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398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教师读书随笔 学习《静悄悄的革命—课堂改变,学校就会改变》读后感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6-6-21 08:19:5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作为一所以阅读为主要特色的书香校园,几年来,学校不仅指导和培养每一个学生多读书,读好书,也积极倡导老师们阅读,从共读《杜郎口旋风》到《窗边的小豆豆》《56号教室的奇迹》再到《克拉克的55条班规》,到每年暑假的“我们一起悦读吧……”自由读书活动,很多老师和同事一起读书,和自己的孩子、班上的孩子一起读书,每周一的教师例会,每周一节的阅读课,都是我们的老师们、我们班级的孩子们共同读书分享的时刻。

这学期学校共读的是佐藤学的《静悄悄的革命——课堂改变,学校就会改变》。佐藤学是日本学习院大学文学部教授,教育学博士,这几年我非常喜欢读他的书,陆续看了他写的《教师的挑战-宁静的课堂革命》《学校的挑战-创建学习共同体》《学习的快乐-走向对话》等几本书。他是一位真正的“付诸行动的研究者”, 作为大学教授他走访全日本各地的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和养护学校,同一线教师合作,直面学校改革的挑战。在他的书里鲜有高深的理论,而是通过一个个具体详实的课堂教学案例,一个个真实教学的一线教师,通过案例表达作者的教育理念、观点,真实朴实易懂,表现出作者是一位真真正正热爱教育、热爱研究的教育学者。

细读这本书,再次被深深吸引。佐藤学总结的关于课堂、关于教学、关于教研等学校变革中存在的问题,均是他走访一所所学校,观了一节节课堂和教研中发现的,这些问题看似远在日本,远在十几年前,但在我读来,好像这些现象在我们身边,在我们的课堂上也还似曾相识,真的感叹教育也是无国界的。读了这本书感触很多,大概总结以下几点:

一、培育相互“倾听”的关系,创造生命润泽的课堂。

1、营造润泽的教室。“润泽”这个词表示的是湿润程度,也可以说它是表示了那种安心的、无拘无束的、轻柔滋润肌肤的感觉。每个教室都有一个个固有的风景,在“润泽的教室”里,每个人的存在都能得到大家自觉的尊重,得到承认,在这样的教室里,每个人的呼吸和节律都是那么柔和。营造这样的教室,首先需要我们老师树立这样的意识:自己站在教室里是在和学生一起“共度愉快的时光”。如果这样认识的话,教师就可以从单方面要求学生发言的想法中跳出来,转变为仔细地倾听和欣赏每一个学生的声音,追求的不再是“发言热闹的教室”而是“用心相互倾听的教室”。只有在“用心地相互倾听的教室”里,才能通过发言让各种思考和情感相互交流。

2、建立相互倾听的关系。建立以倾听和对话为基础的学习共同体,是学校课堂变革的基点,是保障每一个儿童学习权的挑战。

关于“倾听”的意义,佐藤学有个非常形象的举例:倾听学生的发言,如果打一形象比喻的话,好比是在和学生玩棒球投球练习。把学生投过来的球准确地接住,投球的学生即使不对你说什么,他的心情也是很愉快的。学生投得很差的球或投偏的球如果也能准确地接住的话,学生后来就会奋起投出更好的球。相反,不倾听“投球”学生的想法,不擅长“接球”的老师,课堂上“投球”纷纷落地,或者只有三三两两几个“投球”,这样的课堂久而久之,谁会是课堂的主人呢?所以,倾听学生发言吧,我们在课堂上不能只按自己的预设上课,而要专心一意地直面学生,努力接住他们的每一个球,重视他们的每一个球。

采用“欣赏”“体味”的“倾听方式”。这种倾听方式不是听学生发言的内容,而是听其发言中所包含的心情、想法,与他们心心相印,从而产生“啊,真不简单”,“原来如此”“真有趣呀”等共感共鸣。愿意“倾听”善于“倾听”是资深教师、成熟教师的标志。在我们的课堂上,有经验的老师总是认真听取学生发言,及时跟进,不断调整方法,采取更合适的策略完成育人目标,这样的课堂上学生被尊重,也真正体现了以生为本,学生主动学习,成为学习的主人,学得愉快,能力得到锻炼和提升。而有的课堂上,老师讲学生听,老师希望学生的发言沿着自己的思路走,尤其是“公开课”经常听到这样的话“这节课学生不配合或这节课学生配合得好极了”,课堂上老师成了主角。因此,能发自内心侧耳“倾听”每一个儿童的声音的老师一定是尊重每一个孩子的老师,这样的老师不会拘泥于“好的发言”而是对所有学生的发言寄予信赖和期待,相信“每一个孩子的发言都是精彩的。”课堂的变革需要具有这样信念的老师。

培育相互倾听的关系。在课堂上,建立相互倾听的关系非常重要,学习也是“与同伴的对话”,老师倾听学生发言很重要,学生倾听小伙伴的发言也很重要,有很多老师经常会在课堂上提醒学生:“注意听同学发言,你可以补充和修改。”之类的话,这样的老师正在自己的课堂上培育学生中相互倾听的关系。课堂上,每一个人倾听其他同学的见解,思考他人的主张,并且致力于形成自己的理解方式。希望我们的课堂上,“我是这样想的”“我不懂”“想听听其他同学的意见”“我赞同某某同学的意见”等等的发言此起彼落,那么,课堂对话就会从师生对话走向师生、生生对话,课堂对话就会更加丰富多彩的交响起来,促进生动活泼的思考,学生在交响的课堂中快乐成长。在儿童中培育相互倾听的关系的第一个要件就是教师自身悉心倾听每一个儿童的心声。要培育相互倾听的关系,除了教师自身成为倾听者之外,别无他法。

二、构建学习共同体,做有未来的教育

2016年,郑州市教育局李陶然局长提出了“做有未来的教育”的要求。做有未来的教育,是我们的一种教育思考、一种教育主张、一种发展理念。对我校而言,我想就是办适合孩子、适合未来的教育。

1、“开放教室、开放课堂”,构筑相互学习的同事(同学)关系。

以“开放教室、开放课堂”的姿态,扎实开展校内教研,积极建立“合作性同事”关系(通过教学研讨,教师间相互学习、共同成长的关系)。积极营造和谐的互听互评氛围,就像佐藤学提倡的:研讨教学问题的目的绝不是对授课情况的好坏进行评价,因为对上课好坏的议论只会彼此伤害。研讨的焦点应针对授课中的“困难”和“乐趣”所在,大家共同来分享,以达到教研的目的。因此,互相讨论这节课哪里有意思,哪里比较困难,学生有哪些表现,并通过相互交谈让学生学习时的具体样子重新浮现出来,这样的教学研讨才是每位教师所期待的。很有同感呢,回想我们以前的评课,同事之间评课大多是客客气气优点说了一堆,缺点时轻描淡写的说几句,因为都是同事不好意思提缺点。遇见学校领导评课或是上级教研部门点评,一般是先说优点,再说缺点,又或者开门见山直点要害,作课老师跟做错事一样拿着笔虚心地听听课者的评价,这种感觉是不太舒服啊。今后的教研,我们也要这样,一是以共同体的身份出现,以教学相长的姿态出现,创设一种安全和信任的交流环境,在相互信任的言说情境中,教师之间形成一种实质性的对话关系,困难共同探讨解决,经验共享共赢,并最终形成对教学的共识。二是把学生的学习状态和教师对每个学生学习实况的应对作为话题中心,通过有效的观课、议课、评课,构筑起同事们的团结合作关系,这也正是学校改革的前提。

2、拓展校外教育资源,向相互学习的共同体推进。

学校是一个个学生相互学习,共同成长的地方,是“我的学校”也是“大家的学校”。所以我们要积极拓展校外一切好的教育资源,充分开发选择校外各种教育资源。比如家长资源、社区资源、周边单位机构资源等,一是物质资源,二是人力资源,三是组织资源,四是人文资源等,从有利于提升学校学生综合素质的角度出发,提升共育策略,开展特色共育活动。

未来的学校是“学习共同体”的学校,在作为“共同体”的学校里,不仅学生之间相互学习、成长,教师也相互学习和提高,家长等也都要相互学习和提高,在这样和谐美好的学校里,孩子们健康快乐地成长,教师们开心幸福地工作。努力……希望,我们的学校就是这样一所充满书声、笑声、歌声的好学校。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1-28 04:54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