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给生命涂上爱的底色》读后感
有幸拜读到北京第二实验小学李烈校长所著的《给生命涂上爱的底色》一文,除了向往那所爱意荡漾的校园外,也加深了我对事业的执著和对孩子们的挚爱。
思想是对教师教育教学素养的挑战。
教师学科知识的基本储备、对教材的掌握程度、对学生学习需求和规律的把握,包括教师临场驾驭课堂的思维敏捷性和语言魅力等,都是思想背后所蕴含着的对教师专业素养的根本要求。如果给李烈校长的“思想”再附加一点阐释的话,好教师的思想应当是灵动而生生不息的,也只有在这种灵动和生生不息中,他们的爱心才能结出智慧之果。
教学要对学生的未来负责,这种负责要从教学设计开始。
一、要关注生命,关注生命健康发展的需要,把课堂真正转变成为师生间、生生间生命与生命交流的场所;
二、要关注生活,关注现实生活对生命发展的挑战,让学生真正感受到增强了面对现实生活、解决现实问题的力量;
三、要关注发展,从生命终身发展所需来领会学科教学和价值。关注生命、关注生活、关注发展的课堂必定是学生想学、乐学、会学和愿意继续学的课堂。而现实教学中,这样的课堂不是愈来愈多,而是愈来愈少。难怪华东师范大学周彬博士在《中国教育报》撰文责问:课堂是“生活家园”还是“利益战场”?如果把课堂当作学校和教师的“功利场”,是对学生未来生活的渎职。因为它不关注学生生命,把学生当作接受知识的容器;不关注学生生活,学生学习成了教师教学的附庸;不关注学生发展,学生俨然成为静止而僵化的模坯,任由教师打磨。此时此刻,我倒羡慕起李烈校长手下的孩子们,因为他们的学习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学习,同时我又为那些身处“功利场”中的孩子们忧思:什么时候才能走出这样的“功利场”,也来享受学习的快乐?
承认学生的差异。
由于学生的天赋、生长环境和个人经历不同,因此差异是客观存在的。李烈校长认为,看重学生的学习成绩,并以此来评价学生的优劣,这实际上是不承认学生的差异。事实上,有些孩子尽管很努力,但学习成绩却永远进不了优秀的行列,很可能还要排在后面。对这些孩子来讲,用同一评价标准衡量显然是不公正的,必然会伤害他们的自尊心。对照李校长的观念,反思我们的评价行为,我们恰恰漠视了学生的自尊心。统一的教学目标、统一的课堂(课后)练习、统一的考试检测、统一的评价标尺,老师是司令员,学生稍息、立正、看齐。难怪有学生破罐破摔,难怪有学生补来补去不见起色,难怪有学生怕做作业不做作业,也难怪有学生对考试分数无动于衷。这不能不说是教育的失败。这种失败缘于“大一统”的评价行为。李校长的课堂则充分尊重差异,在最基本知识的掌握上,有的学生“知其所以然”就行了,有的学生要有所创新,有的学生能模仿就可以了,每个孩子都能完成预定的学习任务,都获得不同程度的发展。在成绩评价上,李校长让学生自己和自己比,只要在自己原有的基础上有所提高就算成功,因为评价的目的是为了激起学生继续学习的积极性,而不是评出谁是成功者,谁是失败者。
给孩子创造无声而深刻的思考空间
如何为孩子创造无声而深刻的思考空间,李校长通过教学实践,总结出四个注意点:一是话不能太多。时下的课堂恰恰是老师讲话太多,讲风太盛,抢占了学生思考的空间,代替了学生的思维。二是时间要给够。任何一节课都不可能不让学生思考,既然让学生思考,就不要走形式,急于下结论。特别是在倡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新理念的今天,学生面对困惑,一时得不出结论时,教师就要引导学生做解决问题的主人,千万不能越俎代庖。三是拒绝无意识的干扰。有的教师虽然让学生思考,但不断地唠叨“好好想一想”“认真琢磨琢磨”“看谁速度快”“看谁最正确最简便”……这实际上是对学生思维的一种破坏。四是教给学生一些思考的方法。学贵有恒,更贵得法,要让孩子们的思考有根有据,有条有理。
我们的课堂应当是思考的课堂,在思考中建构知识并形成探求未知的能力,营造无声而深刻的思考空间,会使课堂呈现一派动静和谐的意境。在这种意境中,学生的学习才会步入一种“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求知境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