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430|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拥抱网语之魅高中议论文800字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6-9-30 17:51:5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拥抱网语之魅高中议论文800字

文以载道,诗以言志。人族是先有语言,后有文字。语言本身就是一种工具,是交流的最基本工具。而文字,也是一种工具,承载信息,让我们准确交流。文字的核心,是工具性。
   人族文字的发展,一直在增强其工具性。如甲骨文,十分简单,但因其过于简单,无法承载有效的信息,于是人们不断将其复杂化,有了大篆。
   到了秦朝,为了方便人们学习文字,更实用,秦皇与李斯便创造出小篆。而后,人族继续加强小篆的工具性,但小篆书写不方便,字形复杂,于是有了更容易书写的隶书。隶书具体源自何处很难考究,但有一点有历史记载,真正推行隶书的,是官府中经常使用文字的吏员,他们每日要书写大量文字,最清楚两种文字的优劣。充分显示了古代劳动人们为了适应生活而产生的巨大潜力。
   小篆不便,人族逐渐倾向于隶书;隶书有所不便,人族逐渐倾向于楷书;繁体字不便,人族逐渐倾向于简体字。而现在,中国大陆网络语言风风火火,只因其输入方便,简洁生动。一出世就被受关注。如今,网路语言与传统语言一争高下的趋势已定。
   无疑,文字的核心在于其工具性。若要论两者的优缺点,那可真是数不胜数。若要真说。只能说是不分胜负。网络语言的好处在于其提高网上聊天的效率,而传统语言经历了中华泱泱五千年的历史熏陶,到底在书写上深入人心。
   但文字除了工具性,还有艺术性,它并不单纯的是一个语言交流工具,而是我们民族文化象征的载体,玄牝之门,生演万物。只不过,艺术性只是文字的次要特性,远远比不上核心,
   甲骨文被大篆取代后,彻底消亡了吗?小篆被隶书取代后,彻底消亡了吗?繁体字被简体字取代后,彻底消亡了吗?不,都没有,这便是华夏文字的独特之处,不仅有工具性,还有艺术性。甲骨文至今是考古学家研究史料的重要依据;小篆虽然是被淘汰的工具,但文字优美,深得书法家喜爱,那么小篆的核心便由工具性转化为艺术性,更适用于书法作品或印章,而繁体字至今在中国一些地区仍为必须学习的文字。
   这是为了什么?只因每一种能在一个时代叱咤风云的文字都必有其独特之处,它们能历经岁月的长河,千万人的认可,本身就代表着它们独特的存在价值,不需人批判,不需人褒扬。
   网络用语之所以能够传播,在于它被认同,生动形象地体现了网民们当时的心情。也许在网络用语的青春期里会出现许多不好的词,但是这些词能存活多久,就要画上一个大大的问号。
   知道放弃什么、改变什么和接纳什么,才能进步,固步自封的人们,必将会被世界淘汰,地球主人的易位就是最好的例子。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6-9-30 17:51:54 | 只看该作者
杨丽丽的作文  指导老师:杨宇星   所属学校:郑州市第十中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6-28 08:53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