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26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和孩子们一起快乐阅读—读《第56号教室的奇迹》的一点思考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6-9-1 10:30:2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和孩子们一起快乐阅读—读《第56号教室的奇迹》的一点思考
  《第56号教室的奇迹》是一本非常值得收藏的好书。捧书细看,我的心灵一次次被震撼。在这间教室里,雷夫老师创造出了教育的奇迹。这本书中,雷夫老师重视阅读的教学理念,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指导学生阅读,首先应该从培养学生的读书兴趣做起。
  “提高儿童阅读能力的同时引导他们对阅读的热爱,应该是我们的首要任务。”“我要我的孩子爱上阅读。”“要让孩子在长大后成为与众不同的成人——能考虑他人观点、心胸开阔、拥有和他人讨论伟大想法的能力——热爱阅读是必要的基础。”雷夫老师的这些观点引起了我的共鸣。
  其实,我们学校早已关注到阅读,尤其是学生的课外阅读,早在多年前就开始分享阅读的研究。而分享阅读的的基础是充分的阅读。除了教材的阅读,更主要的还是大量的课外阅读。但长久以来,由于种种原因导致学生不爱阅读,不会阅读。而《语文课程标准》对小学各学段的课外阅读总量都有明确的指标,小学阶段学生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45万字。因此,推荐一些符合学生年龄、贴近学生生活的名家名作,能唤起学生的阅读热情,改变学生的阅读现状。老师从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中筛选出一部分,与孩子们一起阅读。一年级可以听老师大声地读《亲爱的笨笨猪》,学生在笑声中喜欢上了那只笨笨的、可爱的小猪。二年级可以借助拼音读读《小男生杜歌飞的故事》,学生会从杜歌飞身上寻找到自己或是小伙伴的影子,多么有意思呀!从三年级开始就可以进行自主阅读了,《乌丢丢的奇遇》、《爱的教育》、《鲁宾逊漂流记》等经典作品成了学生争相传阅的“宝贝”。通过阅读,学生认识了黄蓓佳、杨红樱、秦文君、金波等儿童作家,真正喜欢上了他们的作品。每天早晨、中午、自修课,做完作业,就可以拿出自己喜欢的书来读。老师批完作业后拿出课外书(儿童文学)津津有味地读起来。教师、学生静静地捧着一本书阅读,这是一种多么美妙的境界呀!老师还可以给学生读一读有趣的儿童文学作品,绘声绘色的朗读,恰到好处地戛然而止,让他们且听下回分解,学生的阅读兴趣被激活了,也就自然而然地有兴致地读书了。
  面对各科繁重的课业负担,有些学生想读书,却无可奈何。在学校里完成了语文作业,还有数学作业,转过身来还有英语作业。回到家,爸爸妈妈一声令下,还得埋头与习题作战,学生被作业“逼”得晕头转向。因此,为学生减负,可以让他们拥有更多的自由支配的时间,大量的阅读才成为可能。课堂上精讲多练,留一部分作业时间在课堂上。通过家长学校,让家庭与学校紧密结合起来,都来给孩子的读书开辟一条绿色通道。减负后的孩子完全可以读自己喜欢的书。为了读书,减轻了孩子们很多负担,他们更加喜欢读书了。
  学生喜欢读书,但没有方法指导的读书,是没有多大收获的。只有学会读书,有方法地读书,孩子们的读书才真正有意义,他们也才会享受到真正的乐趣。良好的习惯不是一朝一夕养成的,在平时有意识地培养良好的习惯,坚持做下去,就能让孩子养成习惯。良好的读书习惯有很多:每天阅读,读书专心,边读边思考,读书做笔记,读后与人交流分享读书体会等。在平时读书时,老师及时发现孩子的优点,及时表扬他们,促其养成良好的习惯。教师的鼓励能让孩子静心读书,乐于读书,好好读书。有了思考的读书会更让人感到快乐。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一书中写道:“在小学里,你要教会所有的儿童这样阅读:在阅读的同时能够思考,在思考的同时能够阅读。”也就是说,要让学生学会阅读,快乐阅读,就要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培养他们良好的阅读习惯。我们发现学生学习每篇课文都开动脑筋思考了问题,有了自己的发现,享受思维成功的快乐,那么读书就会成为学生喜爱做的事情。每次阅读交流时,发现学生读后有了自己的思考,就应及时肯定,让每个孩子都能体验到思考的成功与快乐。这思考有时是概括故事的内容,有时是展开合理的想象,有时是联系生活实际谈自己的读后感受。总之,在读书交流中,这些会思考的孩子就成为孩子们的榜样,孩子们从他们身上学到了思考的方法,学到了读书的方法。学生对书籍的思考越多,他的内心中由于书籍而激发的喜爱感就越强烈。

港下实验小学 赵蓉芬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1-23 12:17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