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9844|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21课《皇帝的新装》优秀教案教学设计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6-9-7 18:22:2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21课《皇帝的新装》优秀教案教学设计
21         皇帝的新装
知识目标        初步了解童话的特点,领悟课文中大胆的夸张和丰富的想象                能力目标        学习通过语言、动作、心理等多角度描写表现人物性格艺术手法。                情感目标        把握文章所揭示的主题,培养敢说真话的好品质。               
第一课时
学习
目标        1.把握本文的故事情节。
2.把握文章所揭示的主题,培养敢说真话的好品质。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近几年反映宫廷生活的电视剧很多,大家一定从电视上看到过许多皇帝,那么他们都穿什么样的衣服呢?皇帝的服装又给你什么感觉呢?(威严、高贵)可是竟然有这样一位皇帝,他不穿衣服,赤身裸体在大街上游行。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讲述这一故事的童话《皇帝的新装》。
                二、教学新课
☞目标导学一:初读课文,概括情节     
听课文录音,注意边听边想象,看能否在脑海里形成一幅完整的画面,并思考下列问题。
1.课文写了哪些人物?谁是中心人物?
2.文章以什么为线索?写了哪几个情节?
3.接龙复述课文:
提示:(1)皇帝有何嗜好?课文怎么写皇帝爱新装的?
两个骗子怎样设的圈套?
皇帝派了诚实的老大臣官员去看织布,面对新装,有何心理活动?他回去是如何对皇帝汇报的?官员有何心理活动?他又是如何汇报的?
皇帝面对新装,想了什么?说了什么?
为新装举行的大典上,老百姓们看到了什么?他们又是如何想的,如何说的?
最后谁说出了真话?
结果如何?后来,一个小孩子最先说出了真话,紧接着老百姓也都说真话了,而皇帝和他的内臣们仍装模作样地把戏演下去。作者这样写,你是怎样理解的?
4.这场骗局为什么是由一个小孩来说出真相?
在这样一个谎言充塞、欺骗成风的世界里,作者让一个天真无邪的小孩子喊出了“天真的声音”,讲出了谁也不敢说出的真相,使得“新装”顿时失去神奇的作用。说明了小孩子既天真又大胆、率真,从一个侧面反衬了成年人的自私和虚伪。这一笔,增强了童话的神奇色彩和作品的现实意义。
5.这篇童话讽刺了什么?告诉我们什么?
三、板书设计
            爱新装(引子)   
            织新装(开端)     
皇         
帝                       
的      看新装(发展)                  
    新
装                 
            穿新装(高潮)   
            揭新装(结局)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6-9-7 18:22:35 | 只看该作者
               
第二课时
学习
目标        学习通过语言、动作、心理等多角度描写表现人物性格艺术手法。
了解童话的特点,领悟课文中大胆的夸张和丰富的想象。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了解了《皇帝的新装》的故事情节,文章以新装为线索,写了爱新装——织新装——穿新装——揭新装几个情节。这节课我们继续深入文本,走进童话中的人物和语言。
                二、教学新课
☞目标导学一:人物赏析
1.请用下面一句话说话文中塑造了一个怎样的皇帝?
“我认为皇帝是一个        的皇帝,因为           。”
示例:“一个愚蠢的皇帝”。因为课文中那两个自称是织工的骗子,根本没织衣服,也没给皇帝穿衣服,只是做做样子而已。而皇帝为了炫耀自己,还穿着这件实际上并不存在的衣服去参加隆重的游行大典。这一切,作为常人都能分辨出来,他却上当受骗,所以我认为他是个愚蠢的皇帝。
生甲:“一个爱美的皇帝”。因为文中的皇帝一天到晚考虑的总是如何换穿新衣服。
“一个虚伪的皇帝”。因为他天天换衣服,每时每刻都换衣服,换得太勤了。
“一个不可救药的皇帝”。因为他整天想的是穿新衣,从来不关心国家大事,这样统治国家,国家必将走向灭亡。
“一个昏庸的皇帝”。他身为皇帝,不去管理国家大事,不去关心臣民百姓,而是整天呆在更衣室里,可见他是个昏君。他听信骗子的谎话,他还听信内臣们的话,赤身裸体去游行,都说明他一点儿头脑都没有。他是个十分昏庸的皇帝。
2.说说大臣、百姓是什么样的人?你最喜欢文中的哪个人物?
        【教学备注】
‖学法指导‖
  分析人物形象,首先要从文中找出描写人物言行、神态、心理的句子,然后进行综合分析。当然,也可以把人物放在具体事件里进行分析。
 
                ☞目标导学二:语言品析
安徒生童话中的语言如山中一股涓涓细流,滋润了一代又一代孩子幼小的心灵,那下面就带着一份崇敬去慢慢品味这份美味佳肴。请仔细品味下列句子的表达效果。
1.许多年前,有一个皇帝,为了穿的漂亮,不惜把所有的钱都花掉。他既不关心他的军队,也不喜欢去看戏,也不喜欢乘着马车去游公园——除非是为了去炫耀一下它的新衣服。
用“不惜”“所有”“都”“既不”“也不”“除非”等词语把皇帝爱穿着的癖好夸张到极点。突出他的昏庸无能、荒唐可笑和爱慕虚荣。
2.他每一天每一点钟都要换一套衣服。人们提到他,总是说:“皇上在更衣室里。”
采用夸张的修辞手法,既说明皇帝喜欢新装已经到了成癖的程度,也写出了皇帝的昏庸无能、穷奢极欲、又为后文行骗做了铺垫。
3.“这是怎么一回事呢?”皇帝心里想,“我什么也没看见!这可骇人听闻了。难道我是一个愚蠢的人吗?难道我不够资格当皇帝吗?这可是最可怕的事情。”“哎呀,真是美极了!”皇帝说:“我十分满意!”
作者运用了心理描写,皇帝心里想的和嘴上说的完全不同,一句“骇人听闻”,一句“最可怕的事情”,两个“难道”的反问,都是皇帝心里所想,这里突出了皇帝极端恐惧的心理。他虽然什么也没看见,嘴上却极力赞美,而且还用了“极”“十分”等程度非常深的修饰语。这表现了皇帝的虚伪和骄横。
4.皇上在镜子面前转了转身子,扭了扭腰。
一“转”一“扭”写皇上做作的丑态。也表现了皇帝的自欺欺人。
5.“上帝,这衣服多么合身啊!裁的多么好看啊!”大家都说,“多么美的花纹!多么美的色彩!这真是贵重的衣服。”
四个“多么”写出了众人的虚伪。
‖学法指导‖
  分析加点词的表达效果,可从人物形象的刻画这一角度入手。
                ☞目标导学三:写法探究
1.大臣、官员和皇帝都去看布料,场面相同,但写法各不相同,他们不同在哪里?
   (1)老大臣、官员和皇帝看新装时的心理描写有什么相同之处,(都经历了惊、怕、赞的过程。)描写上:写老大臣一再写眼睛睁得怎样大,写其心理多用悲叹的语气,语言突出衰朽的特点,写官员没有动作描写,写其心理活运用不肯定的语气,突出其狡猾。写皇帝心理用了反问,既写其恐惧,又突出骄横。
文中提到老大臣、官员以及后面提到皇帝的随员时,用了以下褒义词,“诚实”“有理智”“称职”“善良”“高贵”,特别是多次提到“诚实”,用意是什么?真的是在赞扬吗?
讽刺。他们为了保全自己的利益而欺骗皇帝——不诚实、不称职;他们为虎作怅 ——不善良;他们在皇帝面前奴颜婢膝——不高贵;他们的理智就是用来保全自己利益,又是多么自私。
3.你也用夸张的手法,想象一下“皇帝回宫以后会发生什么事”?替安徒生续写一篇《皇帝的新装》吧!
示例:那个光着身子的皇帝在游行受到嘲笑后恼羞成怒,当场宣布:“谁再说坏话,立即处决!”结果四五十人被就地处死。从此,皇帝再不穿别的衣服。有一次,他的爱妃陪他喝酒,无意间讲了一句:“啊呀,把胸膛弄脏了!”就被打入了冷宫。另一次,一位大臣辞职后说:“再不用看不穿衣服的皇帝了。”也因犯了皇帝的禁令而被杀。有一次皇帝巡行京城,因为经过的街道多,说笑的老百姓也越多,皇帝竟杀了一千多老百姓。有一个慈心的老大臣为了改变这种状况,想了一个办法,他对皇帝说:“您向来喜欢新衣服,还是另做一套新的换上吧!”可是皇帝硬说这套神奇的衣服永远不会旧,把他关进了监狱。人们请求皇帝给予“言论自由,嬉笑自由”,皇帝一律拒绝。以后大家都对皇帝采取了回避的态度。但皇帝仍然疑心。他命令士兵,凡是有笑声的家里,都要把人抓出来杀掉,结果激起了人们的反抗,大家一起拥到皇帝跟前,撕他的肉,并大声喊:“撕掉你空虚的衣裳!”最后,连士兵也站在人民一边。皇帝就像被天上掉下的一块大石头砸在头顶上,身体一软就瘫在地上。
‖教学提示‖
此题意在锻炼学生的想象能力,学生说的答案有可能五花八门,教师要多加鼓励,培养孩子的兴趣。
                三、板书设计
皇帝的新装
皇帝:愚蠢、昏庸、虚伪、无能
人物形象    大臣、百姓:虚伪、自私、阿谀奉承
小孩:诚实、天真、无私、无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6-9-7 18:22:38 | 只看该作者

✍教学反思
可取之处
分角色朗读课文,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了朗读能力。
不足之处
作业布置较难,关于皇帝回宫后的续写,应利用较长的时间对学生进行指导并作交流,这样学生才能更好更深入的去解读文本,从而更深刻的理解童话这一文学体裁的特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6-29 10:43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