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0-4-20 17:00:00
|
只看该作者 
| 3、巩固 4、总结
 教 具
 谱例:[供发声练习和歌(乐)曲的主题或其他用]
 ¬_________
 ¬¬¬¬
 新课教学过程(教学程序和内容) 同学活动设计
 一、组织教学。
 1、师生问好。
 2、发声练习。
 二、复习歌曲。
 1、齐唱,教师纠正唱的不好的地方。
 2、男女声分组演唱。
 三、欣赏。
 1、初听两首民歌,使同学对不同的音乐情绪有
 所感知。
 2、复听,让同学说说自身的感受。
 3、教师介绍乐曲背景。《小白菜》悲伤、《编花
 篮》欢快活泼。
 4、结合歌曲组织讨论,启发同学畅所欲言,教
 师给予指导,达到思想教育目的。
 四、小结。
 作业
 小结
 教学后记
 教学设计检查情况: 检查人:
 西安市音乐课教师专用教学设计
 教师_______
 授课日期 2003至2004 学年度 第1学期 第 周星期
 课 题 第 5 册 第 单元 第 3 节 第 1 课时
 课题名称 《拍皮球》 课 型 歌曲
 教学内容 1、音乐知识;二拍子指挥图式。
 2、歌曲《拍皮球》
 教学目的 1、通过学习让同学掌握音乐知识和二拍子的指挥图
 式,提高同学的综合音乐素质。
 2、学习歌曲“拍皮球。”
 教学重点 1、歌曲教学
 教学难点 1、音乐知识
 教学分析 《拍皮球》是一首C宫调式歌曲,为三乐句的一段体
 曲式结构,歌曲节奏明快,句型短小紧凑,极富韵律
 感,四六小节六度上行大跳音程表示了球而高高跳起
 的状态。
 优秀教案
 课时结构:(一节课的基本组成局部,进行顺序和时间分配)
 教学环节 导入 音乐知识 歌曲 小节
 时间分配 5 10 20 5
 教学方法和 步 骤
 教 具 挂图
 谱例:[供发声练习和歌(乐)曲的主题或其他用]
 ¬_________
 ¬¬¬¬
 新课教学过程(教学程序和内容) 同学活动设计
 一、导入。
 根据拍皮球的节奏启发同学认识歌曲节奏
 的稳定。
 二、师生问好歌。
 三、发声练习。
 WU、YI、YA、
 334 5 1|WU WU WU(YI、 YA)
 四、新授课。
 1、范唱。(介绍歌曲:速度稍快,采用非连音
 的唱法,,以表示活泼、欢快的情绪)
 2、教授新歌。
 (1)教唱法2遍。
 (2)听唱法2遍。
 (3)听唱填词(反复练习)
 (4)齐唱。
 (5)男女生分唱,比一比哪边唱得好。
 3、小结。
 作业
 小结
 教学后记
 教学设计检查情况: 检查人:
 西安市音乐课教师专用教学设计
 教师_______
 授课日期 2003至2004 学年度 第1学期 第 周星期
 课 题 第 5 册 第 单元 第 3 节 第 2 课时
 课题名称 《拍皮球》 课 型 综合欣赏课
 教学内容 1、歌曲处置。
 2、欣赏《太阳出来喜洋洋》。
 教学目的 1、通过歌曲处置,让同学能更好的表示音乐,提高学
 生的音乐感知水平。
 2、通过欣赏,让同学感知歌曲情绪,理解歌词含义。
 教学重点 1、欣赏
 教学难点 1、歌曲处置
 教学分析 《太阳出来喜洋洋》是一首脍炙人口的四川山歌类民
 歌,五声商调式,全曲由十小结组成,表示了人们热
 爱劳动、热爱家乡、热爱生活的情感。
 优秀教案
 课时结构:(一节课的基本组成局部,进行顺序和时间分配)
 教学环节 导入 歌曲处置 欣赏 小结
 时间分配
 教学方法和 步 骤
 教 具 录音机、磁带
 谱例:[供发声练习和歌(乐)曲的主题或其他用]
 ¬_________
 ¬¬¬¬
 新课教学过程(教学程序和内容) 同学活动设计
 一、导入。
 二、师生问好歌。
 三、复习。
 (1)3/4拍的含义。
 (2)指挥图式
 (3)歌曲(齐唱、男女生分唱)
 (4)处置:速度较快,注意节奏、音准。
 四、欣赏。
 1、初听全曲,感知音乐的乐观、豪爽的情
 绪。
 2、复听全曲,启发同学跟着音乐唱衬词,
 说一说歌曲中衬词所起的作用。
 3、再听全曲,理解歌词所说明的朴素而深
 刻的道理。
 五、小结。
 作业
 小结
 教学后记
 教学设计检查情况: 检查人:
 西安市音乐课教师专用教学设计
 教师_______
 授课日期 2003至2004 学年度 第1学期 第 周星期
 课 题 第 5 册 第 单元 第 4 节 第 1 课时
 课题名称 《剪羊毛》 课 型 综合课
 教学内容 1、音乐知识。
 2、学唱歌曲《剪羊毛》。
 教学目的 1、通过对音乐知识的学习,提高同学的综合音乐素质。
 2、初步学习歌曲曲谱,为进一步学习打好基础。
 教学重点 1、学好歌曲曲谱。
 教学难点 1、掌握音乐知识。
 教学分析 本课要求记住四分音符、八分音符和符点八分音符
 的形状。
 优秀教案
 课时结构:(一节课的基本组成局部,进行顺序和时间分配)
 教学环节 组织教学 音乐知识 学唱曲谱 小结
 时间分配 5 10 20 5
 教学方法和 步 骤
 教 具
 谱例:[供发声练习和歌(乐)曲的主题或其他用]
 ¬_________
 ¬¬¬¬
 新课教学过程(教学程序和内容) 同学活动设计
 一、组织教学。
 1、师生问好。
 2、发声练习。
 二、介绍歌曲的背景。
 三、音乐知识。
 1、要求同学掌握常用符点的记法。
 2、要求同学根据不同符点的样子进行记忆。
 3、通过卡片游戏进行识别,加强同学对音乐
 知识的记忆。
 四、学唱歌曲。
 1、教师有感情的范唱歌曲,使同学对歌曲有
 初步的认识和感受。
 2、教师教唱法两遍。
 3、运用听唱法教学两遍。
 4、齐唱。(男女生分组演唱)
 五、小结。
 作业
 小结
 教学后记
 教学设计检查情况: 检查人:
 西安市音乐课教师专用教学设计
 教师_______
 授课日期 2003至2004 学年度 第1学期 第 周星期
 课 题 第 5 册 第 单元 第 4 节 第 2 课时
 课题名称 《剪羊毛》 课 型 综合课
 教学内容 1、综合练习。
 2、学唱歌曲。
 教学目的 1、通过综合练习,提高同学的音乐综合素质。
 1、通过本课歌曲的学唱,让同学能够独立演唱歌曲。
 教学重点 1、综合练习。
 2、学唱歌曲。
 教学难点 1、综合练习。
 2、学唱歌曲。
 教学分析 (唱唱)选自《拜尔》钢琴练习曲片段,八小节旋
 律有五小节都为符点节奏,给人以有力的感受。
 (拍拍)为节奏的听辨训练,其目的是使同学通过三
 条不同排列形式的节奏听辨,感受节奏类型的不同。
 优秀教案
 课时结构:(一节课的基本组成局部,进行顺序和时间分配)
 教学环节 组织教学 综合练习 学唱歌曲 小结
 时间分配 5 15 15 5
 教学方法和 步 骤
 教 具
 谱例:[供发声练习和歌(乐)曲的主题或其他用]
 ¬_________
 ¬¬¬¬
 新课教学过程(教学程序和内容) 同学活动设计
 一、组织教学。
 1、师生问好。
 2、发声练习。
 二复习演唱曲谱。
 1、指名个别同学演唱。
 2、齐唱。
 三、综合训练。
 1、通过(唱唱)训练,使同学在演唱的练习中
 感受符点音符演唱的特点。
 2、通过(拍拍)训练,感受连接比较通顺且
 末尾有稳定感的节奏的短语,选择自身喜欢的
 节奏编排形式。
 四、学唱歌曲。
 1、教师范唱全曲。
 2、教师弹奏旋律,,同学填词。
 3、分组、齐唱。
 五、小结
 作业
 小结
 教学后记
 教学设计检查情况: 检查人:
 西安市音乐课教师专用教学设计
 教师_______
 授课日期 2003至2004 学年度 第1学期 第 周星期
 课 题 第 5 册 第 单元 第 4 节 第 3 课时
 课题名称 《嘎达梅林》 课 型 欣赏课
 教学内容 1、歌曲处置。
 2、欣赏《嘎达梅林》。
 教学目的 1、通过对歌曲的处置,使同学能够更好的演唱歌曲,
 体会歌曲所表达的内容。。
 2、欣赏名作《嘎达梅林》初步体会意境。
 教学重点 1、欣赏名作《嘎达梅林》初步体会意境。
 教学难点 1、通过对歌曲的处置,使同学能够更好的演唱歌曲。
 教学分析 《嘎达梅林》是一首流传很广的蒙古族长篇叙事歌
 曲,唱的是七十年以前蒙古东部一位英雄嘎达梅林,
 他率领人民起来反对封建王爷和反军阀斗争的故事。
 优秀教案
 课时结构:(一节课的基本组成局部,进行顺序和时间分配)
 教学环节 组织教学 歌曲处置 欣赏教学 小结
 时间分配 5 10 20 5
 教学方法和 步 骤
 教 具
 谱例:[供发声练习和歌(乐)曲的主题或其他用]
 ¬_________
 ¬¬¬¬
 新课教学过程(教学程序和内容) 同学活动设计
 一、组织教学。
 1、师生问好。
 2、发声练习。
 二、复习歌曲。
 1、指名演唱。
 2、齐唱。
 三、欣赏教学。
 1、讲述嘎达梅林的故事,导入欣赏教学。
 2、初听全曲,听听歌词写的什么意思,注意
 音乐的风格和本首歌曲的基本情绪。
 3、说一说,听完歌曲后你有怎样的感受。
 4、复听全曲,讨论一下男中音的音区、音色
 对音乐的表示效果起什么作用?
 四、小结。
 作业
 小结
 教学后记
 教学设计检查情况: 检查人:
 西安市音乐课教师专用教学设计
 教师_______
 授课日期 2003至2004 学年度 第1学期 第 周星期
 课 题 第 5 册 第 单元 第 5 节 第 1 课时
 课题名称 《童心是小鸟》 课 型 综合课
 教学内容 1、四分之三拍号和三拍子指挥示意图。
 2、学唱歌曲旋律。
 教学目的 1、通过学习让同学了解四分之三拍的意义和指挥图。
 2、初步学习歌曲旋律,为进一步学习打好基础。
 教学重点 1、通过学习让同学了解四分之三拍的意义和指挥图。
 教学难点 1、初步学习歌曲旋律,为进一步学习打好基础。
 教学分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