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几天打开朋友圈,刷屏最多的就是全国各地大雨来袭的消息,湖北、安徽、武汉、深圳等地都遭到了特大暴雨,而河南新乡今天也遭到了有史以来的特大暴雨,降雨量达300ml以上创全国纪录。
晚饭时间据新闻报道:河南省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7月9日上午通报,7月8日22时至9日7时,由于受副高和冷空气的共同影响,河南省太行山区南麓的新乡市区、辉县市,鹤壁市淇滨区、淇县等地普降特大暴雨。
看到这篇新闻,我连忙给身在新乡的同事以及好友,发短信询问情况,得到平安的回复,心中的石头仿佛平稳落地了。
就在刚才微博里面又传来一则前线消息:
【转发!紧急扩散!他在抗洪救灾时被冲走,寻找抗洪战士刘景泰】今天12时45分,驻闽某部在赶赴闽清遂行抗洪救灾途中,突遭泥石流,3名战士被冲入梅溪。13时35分,2名战士获救,而战士刘景泰仍下落不明。他失踪时穿“东陆31集团军”字样黄色救生衣。希望这位战士能够平安,我为你祈祷!
感恩我们可爱可敬的消防官兵,每次在洪灾,火灾,地震等特大灾害的现场,总是能看到你们的身影。你们抢在人民的前面,无畏自己的安全,用着行动为人民排忧解难!和时间赛跑,与死神较量!成为你们的信念。你们一路的坚毅,筑成了一道道坚固的围墙,守候着每一个家庭!
感恩我们尽职尽责的记者同志,你就像一枚明珠,点亮着人间真情,无论酷暑严寒,还是风雨交加,依旧坚持在岗位的第一线,第一时间给我们传递最新消息。
感恩我们生命中那些见义勇为的陌生人,人间有真情,人间有真爱!
我想说:在面对自然灾害频繁出现的今天,我们除了灾难出现后的解决,难道就没有可以提前预防的方法吗?答案是否定的!
刚才百度了一下,洪水一词本义即“共水”。“共”意为“一起”、“一同”,“水”指“水流”、“河流”。“共水”意为“多条水流汇合在一起”。
形成洪水除了地形、降雨量大之外还要降雨强度也要大才有可能形成洪水. (注意:降雨量不同于降雨强度)降雨强度是位时段内的降雨量。以毫米/分或毫米/时计。我国气象部门一般采用的降雨强度标准为:小雨:12小时内雨量小于0.2-5毫米,或24小时内雨量小于10毫米;中雨:12小时内雨量为5-15毫米,或24小时内雨量为10.1-25毫米;大雨:12小时内雨量为15.1-30毫米,或24小时内雨量为25.1-50毫米。当降雨强度和降雨量很大时,大量雨水迅速汇入河中,使河中水量猛增、水位急剧上涨,即形成洪水。
由此可见这些灾害有些是可以避免的,那么我们为何不提前采取预防措施呢?
一、地震预防与躲避
地震发生之前一般会有前兆,往往很多动物、家禽都会有异常的表现;同时,地下水的异常变化,水温升高,水位变化幅度大,井水、泉水翻花冒泡;地光和地声现象;人的异常感觉,精神恍惚、坐立不安等症状。
当我们了解了这些地震前兆之后,就应该立刻采取地震前的预防措施,镇静、积极的做好逃生准备:先观察异常的种种表现,预感到地震将要发生时,要及早的把饮水、手电筒、急救药品等装袋包好,立即逃离到空旷、开阔地带;如来不及逃出教室,可以在教室内的桌下、墙角、墙根下等地方躲避。(不要靠近窗户),同时要选好震后的疏散路线。
二、水灾预防与自救
水灾通常是连日的暴雨造成的河流、湖泊、水库暴涨而引发的,出现洪水泛滥现象。此外,大量的融雪、山洪、海啸也可以引发水灾。水灾造成的损失是巨大的,甚至丧失生命。特别是处在低洼处的建筑群和校舍危险更大。
要有强烈的水灾预防意识,做好充分的准备,在水灾到来之前要提前撤离洪水可能到达的地方,特别是处在低洼地带的学校,尽可能带足食品、药品、手电筒、防雨用具等转移到较安全的地方。如果洪水来势凶猛,来不及转移,洪水已经涌进屋内,就立即设法爬上房屋顶、就近高处或大树上,暂时避难,等待救援人员的到来,千万不能独自游泳转移;如现实条件不许可移动,应抓住桌椅、家具等可漂浮的物体;如周围有人,尽量要在一起;如发现漂浮物,要尽力抓住;如果一切都不可能,此刻应抓住固定物不放,并大声呼救他人搭救脱险。
三、保护大自然
不乱扔垃圾、不用塑料制品以及减少工业垃圾,防止生产和生活中不必要的环境污染和化学污染,如:废水、废气、废渣、粉尘、放射性物质以及产生的噪声、振动、恶臭和电磁微波辐射,交通运输活动产生的有害气体、液体、噪声,海上船舶运输排出的污染物,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使用的有毒有害化学品,城镇生活排放的烟尘、污水和垃圾等造成的污染。保护现有的自然环境,保护珍稀物种,控制水土流失和沙漠化、多种植树木、花草,把绿色还给我们的地球妈妈。
保护环境从小做起,老师们让我们从我做起,鼓励孩子和家长共同加入到我们的这个队伍!相信不久的将来我们将会生活在一片绿色的海洋啊!世间不再有灾害,只有真情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