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
楼主 |
发表于 2016-9-13 20:31:32
|
只看该作者
二是树信仰。正确的信仰是路标、是航灯,是方向。文珠法师说过,”古今中外,一切英雄豪杰,能够面对现实,克制困难,完成人生责任,固然依赖信仰力量;而历代高僧,所以能化愚昧为智慧,化迷惑为清醒,甚至明心见性,成圣成贤,亦全靠坚固不移的信心。故古人说:信仰就是力量。”华严经言:‘信为道源功德母,长养一切诸善根’。《心地观经》亦言:“法宝甘露妙良药,能治一切烦恼病,有信服药证菩提,无信随缘堕恶道。”可知信仰的重要。贯彻《准则》《条例》,一方面则靠纪律检查的强制力来保障,一方面靠全党对党纪的信仰和自觉遵守。党员对党纪的遵守和信仰,是建立在全体党员的高度自觉性基础之上而形成的一种习惯。自觉性的提升,需要党员党纪意识的强化。党纪一旦成为一种信仰,才能内化为党员的行为准则,党员就会长期持续、自觉自愿地遵守党纪,把依规依纪办事当成自己的生活习惯。我州土家苗寨有结草标为记的习俗,草标为几根草编结而成,不同形状有不同意义,广泛用于生产生活和交易活动中。如果放在庄稼与家畜家禽上,表示物有所属,别人不得占为己有,没有人强迫。靠的就是对规则的信仰。我州地面文物溪州铜柱,始建于后晋天福五年,柱上镌刻着溪州之战的经过和双方盟约条款。盟约确定:“尔能恭顺,我无科徭,本州赋租,自为供赡,本土兵士,亦不抽差。永无金戈之虞,克保耕桑之业。”楚对溪州属地免征赋税,不抽兵差;楚军民不能随意进入溪州;溪州各部落酋长如有罪过,只能由彭士愁科惩,楚不能出兵干涉。自彭士愁以来,八百年间,永保土司与中原王朝基本相安无事,还有草标,说明了我州传统文化有崇尚规则的高贵血统,在加强纪律与规矩建设的今天,值得发扬光大,以增强信仰《准则》《条例》的文化自觉与自信。
三是知敬畏。明代名臣薛瑄说:“圣贤成大事业者,从战战兢兢之小心来。”(《薛文清公从政录》)为官慎者,临深履薄,熟思审处,心存敬畏。史学家王夫之在《宋论》中指出,宋太祖一统天下,至于大定,垂及百年,世称盛治的原因是“唯其惧也”——惧以生慎,慎以生俭,俭以生慈,慈以生和,和以生文。毛泽东当年从西柏坡进北京,怕当李自成,称自己是进京赶考。讲的就是心存敬畏。现在《准则》与《条例》为我们划出了防线,告诉什么事可干什么事不可干,什么人可交什么人不可交,什么地方可去什么地方不可去;划出了底线,告诉我们做人做事的底线在哪里,边界在哪里?出界就会出局,出界就会出事;划出了红线,告诉我们政策法规的红线是什么?踩红线意味着什么?我们要知敬畏、存戒惧,筑牢思想防线,守住做人底线,不踩政策法规红线,这“三线”是高压线,也是生命线。
四是守纪律。卢梭《社会契约论》:“人是生而自由的,但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自以为是其他一切人的主人,反比其他一切人更是奴隶。”说明自由是以守纪律为前提的,没有绝对的自由。习近平总书记在2013年中纪委二次全会上强调,党的规矩,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必须遵照执行,不能搞特殊、有例外。各级党组织要敢抓敢管,使纪律真正成为带电的高压线。要增强纪律观念,把纪律的外在约束力转化为内在的自制力。讲规矩、有纪律,是党员干部最基本的操守,有了这种操守,就会有党员干部的基本风格,就会有党员干部的基本品格,就会有党员干部的基本人格。
四要“廉”字为荣,把清正廉洁作为最高操守。公生明,廉生威。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党员干部队伍清正廉洁是保证。能不能保持清正廉洁,不仅关系到官德人品,更关系到事业成败。学习贯彻《准则》与《条例》,加强纪律与规矩建设,必须始终保持思想纯正、品行端正、处事公正、为官清正,做清正廉洁的表率,以正树威,以清树威,以廉树威,以明树威,以能树威。
一是人格上自重。花以芳香而美,官以清廉而贵。古往今来,“名”有三种,一是名声;二是名节;三是名利。名声旨在声誉,名节贵在节操,名利重在利益,仁人志士追求的是名节。要尊重自己的人格,注意自己的言行,珍惜自己的名誉,洁身自好,以贪为耻,以廉为荣。“ 要一文,不值一文,难欺吏卒; 宽一分,民爱一分,见佑鬼神。”东晋吴隐之坚信“试使夷齐饮,终当不易心”,所以在上任途中敢饮贪泉水。在名利面前他们经得住诱惑、受得住清贫、耐得住寂寞、顶得住歪风、管得住自己、守得住底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