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175|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学习蓝燕萍老师讲座《关于美术学科素养解读》有感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6-10-27 09:42:0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学习蓝燕萍老师讲座《关于美术学科素养解读》有感
什么是核心素养?
中国的老师已经习惯了“知识与技能” ,本身无可厚非,问题出在”“知识与技能”未能转化为素养和能力。“知识与技能”必不可少,但它不等于素养和能力。
只有关注如何获得“知识与技能”(自主、合作与探究等方式)和如何运用“知识与技能”(进入问题情境,解决问题),才有可能将其转化为素养和能力。
因此需要围绕核心素养,从两个方面入手:其一,选择有利于形成核心素养和获取知识的方式;其二,在将知识与技能放在情境中解决问题。

1.具有整体观看的观念和习惯,以联系、比较的方式观看整体中的各个局部和细节,发现物体之间的异同关系;通过视觉观看,感受特定对象的造型、色彩、材质、肌理等形式特征,为进一步的认识和解读铺垫道路。
2.直觉地感受图像的形似、同构、张力等特征,以阅读、搜索、思考和讨论等方式,认识与解读图像的意图、涵义以及表达的观念、态度、情感。
3.从维度、材料、技法、风格及发展脉络等方面了解图像的类型,并加以识别、指导图像在学习、生活和工作中的价值和作用。
4.在读图时代,能够分辨、判断、选择和解读现实生活中的各种视觉文化现象和信息。

美术学科的五个核心素养
图像识读、美术表现、审美态度、创新能力、文化理解

什么是核心素养
素养  知识基础与结构   心理
学科体系   核心领域  思维方式   人格特征   杨向东

审美态度就是是人们在审美活动进行之初的特殊的心理状态。主体对审美对象所持的态度,主要是心理状态。它受时间、地点等客观条件影响,亦受心境、情绪等主观心理因素影响。审美活动要求主体从日常现实生活中脱离出来,保持与实用功利无关的态度。
具有整体观看的观念和习惯,以联系、比较的方式观看整体中的各个局部和细节,发现物体之间的异同关系;通过视觉观看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6-10-27 09:42:07 | 只看该作者
  本世纪开元前后,我接连承担了教育部交付的两项重任。一是主持全国美术骨干教师培训,我任班主任,陈铁梅是学员。她治学严谨,毕业汇报大会上宣读的关于“成就动机与儿童绘画”的论文,成为全班最有深度的作品之一。此时赶上《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在制订过程中,在调研会上,她关于“美术教育与文化”的实践思考颇有见地。之后常听到她的好消息。在“中美艺术教育论坛”和朱永新教授发起的“新教育”年会上,我听到了她在大会上阐述“名画课程”,以及积极倡导她的教学主张“审美人生教育”,更感欣喜。
  陈老师在追寻的是“器”“道”相合的美术教育。《易·系辞上》中说:“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这可以比作美术教育的内部关系。美术本身比之于器,教育功效比之于道。离“道”谈“器”则盲,境界不高,生发不远;离“器”言“道”则玄,空虚飘忽,缺乏基础。所以,美术教育不能拘于美术自身的目的,否则,其作为教育学科的地位便大可怀疑,但美术教育的教育功效又不能不在美术的基础上生发,否则根基动摇。陈老师无疑深刻地认识到了这一点。
  陈老师始终以美术为轴心和基点展开教学,在磨“器”、淬“器”的过程中成就雅“器”、美“器”。
   第一,陈老师关注美术知识和表现语言的教学。着眼美术本身,发展和延续美术文化。通过线条、色彩、构图、机理、意境等美术语言的教学,帮助学生感知美术世界的独特魅力,将美的形式的特征、知识、规律,刻录进学生的审美感知中,建立审美认识基础上的审美理解。
   第二,陈老师着力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帮助学生用艺术灵感和技巧促进创造力的提升。美国当代著名美术教育家罗恩菲德说:“艺术教育的目标是使人在创作的过程中,变得更富于创造力。”陈老师用教育行动印证并发展着罗氏的观点。
   第三,陈老师倡导“基于欣赏,基于经典”的教学。帮助学生以纯然审美的眼光欣赏事物,“培养能感受形式美的眼睛”,获得审美享受。正如乔治·桑塔耶纳所说:“美感教育就在于训练我们去观赏最大限度的美。”
   陈老师不遗余力追寻美术教育的“道”,这是一种深刻的认识、崇高的立意、宽广的情怀。
   第一,陈老师的美术教学基于学生,她通过美术的教学,激起学生的审美冲动,继而更好地、更自由地汲取知识,发展智力和开发潜能。
   第二,陈老师站在了一个高远的地方,从教育价值的角度思考、践行美术的教育取向。有目的地培养学生的道德感、审美趣味,以美储善,美善相乐。
   第三,陈老师努力让审美成为学生的生活常态。有创意地组织多种美术活动,寓教于乐,陶冶学生的德性。
  总之,陈老师在识“器”得“道”的进程中,帮助学生在审美的世界里解决感性和理性、苦与乐、神性与人性等之间的矛盾和冲突,最终抵达人性的完美境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1-22 20:51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