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世间最美好的事,莫过于做自己喜欢的事,成为自己最想成为人”。或许正是缘于如此的内心呼唤,今年暑假我来到了郑州,成为金水教育大家庭的一员。想到自己即将站在熟悉的讲台上,结识一群陌生的学生,心里有说不出的激动。但事实上,我忐忑了。
因为这群陌生的学生并不像自己期望中的那样高大上,甚至有意想不到的大反差。他们有的不会正确拼读生字词,有的写不出一句通顺的话语,很多同学的作业书写是潦草得无法辨认。更让人晕倒的事情是,竟有学生家长直接告知我“俺孩子学习不好,来学校能踢踢球就行了……”
庆幸的是我所在的学校有一群执着于教育的耕耘者,他们没有午休,办公室就是家。时时处处都可以看到他们和学生在一起的身影,甚至一坐就是二三个小时,认真地听一个十一二岁的孩子一直说到没话可说。为了让学生会做一道题,他们可以不吃饭手把手的辅导;为了让班里不同层次的学生更好地接受,可以同时备几份教案……所有这些榜样和示范让我明白,未来的我只有向他们一样倾心教育、沉下心来,才可能遇见更美好的学生,遇见更美好的自己。
记得班长曾向我介绍“班里学生只有十几个人要考学的”,也记得部分学生在周记里写“老师希望你不要强迫我们学习,我们只想顺其自然”,班里更有几个单科只考一位数的学生在时刻提醒着我:我不能不重新审视他们,重新定位自己的教学。
课外时间,我和学生一起练字,从横平竖直,到一撇一捺,从一个偏旁,再到一个完整的字,从描红字帖,到每天10分钟。就这样,孩子们爱上了练字,爱上了这种进步的感觉。
预习课上,他们有的边读边画,有的在写着故事的梗概,还有的在准备着下一次的汇报,虽是静静的语文课堂,却流淌着活跃的思维。当铃声响起时孩子们都会发出一种声音“又下课了”。汇报课上,他们争先恐后,一章接一章,一回连一回,他们或是拘谨,或是手舞足蹈,或是流畅的表达,或是支支吾吾。但都值得肯定,因为我知道他们在进步,在阅读里,在名著汇报中悄悄的成长着。
文言文的预习,我听取了学生的建议,建立了团队,实行了“组连”式奖励,课堂不再那么的琐碎,沉闷,过关不再那么的被动,就连从来不动笔墨的“高冷分子”也不甘寂寞了,频频被挑战者叫起来,意外的是他们课下会主动去请教,去解决问题。作为“看客”的我庆幸自己放弃了一些功利的想法,没有去急功近利,一味的追求成绩,反而一切都是那么的理所当然,却又水到渠成了。
也许当我们俯下身,沉下心,重新把握教学的起点,了解学生的起点。在这种基础之上慢下来,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多给学生经历学习的过程,才算是真正的教育,那就是让学生动起来:自己去做,去体验,去感受,去丰富。对我而言,不忘初心,倾心教育的同时,更需足够的耐心,像农民侍弄他的种子那样,等,等它发芽,等它抽穗,等它开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