的关联词“一……就……”结合更羸前面的分析,即可使同学清楚地知道不用箭只拉弓便可使大雁掉下来这一严密的推理过程。《心理学》告诉我们,分析和综合是思维的基本过程。教学中,引导同学了解这两个分析推理的过程,不只能使同学深
刻地理解课文的内容,同时又培养了同学分析、推理的思维能力。这样,把能力的训练落在了实处。最后要求同学在齐读后概括课文这一局部的主要内容。
至此,本课时的板书已经形成,板书的内容正体现着更羸从观察到分析、推理和实际情况的全过程。同学对课文内容有了深刻的认识,在此,要求同学根据板书来说一说更羸是怎么知道不用箭只拉弓就能把大雁射下来的,在这里引导同学用学过的“……”,因为“……”的句式说出:更羸不用箭,只拉弓就射下雁,是因为大雁受过箭伤。通过这个说话练习,既培养同学说的能力,又对同学进行分析推理的思维训练,在发展同学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同学逻辑思维的能力。总结全文时,先让同学朗读全文,想一想文章前一局部写了什么?后一局部写了什么?作为让同学对课文内容的总体回顾,在此基础上引导同学揭示“惊弓之乌”这个成语的意思,并通过举例来说明对这个成语的理解。此处,还可让同学考虑:假如按事情发展的顺序来分段,可分几段,每段写了什么内容。这样,可以进一步培养同学在学习课文的基础上分段,概括段意的能力。最后,让同学练习复述这个成语故事。作业是促使同学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巩固并将知识转化为技能的重要环节。针对这则成语故事的具体内容并结合课后练习的要求,在新授课后我安排同学在课后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这个基础上继续练习复述课文内容,这里提醒同学注意复述与背诵的区别,引导同学尽量用自身的话,用讲故事的语气进行复述。
板书是一种重要的教学辅助手段,也是课堂教学中不可缺少的有机组成局部。《惊弓之鸟》一文的板书设计力求体现更羸对事物的细致观察,准确分析、严密推理到情况的落实,从中可以发现抓住重点、突破难点的途径,并能用较为清晰的思路引导同学复述课文内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