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75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读《陶行知名篇精选》(教师版)有感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6-10-21 01:16:5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读《陶行知名篇精选》(教师版)有感
自古以来,教育都是人类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陶行知先生一生致力于改造和发展中国的教育,为中国教育作出了巨大的贡献,给后人留下来了宝贵的财富。在学校的组织下,我有幸拜读了《陶行知名篇精选》(教师版)一书,通过学习这位伟大的教育家的名篇论著,让我收获颇丰、感触很深,更是值得学习和实践。
在阅读时,书中许多文章都是我印象深刻,有所感悟。其中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给了我很大的启发 。“生活即教育”是陶行知先生教育思想的精髓所在。陶行知认为,教育的目的在于解决问题,实际生活是我们的指南针,向我们提供无穷的问题,要求不断的解决。生活教育,是供给人生需要的教育,不是作假的教育。人生需要什么,我们就教什么。说到这里,我深有体会,记得在开学第一课的时候,问学生喜欢学习本学科吗?一位学生的回答让我印象深刻,他说不喜欢,原因是觉得没用。课后自己经过反思,我觉得我们的教育是以课本为中心,以考试为导向的教育,我们的教学远离了学生的生活,难怪学生都觉得没用。陶先生主张远离生活的教育不是真教育,好教育,脱离实践的知识是虚的,不实用的。所以,我们的教学情境更应贴近社会生活,让课堂回归生活,让浓郁的生活气息充满课堂,密切学生与现实生活的联系,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来设计富有情趣和有意义的活动,课堂教学只有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才能焕发出勃勃生机,才能让学生感到确实是“学有价值的知识”。
陶行知先生的“先生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而在教学生学”也使我感触颇深,这句话提醒我们应该怎样来做一个老师。“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他说的教学生学的意思就是教师不能进行填鸭式的教学,而应该是把学生当成学习的主体,教师为主导,让学生通过学习获得经验知识,学会获得知识的方法。这不仅为我们指出了教师教的方法,还为我们指出了学生该如何去学,同时也告知我们学生到底要学什么。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始终是学习的主体,教学的一切活动都必须以强调学生主动性、积极性为出发点,引导学生主动探索,积极思索,自主实践,生动活泼地发展。课堂教学活动中应该充分体现教中有学,学中有教,教与学相互作用,即所谓“教学相长”。在教育活动中,要引导学生自觉地、主动地、积极地参与其中,把它作为自己的发展方式,自主地、生动活泼地发展自我,促使受教育者成为教育的主体、发展的主体。
陶行知先生的“教的法子必须根据学的法子”,这个理论实际上就是告诉我们对于学生要做到“因材施教”,对待不同的学生要“个别对待”。不同学生的性格脾气、学习能力、思维特点都不一样,所以在课堂上为不同的学生创造能发挥他们自身能力的学习情景,使每一个学生都能达到学习目标,都能感觉到他们也是在不停地进步,从而避免学生因为经常不能获得成功而失去兴趣,产生厌烦心理。
当阅读陶行知先生的《师范生的第二变——变孩子》一文时,感觉到,要想真正管理好课堂,就要融入这个班集体,和每一个学生一样,知道学生在想什么,知道学生需要什么。作为一名刚毕业的教师,虽然没有很多的经验,但是自己也有很大的优势,因为和学生的年龄比较接近,和学生的交流更顺畅,学生更容易接受,所以在教学中,我们要常常想到自己也是一个孩子,想他们所想,和他们建立平等的关系。陶先生在学生自治问题上的研究中认为,要让学生自己团结起来,自己管理自己。这样师生关系和谐,学生自治,一个和谐的大家庭建立起来,整个班级能不向前。
我始终认为,在学习的道路上,教师的脚步终不能停。而陶先生用“先生须一面教一面学”这句话也更给了我们一个忠告,我们现在处于一个网络信息时代,知识更新非常快,学生可以通过网络获得许多的知识,作为老师,只有不断地学习,才能不断地拓宽自己的知识面,不断地丰富自己的内涵,才能满足学生的求知欲。一个有着广博知识的老师,可以让教材上的内容变得更精彩,更有趣。而一个故步自封,不思进取的教师,他的课堂会日渐单调、陈旧,这样的教师又如何能让学生接受呢。
  教育是一门学问,是一门值得我们把时间都投入进去的学问,而《陶行知教育名篇》则是一盏明灯,相信在陶行知先生的教导下,我们在会走得更远。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1-20 07:44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