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873|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乘法的初步认识--说课设计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6-7-11 19:47:0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一、教学内容:乘法的初步认识是小学数学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1课时

二、教材分析:

学生已经学过加法、减法,这一节是学生学习乘法的开始,由于学生没有乘法的概念,加之这个概念又难以建立,在这种情况下,教材一开始就专列了一节乘法的初步认识,使学生知道乘法的含义,为以后学习乘法的其它知识奠定十分重要的基础.

教材十分重视让学生实际操作,首先提出了让学生摆一摆、算一算.通过实物图、加法算式与乘法算式相对照;乘法算式的读法、意义与乘法算式相对照.这样形数的有机结合,使学生初步认识乘法.在认识乘法过程中学会乘法算式的读法和写法.

从中我们可以清晰地得出二个知识点:一是初步认识相同加数及相同加数的个数,从而引入乘法,这是本节教学的一条主线.二是乘法算式的写法和读法,这是理解乘法的意义和实际计算的基础.通过以上对教材的理解和分析,可确定以下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难点、关键.

三、教法

《课标》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教师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造生动有趣的情境,引导学生开展观察、操作、推理、交流等活动,使学生通过数学活动,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事物,思考问题,激发对数学的兴趣。我校的“自学辅导法”正好符合这一特点。

四、教学目标 :

1.使学生初步认识乘法的意义,掌握乘法算式的读法和写法.

2.培养学生分析、比较、综合、抽象概括初步逻辑思维能力.

3.渗透数学知识来源于实践,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五、教学重、难点:初步认识乘法的意义,能把相同加数连加改写成乘法算式.

六、教学过程

(一)、自主预习

(二)、知识链接

1.抓准新旧知识的联系,促进学生学习的正迁移.本节教学内容与相同加数连加有着相互依赖的关系,是在认清相同加数和相同加数的个数的基础上引发出来的,因此再现和再强化相同加数连加是十分必要的,教师在新课前可设计如下准备题:



(1)出示:,5+5+5(2)出示:4+4+4+4+4+4这节课我们来学习一种新的简单的方法来表示它.通过知识链接,使学生进一步建立起相同加数的概念,掌握相同加数连加式题的特征,并能初步认识到:相同加数连加,就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从而为学习乘法做了孕伏.

(三)情境导入

出示:主题图,利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一幅学生喜闻乐见的游乐园场景。

(四)自学辅导

1、出示飞机图,让学生通过数一数、圈一圈、说一说等活动,让孩子们概括表述出相同数连加算式的特征,渗透乘法的意义。

2、出示小火车图,请同学们按照自习提示,自主完成学习内容。

(设计意图:让每个学生进行独立尝试,进一步强化相同数连加与几个几之间的关系,为理解和概括乘法的意义打下基础)

3出示过山车图

设计意图:从写算式到展开想象,让学生体验用加法表示多个数相加的不便之处,产生学习新知识的情感需求。

4学习乘法算式的读、写、认识乘号。

5自主检测

6、交流收获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6-7-11 19:47:25 | 只看该作者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  乘法的初步认识

教学内容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表内乘法(一)”中的“乘法的初步认识”例1(教材第46、47、48页)

教材分析

    主题图提供了丰富的同数连加的生活情境。如坐小飞机、小火车和过山车的情境,并根据具体问题,呈现了同数连加的算式;由小精灵明确提出:“这种加数相同的加法,还可以用乘法表示。”从而沟通相同数相加与乘法之间的关系;在列出乘法算式、认识乘号、学习乘法算式写法和读法的基础上,进行乘法算式与加法算式的对比,让学生感受乘法是相同数相加的简便算法。

学情分析

    乘法的初步认识这一节内容放在教学乘法口诀的前面,是很重要的一堂课,但对于二年级的小朋友来讲理解乘法的意义比较困难,乘法的数学思想也是比较难建立的。

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认识乘号,会写、会读乘法算式。

2.数学思考: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理解乘法运算的意义

3.问题解决:通过看一看、说一说、摆一摆、画一画、写一写等数学活动,使学生经历建构乘法意义的过程。

4.情感态度:使学生感受到相同数相加与乘法之间的联系,感受到用乘法表示同数连加的简洁性,体会所学内容的价值。

教学重、难点

理解乘法的意义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流程

一、自主预习

仔细观察数学书第46页的图,思考:这是什么地方?你看到了什么?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二、知识链接

1.动画出示4个加数相同的加法算式。

2.同学们,今天呀,有几个小动物也要和我们一起来上数学课,可是它们几个有几道题不会做了,你们看看谁能帮帮它们呢?找生读题并做题,教师顺势说每一道题都是几个几相加。同学们计算的都很准确,那么谁能发现这些算式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呢?每道题的加数都相同。今天我们就来研究一下像这样有着相同加数的加法能不能简便计算呢?

三、情境导入

1.我们先到游乐园去看一看,在游乐园里,你都看到了哪些游乐项目呢?

2.游乐园里有这么多的游乐项目。你能发现并提出有关的数学问题吗?我们先到小飞机那里去看一看。

四、自学辅导

(一)运用多种方式,呈现生活情境中有每份数量相同的情况。

1.请同学们一架一架地数一数,每架小飞机上都坐了几个人?请你用铅笔在书中将每架小飞机上的3个人圈起来。

2.一共有几架这样的小飞机呢?5架。那就是几个3?5个3。

3.想一想,小飞机里共有多少人?你能用一个加法算式表示吗?观察一下这个加法算式,你发现它有什么特点了吗?(加数相同,都是3)是5个3相加。

(二)自主尝试,强化认识

我们接下来再去一个地方。你们看看小朋友们正在玩什么?小火车。

1.明确自学内容:请同学们先自己数一数每节车厢里都坐了几个人?(每节小火车里面都坐了6个人)有几节这样的车厢?就是几个几?要求小火车里共有多少人,怎样用一个加法算式表示?

2.自主学习:请同学们按照自学提示先自主完成学习内容,将答案写在练习纸上,然后在小组内说说你为什么这样列?

3.合作交流:在组长的组织下交流。

4.展示汇报:找生列式,并说出这样列式的原因。

(三)加强体验,感受学习乘法的必要性

1.在游乐场里最刺激的要数过山车了。请大家用自己的话说说这幅图的意思。这是几个几?过山车里共有多少人,你能用一个加法算式表示吗?

2.请同学们把算式写在练习本上。找生汇报算式及原因(每节车厢坐2个人,有这样的7节车厢,就是7个2相加,一共坐了14人)教师板书7个2连加的算式

3.有7节车厢就是7个2相加,老师就写了这么长一个算式,要是有10节车厢呢?就是几个2相加?算式会更怎么样?要是20节车厢呢?算式会更怎么样?

(四)明确乘法的意义,学习乘法算式的读法和写法。

1.这么多个2连加确实写起来比较麻烦,在数学上有一种更简便的表示方法,那就是乘法。板书课题:乘法的初步认识。像这种加数相同的加法我们就可以用乘法表示。

2.比如:7个2相加,我们可以写成2×7=14,读作:2乘7等于14,也可以写成7×2=14,读作:7乘2等于14.(板书算式并介绍乘号)中间的这个符号就叫做乘号。

3.加法算式中没有7,乘法算式中的7是怎样来的?(7是因为有7个2)

4.将这道题的加法算式和乘法算式进行比较,你更喜欢哪一个?为什么?(我更喜欢乘法算式,因为乘法算式写起来简便)

5.既然乘法这么简单,我们快来把上面的两个加法算式也改写成乘法算式吧!

五、自主检测

完成“做一做”三道题。

六、交流收获

1.随着时间的流逝,我们的这次游乐园之行也将告一段落。能不能和大家分享一下你本节课的学习收获?

2.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加数相同的加法还可以用乘法来表示,用乘法表示比用加法表示更简便。

3.在我们的生活中处处藏着乘法,课后让我们用所学的乘法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吧!

板书设计:

乘法的初步认识

3+3+3+3+3=15                   3×5=15或5×3=15

6+6+6+6=24                        6×4=24或4×6=24

2+2+2+2+2+2+2=14           2×7=14读作:2乘7等于14

                                              7×2=14读作:7乘2等于14

                                              乘号

                                《乘法的初步认识》教学反思

各位领导、老师:

大家好!本节课我所讲的是数学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表内乘法(一)”中“乘法的初步认识”第一课时例1的内容。关于“乘法的初步认识”这一小节共有两个例题,经过对教材、教参的细致研究,结合本班的学情,特将例2提出作为下节课的学习内容。

本节课想要达成的目标是认识乘号,会写、会读乘法算式;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理解乘法运算的意义;通过看一看、说一说、摆一摆、画一画、写一写等数学活动,使学生经历建构乘法意义的过程;使学生感受到相同数相加与乘法之间的联系,感受到用乘法表示同数连加的简洁性,体会所学内容的价值。

刚刚和学生们一起上完了这一课,觉得有许多地方值得反思:

1.习题的设计能够尊重教材,但是缺少了点儿趣味性,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关于“几个几”强调的次数不多,个别学生找不准谁是相同加数,谁是相同加数的个数。

3.整节课有点前松后紧,后面习题做得比较充忙。

4.关于学生提出“旋转木马”的问题,应该向学生强调本节课不能解决,可以下节课解决。



《乘法的初步认识》评课稿

《乘法的初步认识》是学生学习了100以内数的加减法后进行的教学,也是学生学习乘法的初始课,因此这节课显得尤为重要。本节课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和知识水平,以学生的主动探索学习为基本活动的形式展开教学。刘爽老师的课堂清新自然,在以下几个方面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1、创设生动有趣的生活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本节课,周老师安排了简单活跃的拍手活动作为课前游戏,又出示了学生喜闻乐见的“游乐园”情境进行导入,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为学生创设一种轻松愉快的氛围,让学生在玩中发现数学问题,解决问题。同时,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愿意表达自己的想法,积极主动地去探索。

2、在教学中善于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以此为切入口进行有效的教学

在课堂中周老师让学生经历了连加计算的繁琐,在理解完过山车中2+2+2+2+2表示5个2相加,周老师提问,如果20个2相加,你能列出算式吗?学生根据老师的问题,标准地列出了,2+2+2+2+……这时周老师适时地引入乘法计算。学生进行对比后,自然就体会到了乘法简便和快捷的优越性。让学生参与经历数学知识的呈现过程,了解新知产生的由来,既有利于学生掌握和理解知识,又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创造性。

3、合理设计练习导练,强化新知

  要达到学生掌握知识,最终发展能力的目的,学生的思维就必须经过反复多次,循序渐进的实际应用。在练习上,周老师也颇费苦心,通过我会连、我会选    等一系列的活动,使学生初步掌握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还可以用乘法算,并能正确写出乘法算式。这些巩固性、多样性、层次性的练习,符合二年级小朋友的心理特征,让他们在动中学,玩中学,游戏中学,使他们对新知的认识升华一步,进而形成技能。

整节课下来,我觉得有以下两点值得商榷:

1、从图中来,没有回图中去。课的伊始,刘爽老师很好的利用主题图,让学生发现了其中的数学信息,并提出了数学问题。从而提炼出了3道题目的解决方式。但剩下的大多数时间,周老师都是根据算式理解含义,基本上没有再回到图中去。其实就2年级的小朋友而言,对抽象的算式的理解远难于对形象的图意的理解。

2、3×4与4×3的板书,混淆视线。这节是表内乘法的起始课,虽然很多小朋友已经知道有乘法这种计算,个别小朋友还会背乘法口诀。但是在意义的理解上还一知半解。课上,刘老师有意图的把3×4,4×3这两个算式写在上和下,然而在讲解这两个算式的意义时问题出现了,学生不知道哪个算式表示4个3,哪个表示3个4。我觉得在板书的书写上可以避免这种算式写在上下位置,或者提炼其他的数据作为素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5-1-10 17:01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