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193|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读《如何让学生在愉悦的环境中学习》有感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6-10-10 15:36:3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读《如何让学生在愉悦的环境中学习》有感
有幸聆听了吴正宪老师的一个报告让我对他的教育生涯和教育理念有了进一步的理解。吴老师的报告有几个方面的内容:
  让学生在愉悦和谐的环境中,积极主动、全面发展(“愉悦和谐”是基础;“积极主动”是核心;“全面发展”  是目的)。使学生不仅长知识,而且长智慧,不仅学文化,而且会做人。使学生真正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具有较高素质的、能适应21世纪需要的合格人才。这就需要教师不仅要具有高尚的师德,还需要精湛的教艺,这就是我所追求的最高境界。
  怎样才能让学生在愉悦和谐的课堂气氛中积极主动地探求新知,从而得到全面地发展呢?
  教师应通过创造性的教学劳动,以数学教学本身的艺术魅力去感染和激励学生。促进“愉悦和谐”课堂气氛的形成,创设“积极主动”探求新知的条件,实现全面发展的目的。
  一、愉悦和谐,促进“认知”与“情感”的统一
  现代教学认为:课堂教学除知识对流的主线外,还有一条情感对流的主线。教学活动是在知识、情感两条主线相互作用、相互制约下完成的。知识往往是通过情感这个媒介才能更好地被学生接收、内化。只注重知识的讲解,忽视感情交流的教学,好似人只用一条腿走路,这样的教学要取得理想效果是很难想象的。
  教学环境、课堂教学气氛的好坏对“认知”与“情感”能否达到和谐统一,影响甚大。
  在课堂上,往往看到两种不同的场面。有的课堂,教师满怀激情,生动传神,学生情绪热烈,兴趣盎然。教与学双方都沉醉在一种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其间虽有苦思瞑想,一筹莫展,而茅塞顿开后,脸上荡漾出发自内心的微笑。学生充分体会着思维之趣,成功之乐。有的课堂,教师呆板的教法,乏味枯燥的讲解,学生木然置之,毫无反应,整个课堂犹如一潭死水。
  善于创设愉悦和谐的课堂气氛是教学艺术的体现。教师应用这种良好的教学环境去感染和激励学生,为实现认知与情感的和谐统一创设条件。
  例如,我讲带小括号计算时创设了一个良好的教学环境,(见《小学数学教师》1994年第一期第19页)
  我非常感谢《小学数学教师》编辑部的宋淑持老师对这节课的评价,她使我从一个新的高度重新俯视和认识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将是我今后教学的努力方向。
  创设愉悦和谐的学习环境能使学生如沐春风,如饮甘泉,人人轻松愉快,个个心驰神往,使课堂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课堂教学中有疑问、有猜想、有惊讶、有笑声、有争议、有沉思、有联想……课堂上师生情感的交流,为师生的双边活动披上了浓重的情感色彩,有矛盾的困扰,有无言的沉默,有巧妙的比喻,有“人加狗”的幽默,有解决问题的欢呼和掌声……和谐愉悦的教学环境,实现了认知与情感的统一,这难道不是教学艺术带来的效果吗?
  二、以开讲艺术,萌发学生求知欲望
  求知欲望的强弱,决定了学生获取知识的高低,学生获取知识的高低又是一节课成败的关键。
  教育的艺术是使学生喜欢你所教的东西。如果对所学的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就会产生的强烈的求知欲。学习兴趣、求知欲是支持、推动学生认识事物的巨大内动力。
  为了萌发学生积极主动探索新知的欲望,我十分重视每节课的导入,视它为“开讲艺术”。
  激发兴趣、萌发求知欲望,我从三字入手:“疑、趣、情。”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6-10-10 15:36:39 | 只看该作者

  1.以疑激欲。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心理学认为,疑最容易引起探究反射,思维也就应运而生。
  例如,我在讲长、正方形面积计算这节课时,先出示两个图形(单位:分米)让学生想办法比较两个图形面积的大小。
  有的同学用割补法把两个图形重合起来比较;还有的同学用一平方分米的单位进行测量。我在肯定了同学们积极想办法、开动脑筋的同时,又提出新问题:“要想知道天安门广场的面积,中国土地的面积还能用这样的方法吗?”同学们领悟到这种方法太麻烦,也不实际。那么,有没有更简便的方法求图形的面积呢?到底怎么求它们的面积呢?
  疑问萌发起学生求知欲望,同学们跃跃欲试,开始了新知识的探求。
  2.以趣激欲。
  数学知识本身蕴藏着一定的吸引力,这就是教材本身的趣味因素。我们应用数学教学本身的艺术魅力去感染学生,教数学的人首先应被数学的魅力深深打动,学数学的人才会被数学所吸引。
  例如:在讲“比例尺”时,我首先提出了这样有趣的问题:“李叔叔看到地图,不用实地测量,就可以知道北京至深圳的实际距离;王师傅看到图纸就可以制造出符合要求的零件;是谁暗中帮助了他们?”教师板书课题:比例尺。尽管学生对比例尺还不理解,但是从刚才的谈话条件中,同学们已感受到“比例尺”神奇的力量。
  有趣的设问,激起了求知欲望。
  3.以情激欲。
  创设情境,使学生迅速进入最佳学习状态,是激发学习兴趣,萌发求知欲望的有利措施。
  例如,学习相遇问题。为了扫清学生学习障碍,在课的开始,我创设了这么的情境。同学们自愿结合,两人一组演示“相遇、相距、相向、同时”这四个词的意义。通过直观的演示,学生加深了对概念的理解,积极主动开始了对新知识的探求。
  著名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因此,教师要在学生的认识过程中不断激发学生心灵深处那种强烈的探索欲望。
  三、以语言艺术,激励学生探索新知
  语言是完成教学任务的主要手段,教师的语言对学生的“情感”与“认知”有着重要的影响,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一节课的成败。
  教师的语言科学、深刻、生动、形象、幽默、风趣、亲切、自然,充满情和意,学生会在潜移默化中受到陶冶、激励和鼓舞。教师要善于将教学语言的科学性和教育性,用艺术化的优美形式和方法诉诸学生的感官,使之入耳、入脑、入心灵。
  教师语言课堂上主要表现在:
  1.讲解。
  教师讲解抽象的数学概念应用生动的事例,直观形象的语言,让学生在语言产生的视觉效应下唤起表象,产生联想和想象。
  例如,在学习中使学生最头疼的是分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步骤多,数据多,学生做题时常常不是抄错数,就是忘记进位或退位,或者漏写小数点,总要出些小差错。
  出现问题的原因是什么呢?除了没有养成良好的计算、验算习惯外,主要问题是他们在心灵深处没能认识到“计算出问题将会带来怎样严重的后果。”学生没能把“今天的学习”与“明天的建设”联系起来。
  怎么办呢?我改变了“指责、改题、重做”的惯例,而是从典型事例、生动形象的语言,满怀激情地开始“四则计算”一课的讲解。(具体例子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6-10-10 15:36:43 | 只看该作者

  2.提问。
  课堂教学的过程是一个特殊的认识过程,是一个不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科学而深刻的提问是促进学生积极主动探索新知的一把金钥匙。例如“圆的周长”这节课,我就是通过层层设疑的提问,不断引发学生思考,激励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新知识的学习。
  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积极主动地发现新知,通过实践、观察、操作、思考,终于发现了“圆的周长比它的直径3倍多一些”的规律。在参与新知识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充分体验着思维之趣,参与之乐、成功之悦。
  课堂提问目的在于充分发挥和调动学生内部动机和作用。通过提问鼓励他们发现和提出问题,引导他们积极主动地探索新知。
  一个真正的教师要指点学生的,不是进入那已投入千百年劳动的现成大厦,而是促使他去“搬砖砌墙”,一同来建筑大厦。教师的任务不仅仅是向学生奉献真理,而更重要的任务是引导学生探求真理。
   四、以练习设计为艺术,促进学生思维能力发展
  认知心理学认为:学生的学习过程,是一个把教材知识结构转化为自己认知结构的过程。完成这个过程,仅靠新课的教学是不够的,还要通过有效的练习,才能把新知识同原有的知识结构更加紧密地融为一体,并贮存下来,从而使所形成的认知结构更加充实完善。
  课堂练习是教学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仅是对所学新知识的简单重复,也不仅仅是信息反馈的手段,而是让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智力的重要措施,是发展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极好时机。因此,教师要精心地、创造性地设计课堂练习。为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发展创造条作,达到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发展的目的。
  例如,学习了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计算的新课后,我设计了这样的练习,用一根长为20厘米的毛线绳围成一个长方形,同时叙述已知条件:这个长方形的长为7厘米,宽为3厘米。现在把它变成了一个正方形(演示为正方形)。如图:
  提出思考题:
这两个图形的什么在变?什么没变?
你能计算出正方形的周长吗?
  这道练习题的设计不是在单纯地模仿例题,机械地套用公式的计算。而且在对题目的观察、分析中渗透了辩证唯物主义“变中有不变,不变中有变”的观点,培养了学生要“透过表面现象,看到问题实质”的辩证思维。在对题目的解答过程中培养了学生用“逆向思维”的思考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不仅加深了对长方形、正方形周长计算的理解,还培养了学生思考问题的深刻性和全面性,达到了发展学生思维的目的。
  这方面的例子很多,这里就不一一列举。总之,教师应以练习设计的艺术魅力感染学生。使学生在课堂练习这个广阔的天地中,既长知识,又长智慧,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发展。
  五、教书育人,促成学生全面发展
  教育是艰巨的事业,优秀教育家认为:教育不仅是科学的事业,而且是艺术的事业。激情是一切艺术风格之母,情感是形成教学艺术魅力的关键因素。
  作为教师,没有对事业执著的爱,没有对学生真诚的情,是不会取得成功的教学。教师的情感具有强烈的感染性。教师丰富而真诚、纯洁而高尚的情感可以左右学生的思想感情。教师走进教室就像演员走进摄影棚,立刻进入角色,用自己的满腔热情和对学生的关心,对知识的酷爱,对事业的追求以及对工作的责任感,去激发学生相应的情感体验,使师生的情感产生共鸣,从而使之更好地接受教育,接受教师所传授的知识,以实现“授业传道”也。例如,学习“圆的周长计算”一课时,当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发现了“圆的周长总是它直径的3倍多一些”这个规律时,我就充满激情地配乐朗诵:“同学们,你们的发现很了不起,但是你们知道吗?早在一千四百多年前,我国古代的数学家祖冲之,就精密地计算出圆的周长是它直径的3.1415926和3.1415927之间。这是当时算得最早最精确的圆周率值……这是我们中华民族的骄傲。……你们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重新走了一番当年科学家的发现、发明的道路,你们就是祖国的希望,很有可能未来的科学家就在你们中间!”
  学生激动了,眼睛里充满了对探求知识的渴望,坚定了攀登科学高峰的勇气。“看看谁最聪明,能应用新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天坛公园有一棵粗大的古树,你能想办法知道古树截面积的直径吗?”我又一次提出新问题。
  学生又一次进入思维的高潮,大家热烈地讨论着,终于得出了:“既保护了古树,又求直径”的方案。学生根据“周长÷圆周率=直径”的逆向思路,亲自动手实践,创造性地解决了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思维得到了发展,心灵受到了教育。
  心理学实验表明:“一个人只要体验过一次成功的欣慰,便会激起多次追求成功的欲念。”
  我以满腔的热情为学生积极创造“多次追求成功”的条件。努力捕捉他们身上的闪光点,想方设法给他们表现才华,体现自我价值的机会,学生得到的不仅仅是满足、兴奋,更重要的是增强了学习数学的信念和勇气。师生的情感更加亲近融洽,使之收到“亲其师而信其道”之果。
  现代教育家认为,要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探索求知,生动活泼地全面发展,必须创设在民主、平等、友好合作的师生关系的基础上,愉悦和谐的学习气氛中。教师只有爱得真切、爱得直觉、爱得投入、爱得心甘情愿,才能真正使每一个孩子都抬起头来学习,使每一个孩子都能积极投入学习的怀抱,从而达到使学生全面发展的目的。
  小学数学教学是科学,也是艺术。教学艺术就是激励,就是鼓舞,就是教师创造性的教学劳动。数学教师用教学本身的艺术魅力及教师自身情感的艺术魅力去感染和激励学生,使学生在愉悦和谐的环境中积极主动全面地发展。愿教学艺术之花开遍祖国的每一个角落。
  二十多年的教学实践,我体验到了成功的欣慰,也品尝过失败的痛楚,更感受到了经过教训而悟出真理后的欢欣。
  如果你想问我二十多年来最深刻的体会是什么?我会发自内心地告诉您:当一个人把深深的爱、浓浓的情奉献给事业,奉献给学生的时候,将会感到人生的最大快乐。如果你想问我今后有什么打算?我会高兴地告诉你:做师德高尚、教艺精湛的适应21世纪需要的人民教师,乃是我努力和追求的方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1-23 03:58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