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43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学习薛法根教学《爱如茉莉》有感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6-5-29 15:26:1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学习薛法根教学《爱如茉莉》有感
上课伊始,薛老师就鼓励学生上黑板默写课前预习的词语,孩子们愣了一会儿,或许平日里的老师从来不在第二课时就默写。两组共六个词语中有的是文中直接就有的,有的是稍作改动的,都是描述茉莉特点的词语。薛老师在对个别字的书写进行指导后,引导学生用其中的几个词语来说一句话(体现薛老师预设的匠心---学生在积累语言的同时通过说话内化语言使用语言)。这是他的一贯风格,教学中的字、词、句、段都要训练到位,每个环节都要围绕学生语言文字的学习。
导入新课后,薛老师有这样一段话:“希望同学们在这堂课上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去关注文中那一个个生活的细节、每一个动作,一句话、一个眼神……或许都有茉莉一样的真爱;我们还要到文中用心去感受精美的语言,在朗读过程中要从一个字、一个词语、一个句子、或者一个段落中去体会那淡淡的如茉莉花香一样的真爱。”这段提示语既点明了学习要求,也指导了阅读方法。薛老师说过“生活有真爱,细节谈真情;语言有温度,字词知冷暖。”引导学生关注细节,品味出语言蕴含的情感。学生静心读文,划下充盈着真爱的字词句,在交流中不时有精彩、有思考、有启发,更有真情实感。
分享薛老师精妙的评价----当一位学生分别从文章的12小节和16小节中体会出父母之间的真爱如茉莉一样纯洁透明时,薛老师充分肯定这位学生能把前后两段文字联系起来分析,很会读书。这种肯定能让其他学生模仿到一种阅读方法----学会联系、整体阅读。
分享薛老师适时的引导----最后薛老师问学生结尾为何要用两个“爱如茉莉”你是怎么理解的?学生各抒己见,薛老师一一作点评,但当一位学生说第一个是妈妈说的,第二个是爸爸说的。薛老师反问道:还有“我”的呢?那应该用三个“爱如茉莉”。学生意识到自己的理解不够深入,不好意思地坐了下去。新课程标准中强调要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但这不代表老师可以对学生错误的理解似是而非。
薛老师的智慧点拔-----“刚才大家都说得很好,不过有一段大家都没有提到,那就是第9小节,请你们仔细读读,你脑中出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用心、用朗读把这个画面再现出来。”
“初升的阳光从窗外悄悄地探了进来,轻轻柔柔地笼罩着他们。一切都是那么静谧美好,一切都浸润在生命的芬芳与光泽里。这句中的阳光与平日的有何不同呢?”
“带着感情去读,带着感情去体会,带着感情去表达,就一定能感动人心。”
薛老师在课堂中指导学生把一段话整整读了四遍,直到这位学生把文章读正确了才让她坐下。或许有人认为这个五分钟有些浪费,但课堂上对一个孩子特殊照顾五分钟,将改变他语文学习的命运。向薛老师致敬,一个真心为孩子人生成长着想的语文老师。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6-30 17:37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