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2506|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小学校本课程实施方案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6-6-26 22:48:4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一、课程指导思想

以教书育人为宗旨,认真贯彻“健康第一”思想,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和科学健身的能力,增强学生身心健康,提高学生体育文化素养,为实现学校教育的整体目标,培养全面发展的创新人才而发挥体育教学的特殊功能。

随着新课程的不断推进,为了能够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也为了学生终身体育能力的培养,我校在体育课中进行了跳绳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尝试,以体现新课程主动、创新、实践、合作的教学特点,培养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兴趣,掌握跳绳运动的技能技巧,养成团结合作,敢于拼搏,不畏困难的品质,并形成终身体育锻炼的思想。

二、跳绳校本课程的目标:

跳绳校本课程开发的目的就是为了充分尊重和满足学生的差异性特点和多样化需求,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课程选择权利,使学生的个性得到更充分和全面的发展。同时体现健身性特点和终身体育理念,在体育课中实施“快乐跳绳”,让学生在课堂中更快乐地参与体育锻炼,激发学生参与跳绳学习的热情,启发学生掌握跳绳锻炼的方法,提高学生自主锻炼的能力,培养学生经常锻炼的习惯,使体育锻炼成为他们的自觉行为和生活方式,使体育锻炼伴随他们的一生。

跳绳校本课程让学生掌握跳绳运动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并能在日常锻炼中加以运用;提高学生的体能与环境的适应能力,促进其身心全面发展;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作风、顽强的意志品质、强烈的竞争意识、高尚的团队精神。

三、跳绳校本课程原则

学校在确定跳绳校本课程内容及进行实践时,坚持了以下基本原则:一是全面性原则。学校体育课程包含多方面的内容,进行课程内容调适时,充分考虑各个领域所占的比重,以达到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的目的。另外,开发跳绳课程内容面向全体学生,使所有的学生都能够掌握。二是迁移性原则。学生在参与跳绳运动的学习中所掌握的体育常识,获得的基本运动技能,身体和心理发生的变化等都有助于其更好地掌握体育学科其他相关技能,灵活迁移到其他体育教学内容及活动内容中。三是实用性原则。跳绳运动既符合学生的经济条件也适合我校的场地环境和时间空间的限制等,内容简单易学,适合于全体学生学习与掌握。

四、跳绳校本课程实施和组织的方法

1、课堂上面向全体学生

水平一学段以“情境激趣式”为主。重点是激发兴趣、指导学法、培养习惯。《课程标准》的一个基本理念是激发学生运动兴趣,因而趣味性是选择教学内容时应首先予以考虑的因素。用绳子玩各种新颖有趣的游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把短绳放在地上当作小河,让学生双脚向前跳过去,也可以把短绳当作小陷阱,让学生绕过陷阱的游戏等。

水平二学段以“竞争合作式”为主。重点是分层次教学与分类指导,培养学生主体参与竞争合作的能力。跳绳教学内容以双人前后跳绳、双人并排跳绳等双人合作练习内容使学生通过合作锻炼,掌握各种跳绳动作,达到锻炼身体,愉悦身心的作用。并通过游戏、竞赛等各种教学手段,既有竞争又有合作,使学生主动参与竞争,激励了学生的进取心,营造合作氛围,增强集体的凝聚力。

水平三学段以“自主合作探究式”为主。重点是进一步的分层教学、分类指导保证学生主体参与的学习效果。跳绳运动不但可以个跳,还可以多人跳、集体跳,而多人跳绳就必须让学生在合作中学习,体会在练习各种花样跳绳中只有运用合作学习,才能够获得成功与快乐。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6-6-26 22:49:04 | 只看该作者
小学不同水平学段体育校本课程(跳绳)教学设计和操作策略
水平
课程内容
课时
水平一:“情境激趣式”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绳趣。
一年级:1、用绳常规:握绳方法;绳长;预备姿势。
     2、并腿跳、双人并排跳。
    3、跑跳绳。
    4、用绳子玩各种游戏。
15课时
二年级:1、用绳规范(要养成习惯)
    2、交换脚跳、双人前后跳。
    3、跑跳绳。
    4、用绳子玩各种游戏。
15课时
水平二:“竞争合作式”为主的教学方式发展学生手脚协调的能力。
三年级:1、并腿跳、交换脚跳(计时)
     2、连续双摇绳。
     3、双人并排跳。
4、一级跳绳动作
10课时
四年级:1、交叉跳绳。
    2、连续双摇绳。
    3、跳长绳:跳双绳。
4、双人前后跳。
5、一级跳绳动作
10课时
水平三:以“自主合作探究式”的教学组织培养学生简单的花式跳绳水平。
五年级:花式跳绳:
1、单摇单绕8字跳。
    2、单摇多人绕8字跳(3人以上)
     3、跳双绳。
4、二级跳绳动作
10课时
六年级:花式跳绳:
1、交互绳绕8字(单人)。
2、交互绳多人绕8字(2人以上)。
3、跳双绳。
4、二级跳绳动作
10课时
2、特色课间操及课间活动。课间操是增强学生体质、完成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目标的主要途径。由于学校操场面积有限,所以我校用学生平时上课用的短绳编排了一套“绳操”,把平时的广播体操换成“绳操”。这种形式的课间操活动充分激发了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兴趣,最大限度地调动了学生运动的积极性,促进了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也形成了具有学校特色的课间操模式。
3、体育节系列竞赛活动。学校本着“我参与、我快乐、我运动、我健康”的体育精神,对传统的体育竞技项目及运动会形式进行了全面改造,每年都在学校体育节中举行各种形式的跳绳比赛。同时,增加了“花样跳绳”和“集体跳长绳”的表演赛等形式新颖的游戏项目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参与积极性,真正实现了“快乐跳绳”的体育运动精神。
4、体育兴趣活动小组。学校根据学生的兴趣需要,成立了跳绳兴趣活动小组。兴趣小组的活动既满足了学生特长发展的需要,又能为各级体育竞赛做好准备。跳绳兴趣小组,已成为学校的特色体育活动小组。
通过跳绳课堂教学、“绳操”、跳绳兴趣活动小组、体育节跳绳比赛等系列活动课程,营造良好的跳绳运动氛围,使我校跳绳校本课程更好地开发和利用。跳绳运动对锻炼学生的平衡协调能力、发展下肢力量、磨炼意志品质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
五、跳绳校本课程评价体系
1、评价的原则
在实施校本课程自我评价时,一定要注重教学过程评价,使之成为学生一种愉悦的情绪生活和积极的情感体验,我们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关注每一位学生在课堂上是兴高采烈还是冷漠呆滞?是其乐融融还是愁眉苦脸?伴随着学科知识的获得,学生对学科知识学习态度是越来越积极还是越来越消积?这些能充分了解学生对学科学习的兴趣和学习能力,使学生在关怀中学到知识,受到教育,使学生在愉快中得到成长。
2、评价的策略
(1)适时的教师评价。基本教学的开始阶段,教师应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去体验跳绳练习的兴趣。教师从学生的学习中,观察、分析掌握存在的问题,在教学的后半段进行适当评价,过早的评价会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受到压抑。
(2)学习评价方式的程序操作。根据先学后教的理念,单元初期的评价主要是由老师承担,而教师的评价更大程度上是正确引导学习,此时教师评价相对多一些,而学生的学习评价相对少些,单元学习后期,逐渐让学生进行一定的自我评价和同学间的相互评价,教师还放手让学生们进行“自我评价、生生评价、组内评价、组间评价等等”。(如下表)
学习表现评价表
评价指标
自评
组评
师评
姓名
姓名
姓名
姓名
姓名
姓名
姓名
姓名
姓名
学生快乐地参与跳绳运动
认真完成老师布置的练习内容
鼓励同学积极参与活动
与同学一起合作完成练习内容
爱护体育器材,注重活动安全
   (3)评价方式和发展性内容。评价的方式包括教师自已口头评价、学生的口头相互评价、学习小组和相互评价、教师教学后记的评价、学生的学习成长记录评价等方面。评价的发展性内容还根据教材发展有所变化。单元学习的开始,学生的知识技能还未成熟,是从学习到熟练的定型时期,教师多指导,不要让学生在泛化期中过多接受评价,评价的重点应侧重在学习的态度、行为上,应以激励和表扬语言来肯定学生学习的优点,从而更好地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与情趣。
校本课程评价标准
年级
考核内容
考核方法和要求
评价等级
A
B
C
一年级
1   规范
1    考前检查调绳、握绳规范。
规范正确
规范正确
规范正确
2   并腿跳
2   并腿连续跳。
连续50下以上
连续35-50下
连续25-34下
3   双人并排跳
3   双人并排跳。
连续20下以上
连续15-20下
连续5下
二年级
1   交换脚跳绳。
1   交换脚连续跳。
连续50下以上
连续35下以上
连续20下以上
2   双人前后跳绳。
2   双人前后跳绳。
连续30下以上
连续20下以上
连续15下以上
三年级
1分钟跳绳
1、1分钟并腿跳绳。
140下以上
120——140
80——120
2、1分钟交换叫跳绳。
2、双摇绳
连续双摇
连续20下以上
连续10下以上
连续5以上
四年级
1、交叉跳绳
交叉跳绳
60下以上
45下以上
30下以上
2、双摇绳
2、连续双摇
连续40下以上
连续30下以上
连续10下以上
五年级
六年级
花式跳绳:跳长绳。
单人单摇8字跳
连续30下以上
连续25下以上
连续20下以上
花式跳绳:跳长绳
单摇多人绕8字跳(3人以上)
连续30下以上
连续25下以上
连续20下以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1-23 01:38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