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570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语文课文 黄河的主人(说课资料) 教学资料--语文说课评课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0-4-21 13:01: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一、教材分析
《黄河的主人》是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九册的一篇课文。它是一篇意蕴深刻、震撼人心的优美散文。
这篇散文描写了波浪汹涌的黄河和河上羊皮筏子的艄公驾驭黄河的风采,赞扬了艄公凭着勇敢、智慧、机敏,战胜惊涛骇浪的黄河精神,并以“黄河的主人”的美誉来赞美他。
课文依照人们观察事物、了解事物的规律,依循“初看羊皮筏子→细看羊
皮筏子→感受羊皮筏子”的顺序来结构全文。
文章开篇并没有直接描写羊皮筏子和艄公,而是浓墨重彩写黄河万马奔腾、浊浪排空的险恶气势,极力渲染黄河气势之大、险情重重,为下文描写黄河的主人的品格作铺垫。
汹涌奔腾的黄河足以让作者惊叹不已,然而更使作者惊讶的是在湍急的黄河上还有羊皮筏子贴浪前进,如履平地,而且还载着六七个人,文章到此,局面惊心动魄,行文跌宕起伏,处处充溢惊奇,扣人心弦,易于引起读者的高度注意。
羊皮筏子的乘客在急流中谈笑风生,勇敢大胆,羊皮筏子的艄公冷静稳健、从容不迫的气质深深地震撼了作者的心灵,震撼了读者的心,让人感到人类的伟大与不平凡。因而作者由衷地称艄公为“黄河的主人”。
综观全文,课文条理清晰,结构严谨,层层渲染,中心突出,是一篇脍炙人口的佳作。
本文教学的重点是引导同学读懂揭示课文中心的重点句,即“他凭着勇敢和智慧、镇静和机敏,战胜了惊涛骇浪,在滚滚的黄河上如履平地,成为黄河的主人”。教学的难点是协助同学弄清课文各局部和中心之间的有机联系。
二、基本理念
强化理念淡化理论,是我在语文教学研究与实践中一以贯之的做法。作为一名在语文教学第一线跌打滚爬了十八年的教坛老兵,以下六个方面的基本理念,是我在新课程实施的背景下,融合教与学的长期实践经验,概括提炼的具有浓郁个人风格的东西,它们贯穿于我的每一节课堂教学。可能有失偏颇,就教于在座的诸位专家。
1、语文观:语文是同学自身学会的,不是老师教会的;字、词、句、段、篇、听、说、读、写、书“十字经”课课要念。
2、质量观:全体发展、全面发展、主动发展、差别发展、可持续发展。
3、角色观:蹲下来看小朋友;师生是一起的研究者;走近同学,走进同学(让师生的心灵在课堂上呼应起来);鼓足教育期待的风帆(它是催化剂,催化创新的意识;它是播种机,播种的希望越大,收获的果实越多;它是童话的圣殿,将课堂变成同学的精神家园)。
4、教学观:重感悟、重积累、重迁移、重方法、重情趣。
5、设计观:目标与智能的多元化,内容与方式的选择化,结构的模块化(变线性结构为模块结构),节奏的弹性化(与同学的学习情绪谐振)。
6、评价观:评价是激励的艺术。在我的课堂上,不只有老师对同学的评价,同学的自评和互评,而且有同学对老师的评价,这种多元性、多主体的评价,形成了一种强力“思维场”,让同学的思维在强力碰撞中迸发美丽的火花。
三、优秀教案
共分四个模块。
第一模块:整体感知,初步感受黄河。
自由快速(用自身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读后用一个词语(最好是成语)说出黄河给你留下的印象。
第二模块:“多管齐下”,深入感受黄河。
1、多媒体出示课文第一节内容。指名感情朗读,齐读。
2、小组合作学习:除了用朗读来表示黄河的气势之外,你还能用哪些方式来表示呢?
3、多媒体出示“巨石被推入黄河中,推出几十米远”的动画演示。
4、播放黄河万马奔腾、滚滚东流的录像。看后再次感情朗读。
第三模块:读写结合,内化精神。
(一)读
1、激发、体验情感:假如是你在这黄河的羊皮筏子上,你的感受如何?作者的心情又是怎样呢?细读课文2~6节。
2、黄河的主人又是怎样的风采?练读第6节。说说你觉得应该怎样读。
(二)写
同学自主选择其中一项练写:
1、围绕“专心致志”展开想象,把“艄公驾驶筏子破浪前行”写具体。
2、围绕谈笑风生展开想象,把乘客的表示用“有的……有的……有的……”的排比句写具体。
体会以上两项之间的联系。
第四模块:延伸拓展,升华主旨。
刚才我们充沛感受到了黄河惊涛骇浪、浊浪排空的气势,领略了黄河主人勇敢镇定的风采,此时,你想说些什么?
同学自主选择:
1、黄河,我想对你说……
2、艄公,我想对你说……
3、同学,我想对你说……
4、我想对自身说……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2-22 22:13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