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2001年实施第八次课程改革算起,深层次的课改已进行了十六年,十六年的课改留给我们了什么?
真正有幸从学校管理者或者区域教育管理者的角度,参与并见证了同一所学校、同一个区域十六年来教育发展的教育人少之又少。作为教育人,我们错过了什么?作为一个地区或者一所学校的课程改革,究竟还欠缺什么?
专家将2001年以来的基础教育改革概括为三个阶段:一是以改结构为中心的“1.0版本”,即构建三级课程体系的结构;二是以改关系为核心的“2.0版本”,即改革课堂的师生关系;三是今天以改意义为核心的“3.0版本”,即完成教育的根本任务——立德树人。
从课改1.0到3.0,不会因为我们某个人的不在场而止步不前,更不会因为某个区域(某所学校)的缺位而自然升级。每念及此,真正有责任心的教育人都会生出惶恐之心来。幸运的是,这一点点惶恐之心,恰恰是推动教育发展的关键力量。
鉴于此,十分有必要梳理十六年的课改究竟给我们留下了什么?
一、 树立起了更为完善的课程理念
1、 为了每个学生的发展
2、 着眼学生的终身发展
3、 服务于“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课程设计指向《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围绕本地域(本校)的育人目标而展开。
二、 建立起了相应的课程设置原则
1、 注重基础性
2、 突出时代性
3、 体现选择性
三、 形成了自主、合作、探究等多样的教学方式
四、 实现了多元化的课程体系构建;
1、 校本化
以核心素养体系和学校育人目标为统领的校本化。
2、 跨界整合
从学习者的学习活动出发,打开学科的边界,在核心素养和学校育人目标的统领下,进行跨界整合。学科内融合、学科间结合、跨学科弥合是实现课程整合的三个有效策略。
3、 选择性
从三个维度着力提升课程的选择性:一是梯度与层次(让每个学生在自己的起点上学习适合自己的课程);二是宽度与类别(让每个孩子都有感兴趣的领域,实现分类发展);三是多样与选择(有意识建设培养学生选择意识、选择能力的课程)
4、 一体化
从儿童身心发展规律出发,体现“一体化设计,分阶段推进,阶梯式上升”的要求。
五、 多元、科学的评价制度体系
1、 过程性评价+终结性评价
2、 综合素质评定
3、 学业水平考试优化
六、 科学的教师提升机制
1、 教师成长的课改方式
专家引领、同伴互助、自主反思
2、 以校为本
3、 注重教研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