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文学作品为框架设计幼儿语言教育课程
儿童语言学习系统理论表明, 儿童语言发展有赖于三种知识的整合习得: 社会知识、认知知识、语言知识, 而文学作品本身就是社会知识、认知知识、语言知识的结合物, 是儿童语言发展的最好媒介。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所使用的材料中, 就有大量的文学作品, 由此可见, 文学作品完全可以作为线索,把这些目标和形式串起来, 成为课程的主要内容和
形式, 也就是以文学作品为框架的幼儿语言教育课程。这种幼儿语言教育课程是将语言与文学作品相结合, 通过制定一系列具体的教学活动, 利用空间、道具材料、游戏活动以及教师与幼儿的互动, 将文学作品的内容和语言渗透到课程中去。
一、以文学作品为框架的幼儿语言教育课程的目标
( 一) 使幼儿接触书籍, 培养对书籍的兴趣
研究表明[1], 早在 9 个月大的时候, 婴儿就对书籍的内容感兴趣了。1 岁大的婴儿非常喜欢听故事,故事中含有大量重复排列的句子, 读起来朗朗上口, 幼儿能够随着阅读的语调、语速轻轻地摇摆。2岁的幼儿经常会根据自己的经验试着对画册上的物体进行标志, 有时还会出现假装“阅读”的现象。可见, 在幼儿能够理解字、词意义之前, 已经开始学着
“阅读”了。如果父母或者教师经常为幼儿阅读文学作品, 即使非常年幼的儿童也会意识到口头语言能够用插图和书面文字来表示[2], 这将有利于“培养幼儿对生活中常见的简单标记和文字符号的兴趣”[3]同时, 幼儿通过优秀的文学作品感受真善美, 感悟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 学习做人的道理。文学语言的丰富和优美在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对词语的理解力的同时, 也将优秀的品质潜移默化地播入他们的心田。因此, 使幼儿接触优秀的文学作品, 培养其对文字、文学的浓厚的兴趣显得尤为重要。
( 二) 能就书籍中的故事同成人进行长时间的对话, 培养其口头表达能力
2001 年我国教育部颁布了《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 试行)》, 这个新的幼儿教育纲要引起了整个幼教界的极大关注。《纲要》第一次明确地提出了重视儿童语言运用的要求。指出“语言能力是在运用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 在以文学作品为框架的语言教育课程中, 教师与幼儿之间无拘无束的、自由的交谈将成为联系游戏活动和文学作品的关键, 通过两者之间的对话, 示范、模仿( 指双方而言) 、纠正和解释紧密结合在一起, 幼儿通过与教师的语言互动获得对世界的认识, 掌握有关时间、空间和因果关系的概念[4]。正因为这个课程是基于文学作品的, 教师和幼儿会有更多的共同话题, 教师在为幼儿阅读作品时可以有意识的就某一段文字和插图提问, 比如, 某个角色说了些什么; 作者写了什么、画了什么等等。教师还可以有意让幼儿口述自己听到的故事, 编故事和讲自己的故事, 这将极大地促进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