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57547|回复: 5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全册表格式教案.DOC教学设计第9册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2-7-29 07:03:3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套人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全册表格式教案.DOC教学设计第9册合集由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免费提供资源。转载请注明出处。
       教案下载方法:右键点击下面的教案附件,选择目标另存为,保存在桌面上或你的电脑上解压缩即可使用!

五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教案.rar (205.15 KB, 下载次数: 29704)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1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2-7-29 07:03:55 | 只看该作者

1草 原

教材分析
本文是“语言大师”老舍先生笔下的一篇文质兼美的散文,字里行间浸润着浓郁的草原风情:那一碧千里的草原风光,那马上迎客、把酒联欢、依依话别的动人情景,那纯朴、热情的蒙古族同胞,都令人难以忘怀。文章语言优美,富有形象感和画面感,因此在教学中要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可以结合生活体验,边想象画面,让学生在读中品味作者语言的精妙,感爱作者对草原的热爱之情。
教学目标
1.通过自主学习,认识4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通过看注释、联系上下文等方法,理解“渲染、勾勒、翠色欲流、陈巴尔虎旗、迂回、群马疾驰、襟飘带舞”等词的意思。
2.        熟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能联系上下文,体会优美的语言和含义深刻的句子。
3.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读出景的美,情的深,并背诵一、二自然段。
4.        体会蒙汉情深的真挚感情,激发学生热爱草原,热爱草原人民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通过品读,体会句子中包含的深刻含义,感受作都对草原的热爱之情。
教学难点:理解“蒙汉深情何忍别   天涯碧草话斜阳”
教学时间   2课时
单元学情分析


教学基本程序        教学调整
第一课时
一、        单元导读
1.同学们,课前先请大家欣赏一组图片:雪山,高原,草原,戈壁
2.看到同学们为这些美丽的风光而赞叹,是啊,这就是西部,祖国版图上神奇的土地!西部,世界历史上沟通东西方文明的桥梁!如今,西部大开发的号角已经吹响,在建设者辛勤汗水的浇灌下,西部又焕发出勃勃生机!课本第一单元的单元主题就是走进西部,让我们打开书,快速浏览第一单元课文,书上都向我们介绍了哪些西部的景和物呢。(一望无垠的草原,古朴典雅的丝绸之路,高大挺拔的白杨,跨跃世界屋脊的青藏铁路)
3.学习要求:同学们,阅读本组课文,要把握主要内容,还要联系上下文,体会优美的语言和含义深刻的句子,想想这样写有什么好处。如果有不懂的问题,提出来和老师同学讨论。
4.现在,就让我们随着课文,走进西部,去亲近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
二.揭题
1.今天,我们首先要去领略那一望无垠的大草原。(板书:草原)
2.同学们,在你们的心目中,对于草原有哪些印象呢?
3.这篇课文的作者是“老舍”,在他的眼中,草原又是一番怎样的画面呢?让我们走进课文,去感受老舍笔下的草原。
三、初读课文,理清文脉。
1.读通课文,检查字词
一碧千里  无边的绿毯  绿色渲染  墨线勾勒  翠色欲流 忽飞忽落
群马疾驰 襟飘带舞  拨转马头  鄂温克姑娘  陈巴尔虎旗
蒙汉深情何忍别   天涯碧草话斜阳
(1)分组读,正音理解
渲染 勾勒:正音   结合课文注释理解意思
忽飞忽落:由一对反义词组成,再说几个这样的词
襟飘带舞:看图,理解“襟”就是衣襟
鄂温克姑娘  陈巴尔虎旗:读准音   了解“鄂温克”是草原中的一个少数民族;“陈巴尔虎旗”: “旗”是民族自治地方的的一个行政单位,主要在内蒙古自治区,旗相当于县级。 陈巴尔虎旗位于呼伦贝尔盟西北部,是著名的呼伦贝尔草原牧区四旗之一。
(2)观察,每组词分别在写什么?(草原景,草原的人,作者的感受)
2.理清文脉
(1)课文从草原的景和人这两方面来赞美草原,抒发“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的这种民族大团结的美好情感。(板书:景    人)
(2)默读课文,想想课文哪些部分在写草原的景,哪些部分又在写草原的人?(把课文分为两部分)
(3)分小节朗读。
(4)读了课文后,同学们,草原的景给你的感觉是怎样的呢?
草原的人又给你留下了怎样的感受呢?(学生回答之后师小结)
小结:草原的景和人都让我们感受到了一种独特的美。(板书:美)
三、朗读品析,感受美景
1.指名读第一自然段。
2.理解字词:请同学们自已读读这一段,不懂的词,可以做上记号。
3.理清结构:同学们,我们看看这段话哪几句话是在写景的,哪几句是抒情的,找出来,分别读一读。(个别读)
4.读抒情的句子:“这种境界,既使人惊叹,又叫人舒服,既愿久立四望,又想坐下低吟一首奇丽的小诗。在这境界里,连骏马和大牛都有时候静立不动,好像回味着草原的无限乐趣。”
5.“这种境界”,是哪种境界呢?读读课文的1——5句。
(1)师引读:我们看到那里的天……,在天底下……,那些小丘的线条……
(2)文中写这种境界就是按“天空——小丘——草地”这样的顺序来描
写的。(分句读)
6.重点品读“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轻轻流入云际”
(1)读句子
(2)翠色“欲”流,流了没有?为什么后面又说“轻轻流入云际”?
(草原和天空像是融合在一起,真可谓是“碧草与蓝天一色啊)
(3)再读读整个句子,这样一个画面,给你什么感受?(柔美、自然)
(4)轻柔地来读一读这个句字,让我们感受到那份自然和谐的美。
7.情感提升
(1)师生合作读:同学们,这次,我看到了草原,那里的天……(师读写景的部分)这样的境界,……(生读抒情部分)
(2)这是一幅多么美丽的草原画卷呀!天空赋予了草原以明丽,小丘勾勒了草原的线条,牛羊更赋予了草原以生命活力。这种境界,……(生接读)
8.写作方法指导:同学们,像这样,作者先写景,再抒情的写作方法就是“情景交融”。
9.背诵课文。
五.课堂作业:
1.完成课堂作业本1、2、3、4小题。
2.课后作业:背诵第一段。试着用“情景交融”的方法,模仿第一段写一个片段,可以写写“校园”,“公园”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2-7-29 07:04:01 | 只看该作者

第二课时
一.复习背诵
1.听写词语:一碧千里 无边的绿毯  绿色渲染  墨线勾勒 翠色欲流
2.背诵:上节课,我们随着作者去领略了那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的草原美景。让我们一起再来回味背诵。
二、        理清文脉
1.导入:“我们访问的是陈巴尔虎旗。汽车走了一百五十里才到达目的地。一百五十里全是草原,再走一百五十里,也还是草原。走了许久,远远地望见了一条迂回的明如玻璃的带子——河!牛羊多起来,也看到了马群,隐隐有鞭子的轻响。”那是谁?(蒙古人民骑着骏马在草原上奔驰迎接客人。)
2.默读2—5小节,用最简单的语言说说看,这一部分主要写了哪几个场面?
(1)远迎——相见——款待——联欢
(2)再看看,这些场面,作者是按什么顺序来写的?(事情发展顺序)
(3)着重写了哪两个场面呢?(骑马远迎、把酒联欢)
三.质疑问难
自由读2——5自然段,边读,边想有没有什么不理解的地方。预设:
1.了解“奶茶、奶豆腐、手抓羊肉、奶酒”
蒙族人民习惯了招待客人用奶茶、奶豆腐和手抓羊肉及奶酒。
奶茶,把牛奶熬在锅里,撒一把盐,然后放茶。既有奶香,又有茶香,还淡淡的有点咸味,既不腻口,喝了还很香,非常好喝的。就像咖啡的颜色稍微浅一点。
奶豆腐是把奶晾干,蒸发掉水分以后就变成块状的了,吃的时候掰一块,有软的有硬的,软的可以用刀切,硬的可以敲开吃,别有风味。
手抓羊肉就是把羊肉连骨头切成比拳头还大的块,炖在锅里面,炖好了以后,把它捞上来,放在一个大盆子里,端在客人面前,用手抓起来吃.
2.“迂回”是什么意思?
结合句子理解:(弯弯曲曲,环绕)平时,还可以说“迂回的——”
四.骑马远迎
1.自由朗读第2小节,划出描写远迎的句子。
2.读远迎的句子
“忽然,像被一阵风吹来似的,……像一条彩虹向我们飞过来。”
(1)个别读
(2)自由读,说说,读了这个句子感受到了什么?
人很多,速度很快,很热情
重点品味
(1)“男女老少”:来的人很多,很热情(说说可不可以换成人很多?)
(2)“飞”:不但让我们感受到速度很快,更让我们体会到迎客的心情是非常急切,热情洋溢.
(3)为什么说“像一条彩虹向我们飞过来”?
穿着各色的衣裳,五光十色,像一条彩虹。
群马疾驰,襟飘带舞,像彩虹飞过来。(群马疾驰,能不能说马儿奔驰?)
(4)既然有这么多的人来迎客,那为什么作者说像一条彩虹而不是许多条呢?(这些人是有序地来的,而且彩虹是由许多种颜色组成的,正是因为这么多的男女老少身着节日的盛装,群马疾驰,襟飘带舞,所以才汇成了一条美丽的彩虹飞过来。)
(5)那这“一条彩虹”到底还包含着什么呢?
平时,我们总说彩虹是一座桥,桥就是把这头和那头连在一起。如果,这里的彩虹也是一座桥,你们觉得连起的是什么?(蒙古人民和汉族人民之间的友谊,是一座连接蒙汉两族人民的友谊之桥。)
小结:是啊,这一条彩虹向我们飞过来,不仅,让我们感受到了,蒙古族同胞那种扑面而来的热情,更包含着一份美好的情感,那就是蒙汉情深。
3.感情朗读:现在,就把你感受的这一份美好的情感读出来吧。
(个别读——齐读)。
4.品读:“车跟着马飞过小丘,看见了几座蒙古包。”
(1)刚才一个“飞”字,让我们感受到了蒙古人民的那份急切和热情,那么现在作者又用了一个“飞”,是车跟着马飞过小丘,还能换成什么字?(驰,跑,开)比较:哪一个更好?(飞更能体现出我们急切地想看到蒙古包的心情。)
(2)是呀,我们也是相见心切呀!读好句子,读出这一份急切。
四.把洒联欢
我们带着这一份急切的心情来到了蒙古包。
引读第三自然段。
1.了解民族风情。
过渡:也不知怎的,就进了蒙古包,读4、5小节,说说,你感受到了哪些蒙古族的民族风情?
2.理解“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
(1)“何忍别”是什么意思?(怎么舍得分别)
(2)能不能换成“蒙汉情深不忍别”?(“何”有一种反问的语气,有一种依依不舍的感情,让我们体会到蒙汉两族人民情谊深厚。)
(3)读出这一份难舍难分,深情厚谊。(个别——齐读)
(4)因为这一份深厚的情谊,我们不忍分别,我们“舞的舞……(师引读)”
(5)在夕阳下,在一碧千里的草原上,我们“舞的舞……(引读)”,(6)是啊,“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现在,你能用自已的话来说说这句诗的意思吗?(蒙古族和汉族人民之间情谊很深,怎么舍得马上分别!大家站在夕阳下一碧千里的草原上,依依惜别。)
三、        总结全文
同学们,现在再让我们来看看整篇文章,课文的第一段在写草原的风光美,第二段则在写草原的人情美,那么,这两段之间有什么关系呢?
1.不管写景也好,写人也好,都抒发了对草原的赞美之情,热爱之情。
2.作者就是从从两个侧面,从风光美,从人情美,表现了他对草原的热爱和依恋。
3.让我们带着对草原的赞美和热爱,读一读整篇课文。
四、        课堂作业:作业本5、6小题
五、        课外作业:1、背诵第2 自然段。2、阅读《林海》
板书设计:
                      草原      老舍
                                   远迎(骑马远迎)
                    相见
风光美  一碧千里 并不茫茫   人情美  款待 (把酒联欢)  
                    联欢       
教学反思:





奉化市居敬小学 王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12-7-29 07:04:07 | 只看该作者

2﹡丝绸之路

教材分析
《丝绸之路》是一篇略读课文。课文以独特的视角,生动描绘了两千多年前中国与安息古国交流的一幕,再现了西部灿烂辉煌的历史文化,说明了丝绸之路不仅是古代亚欧互通有无的商贸大道,还是促进亚欧各国和中国往来、沟通东西方文化的友谊之路。
作者先描写了矗立在陕西西安市的“丝绸之路”巨型石雕,然后由点及面、由情入理地阐明了丝绸之路的历史意义。由群雕遐想到两千多年前的情形,重点描写了汉代张骞的副使与安息国将军在边境上互赠礼品的场面,展现了两国不同的礼节、文化及经济发展。课文描写细腻生动,人物的动作、语言、表情栩栩如生。作者接着概述了丝绸之路对中西方国家经济、贸易、文化的促进与繁荣所起的重大作用。最后一段与开头相照应。
教学目标
1.通过自主学习,认识9个生字,理解“矗立、戎装、匕首”等词语,记记“不计其数、绫罗绸缎、美轮美奂”等四字词语。
2.整体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理清脉络,初步了解首尾呼应的写作方法。
3.通过对课文内容的复述,积累语言,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4.通过搜集、交流有关丝绸之路的资料故事,了解丝绸之路的重要历史意义,初步培养学生搜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教学本文的重难点是引导学生独立阅读课文,了解主要内容,体会丝绸之路的重大作用和作者的表达方法,激发了解丝绸之路和西部历史的兴趣。
课前准备
1.学生搜集有关丝绸之路的资料和故事。
2.教师媒体准备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预设        教学调整
一.导入新课
1.学习了《草原》这篇课文,领略了祖国西部美丽的自然风光,今天让我们走进西部灿烂的历史文化——丝绸之路。
2.读读课后的资料袋,说说你对“丝绸之路”有哪些了解?
3.出示课题,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
过渡:读着课题,你觉得文章会介绍什么?而课文又是怎样介绍的?
1.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想想课文介绍了丝绸之路的哪些内容?
2.指名分节朗读,重点正音:矗立 高鼻凹眼 戎装 缫丝 冶铁 灌溉
3.指名回答文章是怎样来介绍丝绸之路的,写了哪些内容?(先写看到雕塑引起遐想;再具体描写了一个故事;最后总的阐述了丝绸之路的深远意义。)
三.入境悟情
过渡:让我们走进两千多年前曾经发生在丝绸之路上的一个美丽故事。
1.读一读2—12自然段,用自己的话讲讲主要介绍了几个片段?
(迎候——会面——赠礼)
2.在这些片段描写中,你觉得哪些句子很生动,读一读。
3.如果你是播音员,会怎样来介绍这生动的一幕?可选择1-2片段介绍。(自由练  同桌练)
4.指名串联片段,组成一个完整的故事。
5.在这个故事中,你体会到两国人民怎样的交往态度?(友好 热情)
四.深化感悟
过渡:其实,刚才我们看到的这一幕,只是在丝绸之路发生的一个小小的故事。丝绸之路犹如一条彩带,将古代亚洲、欧洲、非洲的文明联系在了一起,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交流,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读一读13自然段,感受丝绸之路的伟大意义。
2.点击资料袋:丝绸之路意义深远,怪不得说丝绸之路不仅是古代亚欧互通有无的商贸大道,还是促进亚欧各国和中国友好往来、沟通东西方文化的友谊之路。
3.让我们再次来读读课题。
五、领悟写法
1.过渡:丝绸之路犹如一条彩带,将古代亚洲、欧洲、非洲的文明联系在了一起,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交流,给人们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利益,在绵延的丝绸之路上,遗留下了大量的文明古迹,人们为了纪念这条路,在西安的玉祥门外雕刻了一座巨型石雕(出示课件)。
2.课文哪些自然段介绍石雕?读读,你发现了什么?(首尾呼应  第一自然段的过渡)
3.看图介绍石雕。(语句流畅 口齿清楚)这是中国古代人民智慧、文明的见证。
六.总结巩固  
1.积累四字词语
古朴( )( )  ( )( )如生  不( )其( )  浩浩( )( )
( )道( )迎   绫罗( )( )   五彩( )( ) 
( )山峻( )  丰( )多( )  美( )美( )
2.和同学交流搜集的丝绸之路的故事。
板书:          丝绸之路
迎候——会面——赠礼  
        友好   热情        

       
教学反思:


奉化市居敬小学 王幼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发表于 2012-7-29 07:04:14 | 只看该作者

3白 杨

教材分析
这是一篇精读课文。文章写的是在通往新疆的火车上,一位父亲和两个孩子,望着车窗外的白杨展开讨论的事。作者借白杨,热情歌颂了边疆建设者服从祖国需要,扎根边疆、建设边疆的远大志向和奉献精神。
在作者的描写和叙述中,没有正面歌颂这些无私奉献的建设者,而是将戈壁上高大挺秀的白杨与扎根边疆的建设者形象逐步交融在一起,托物言志,借物喻人。因此教学这篇课文,要让学生体会课文是怎样借物喻人,赞颂边疆建设者的。并且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教学目标
1. 会认6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戈壁、清晰、新疆”等词语。
2. 有感情地朗读爸爸介绍白杨树的那段话,并熟读成诵。
3.抓住重点语句,联系上下文,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4.初步领悟借物喻人的写作方法,并尝试运用。
教学重点:通过白杨树的外在特点感悟其内在品质。
教学难点:体会写法,感悟树的某些特点与人的某些品质之间的相通、相似之处。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基本程序        教学调整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激起疑问:
⒈ 听歌曲《小白杨》请同学们欣赏一首歌,不仅要倾听旋律,还要留心歌词。你们知道这首歌的歌名吗?看图片,白杨树很多很常见,想想,你在哪儿看到过它?
白杨树随处可见,在我们的眼睛里它没有柳树的婀娜多姿,没有榕树一树成林的壮观,可是有的作家却对它情有独钟。这是为什么呢?
⒉ 出示矛盾的《白杨礼赞》中的一段话:
那是力争上游的一种树,笔直的干,笔直的枝。它的干呢,通常是丈把高,象是加以人工似的,一丈以内,绝无旁枝;它所有的丫枝呢,一律向上,而且紧紧靠拢,也象是加以人工似的,成为一束,绝无横斜逸出;它的宽大的叶子也是片片向上,几乎没有斜生的,更不用说倒垂了;它的皮,光滑而有银色的晕圈,微微泛出淡青色。这是虽在北方的风雪的压迫下却保持着倔强挺立的一种树!哪怕只有碗来粗细罢,它却努力向上发展,高到丈许,二丈,参天耸立,不折不挠,对抗着西北风。
自由读,分句读,读后说说白杨的外形有什么特点?(高,直,挺)
3.矛盾用细细描摹的方法介绍了白杨的外形,作家袁鹰又采用了什么方法呢?
二.检查预习,理清文脉
1.听写词语:
戈壁滩   新疆   介绍   抚摸   陷入  
2.校对字形,理解词语。
疆:注意字形,给“疆”组词:(边疆、 疆域等 )从而理解“疆”的本义。
戈壁滩:读注释,大家想一想,在粗沙,砾石覆盖的硬土层上普通的草木能生长吗?因此戈壁滩自古以来就被称为“不毛之地”这个毛就是指——
读第一自然段。你觉得可以用哪些词语来形容戈壁?
3.选用以上的词语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4.课文哪几个自然段介绍白杨树的外形特点?(1——12)
   用什么方法写出了白杨的特点?(对话的形式)
课文的后面部分又写了什么?
三.初感形象,激发情感
1.默读1——12段,摘录课文中体现白杨特点的词语。
(高 直  高大挺秀      很快地生根发芽   粗壮的枝干  坚强   不软弱   不动摇)
2.师引导学生进行分类:
白杨的外形       (高 直  粗壮  高大挺秀)
白杨的品格       (坚强   不软弱   不动摇)
3.自由读1——3段,讨论:“高大挺秀”中的“秀”带给你怎样的感受?
交流中点拨:戈壁是“茫茫”,“浑黄一体”的,绿色的白杨给戈壁带来了生机;给过往的旅客带来愉悦。
有感情地朗读1——3段。
四.凸现形象,升华情感 (附片段)
1.指名读爸爸的话。
2.想象引读,丰富“哪儿”具像。
3.创设情境引读,读出白杨屹然挺立的形象。
4.与白杨对话,抒发情感。
5.感情诵读爸爸的话。
6、背诵爸爸的话。
7.小结:车窗外白杨挺拔的身影给寂寞的旅客带来了一份惊喜,爸爸的介绍让孩子们明白了白杨顽强的生命力和坚强不屈的品格。此时,在孩子们的眼里,白杨树只是戈壁滩上的树吗?(戈壁卫士)
五.布置作业
1.摘抄爸爸的话。
2.做《语文课堂作业本》第1、2、3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楼主| 发表于 2012-7-29 07:04:19 | 只看该作者

第二课时
一.过渡导语,承上启下
1.上节课,我们了解了白杨的特点,令我们对这平凡的树,油然而生一股敬意,来,齐读爸爸的话。
2.爸爸只是向孩子们介绍白杨树吗?(不是的,他也在表白
自己的心愿。)爸爸的心,孩子们此时明白吗?
二。阅读链接,解答疑问
1.师生合读第14、15段。理清孩子们知道些什么,不知道什么。
2.孩子们不知道这些问题,你们知道吗?这篇文章于1963年发表,离现在整整45年了。让我们读读同一时代艾青的诗,说不定你就明白这些问题了。
(1)自由朗读《帐篷》,读后思考问题。
(2)围绕“爸爸妈妈为什么要到新疆工作?”“新疆是个怎样的地方”进行汇报,随机学习诗歌。
交流一:到新疆工作是为了建设边疆。
随机朗读第四节。
补充时代背景:50年代,毛主席号召广大的知识青年服从祖国的需要,参加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屯垦戍边。
交流二:新疆是个荒凉的地方。
扣住“帐篷是流动的家”“荒原”“野地”等词。
朗读1、2两节。
交流三:环境的恶劣,工作的艰苦有没有吓退建设者们?
        抓住“爱”体会建设者们无私的奉献精神。
感情朗读4、5两节。
(3)小组合作朗读诗歌
三.理解心愿,领会思想
1.再读爸爸的话。
2.讨论:现在你们知道爸爸借白杨表白着自己怎样的心思了吗?(不畏艰辛,扎根边疆,建设边疆,奉献自己)
3.爸爸的心不止这些,还有什么呢?读16自然段。
重点理解:“在高大的白杨树身边,几棵小白杨正迎正风沙成长起来。”
引导:“小白杨”在文中指谁?体会“迎着风沙成长”的含义。
你读懂爸爸的心愿了吗?(希望孩子们长大后像他一样扎根边疆,建设边疆。)
4.感情朗读第16自然段
5.老师小结:现在我们真正理解了爸爸的心,爸爸的心是一份沉甸甸的心思,当他向孩子们深情介绍白杨的时候,实际上他是在勉励自己要像白杨树一样不畏艰难,扎根边疆;爸爸的心还是一个殷切的心愿,那就是——(希望孩子们长大后也能像他一样,扎根边疆,建设边疆,奉献自己)
四。领悟表达方法,尝试运用
1.男女生分读表现爸爸心愿的两处语句。
2.说说有什么发现?(爸爸的心愿并没有直接写出来,而是通过描写白杨树来表达自己内心的思想情感)
3.明确方法:像这样假借某一物品的特点来表现人的某些品质、思想、或情感的写法叫借物喻人或托物言志
4.我们以前就接触过这类写法的,比如《落花生》一课,作者借花生成熟了也藏在地底下的特点,告诉我们——(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对别人没有用处的人。)
5.练习:把物品与它所对应的人,连一连。
梅花         出淤泥而不染的人
荷花         无私奉献的人
青松         品质高洁的人
蜡烛         意志坚定的人
6.运用表达方法,写一段话。
在雪灾地震中赶赴第一线,为人民浴血奋战的解放军令你联想到了什么?
你能运用借物喻人的方法写一段话,表达你的赞美敬佩之情吗?可以用上“哪儿……哪儿……、不管……不管……总是……”等词语。
五.作业布置
1.摘抄含义深刻的句子。
2.完成课堂作业本其他习题。
板书设计
白杨

戈壁滩的卫士             边疆建设边疆       
教学反思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楼主| 发表于 2012-7-29 07:04:27 | 只看该作者


4﹡ 把铁路修到拉萨去

教材分析:
这是本组课文的最后一篇,是一篇略读课文,又是一篇歌颂新疆建设者的感人力作。文章记叙了在高寒缺氧,自然环境恶劣,生态环境脆弱,施工条件异常艰苦的条件下,我们的西部建设者们以他们的智慧和力量,克服了一个个世界难题,攻克了国际性技术难关,修筑了青藏铁路的故事。整篇文章充满了昂扬的向上精神和英雄气概,字里行间包含了对西部建设者们的歌颂与赞美。
“把铁路修到拉萨去”这句话在文中反复出现,既串连了全文,又体现了筑路大军们的顽强意志,教学时可抓住这句话辐射全文。同时课文采用了侧面描写(所面临的巨大困难)和正面描写(如何克服困难)相结合的方法,教学时应让学生了解并加以学习。
教学目标:
1.认识并读准“妖、娆”等14个生字,能借助工具书或联系上下文理解“废寝忘食”、
“杯水车薪”等词语的意思。
2.能根据课文前的学习提示,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体会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建设者们对修筑铁路和西部大开发的满腔热情,体会挑战
极限,勇创一流的青藏铁路精神和建设者们勇克难关,顽强拼搏的英勇气概。
教学重难点:
了解把铁路修到拉萨去所遇到的困难,感受勇克难关的英勇气概,体会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
课前准备:
  搜集、了解青藏铁路和西部大开发的相关资料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基本程序        教学调整
一.谈歌赏图,揭示课题。
1.听过《天路》这一首歌吗?(出示歌词),歌中所唱的《天路》指的是什么?(青藏铁路)
2.揭题,读题。通过课前预习,你对青藏铁路有哪些了解?
3.读句:“一条长长的“铁龙” ……到达雪域圣城——拉萨。”(配地图了解)
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1.这是一篇略读课文,我们可以借助学习提示的帮助进行学习。自由读读课文,思考:课文介绍了哪几方面内容?
2.交流(遇到困难、战胜困难)
三.精读课文,品味语言。
(一)面对困难部分:
1.默读课文,想想筑路大军们遇到了哪些困难?
2.交流:读出课文中句子,再用自己的话简单介绍,看谁有能概括成一个词。(难以控制施工温度、天气恶劣、极度缺氧)
3.风火山隧道只是整条铁路的一部分,作者为什么要选择它来写呢?(带读第四自然段,理解“冻土”)由此可见,修筑铁路面临的困难是非常大。请你选择其中的一个困难,有感情地读一读。(练读,随机交流)
“风火山一带经常……大大小小的冰雹劈头盖脸地砸下来。”
你在什么时候见过这样的情景?结合理解:撕扯  七零八落  不翼而飞  劈头盖脸
“尽管对缺氧已有准备……筑路大军的生命面临严重威胁。”
理解“杯水车薪”(从字面了解到在文章中的意思,想象缺氧所带来的严重威胁)
   资料介绍:风火山地区自然条件严酷,这里平均海拔4900米左右,年均气温-7℃,寒季最低气温达-41℃,空气中氧气含量只有内地的50%左右,被喻之为“生命禁区”。
4.根据题目,作者为什么不重点描写修路的过程,却要花这么多的笔墨来写遇到的困难呢?(学习写法:侧面描写)
(二)战胜困难部分:
1.面对困难,筑路大军们又是怎么做的?在课文中找出有关的句
子,同桌交流。
2.集体交流:用自己的话简单说。(找到喷射的最佳温度、奋勇
作战、建成高原制氧站)
3.选择自己最想读的一部分读给大家听。(练读,随机交流)
   “科技人员昼夜在隧洞里……制服了逞凶一时的冻土。”
你体会到了什么?(抓住“昼夜”“反复”), 你能读出自己的感受吗?
战风雪,斗严寒,在生命禁区的高原,这是一种无法想象的施工。
“指挥部的灯火彻夜通明……一次次低下了高傲的头!”
理解“废寝忘食”,想象科技人员是怎样废寝忘食地工作的?从中
你感受到了什么?
4.写法指导:如果说刚才遇到的困难是侧面描写,那么现在的克
服困难就是(正面描写)。
(三)补充资料:《生命禁区的早晨》
四.理清文路,升华情感
1.正是建设者们挑战极限,勇创第一的精神,才有了一次次实验,一次次攻关,一次次失败,一次次成功。突击队员和科技人员一次次呼喊出同一个心愿 ──“把铁路修到拉萨去!把铁路修到拉萨去!” (有感情地朗读)
2.“把铁路修到拉萨去!”这个句子在课文中反复出现,请你找出一共有几次,读一读,想想作者为什么要这么写?
3.交流:(贯穿全文,起了连接作用,体现了筑路大军的强大决心,更是对我们所拥有的智慧和先进的科学技术的自豪。)
4.如果你就是筑路大军中的一员,看着青藏铁路全线贯通,此时此刻你最想说的一句话是什么?
5.青藏铁路已于2006年7月1日正式通车,给西藏带来了巨大的变化。然而为了建设这条铁路,40多万各族同胞远离亲人朋友,奋战在这荒凉恶劣的高原,多少年轻的生命永远地长眠在皑皑的雪山下,还有多少人奉献了自己的热血和青春。我们不能忘记曾在这片冻土上挥洒血泪的建设者们。如果要在铁路经过的海拔最高处为他们立一块丰碑,你会在上面写下什么呢?
(生动笔写,交流)
五.课后作业
交流关于青藏铁路和西部大开发的相关资料。
板书:    
把铁路修到拉萨去
                        难以控制温度
       遇到困难  天气恶劣
                        极度缺氧
              战胜困难       
教学反思

点评

下载用不了呢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9-29 09:1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1-26 19:21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