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标题: 教育反思 满城桑蚕意何为 [打印本页]

作者: 网站工作室    时间: 2016-6-12 08:03
标题: 教育反思 满城桑蚕意何为
“桑蚕春茧劝,花蝶夜蛾迎”,前些日子看到一则新闻:杭州小学要求2万多名小学生养蚕,通过细致的观察来体验生命,家长满城找桑叶叫苦不迭。我在想:难道只有养蚕才能够让孩子感知生命的体验,难道大面积的养蚕就一定能够达到教育目的,需求量极大的蚕叶又当如何寻找?固然,蚕作为一个生命周期较短的动物,靠食桑叶来维持生长,孩子们可以在较短时间内了解蚕的生活习性、成长周期,以达到观察了解的教育目的。这些教育意义无可厚非,但是一些现实问题还是需要思考。

养蚕不是所有孩子的兴趣所向。孩子的兴趣是宽泛的,有的孩子喜欢欢腾可爱的动物,有的孩子可能喜欢安静的植物,应该说是兴趣爱好不一而足,所以,养蚕可能只是一部分孩子比较有兴趣,但是其他孩子可能也只是应付了事。这样的话,不喜欢养蚕的孩子即使有每天的观察记录,得到的体验效果可能就会大打折扣。

养蚕不是关注生命的唯一途径。养蚕只是一种关注生命的途径,生命的物种有多种多样,家里养条游来游去的金鱼,或是养只蹦蹦跳跳的兔子,或是一盆兰花也许都是不一样的选择,也会有不养的生命体验。我有一个朋友的孩子就是喜欢看金鱼,也会有观察、有体验,或是让孩子置身于大自然中,看初夏的动植物,定期观察,也未尝不是一种好的办法。

养蚕中的饲养常识并不普及。养蚕是我们国家的优秀传统,在古代已经出现了养蚕人,并有很多蚕丝加工制成的绫罗绸缎,更有工艺更高的刺绣,也多是在蚕丝的基础上加工而来。但是到了当代社会,随着工业进步,人们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传统的养蚕方法没有得到很好的传承,现在人对传统养蚕常识知之甚少。所以在没有以生产为目的的养蚕中,像是科学家在实验室中的小白鼠一样,养蚕的要素不全,管理方式欠佳,往往在养殖的过程中,蚕没有完成生命的周期,就已经提前“夭折”了。

养蚕环境得不到充分保障。家里养蚕,没有规模,仅作观察之用,养蚕的收益暂不多讲,仅仅养蚕的一个合适的环境就不能充分保障,比如对环境中温度、湿度、光照等外部环境的要求,还有对食物、水等生活必备品的饮食环境的要求都没有相应的科学保障。饲养在家的蚕没有专人的照料,往往会出现一些意外情况。我想其实大可不必在家中思想,只是到一处专门养蚕的工厂或是作坊进行定期观察即可,大可不必为养蚕搞得全家兴师动众。

小学时我们就学习过巴金的一篇课文《春蚕》,主要讲的是母亲的辛劳和养蚕供养孩子的故事,那里介绍了春蚕吐丝的详细情况,我也时常想起“春蚕到死丝方尽”的诗句。通过养蚕体验生命的想法固然好,但“养蚕”这道家庭作业题着实难为了家长和孩子们,自愿参与也好,跟风随潮也罢,只希望孩子们能够用心体验、乐在其中。

作者: 网站工作室    时间: 2016-6-12 08:03
市二七区实验幼儿园   王文君(文心)





欢迎光临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http://lspjy.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