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027|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人是能思想的苇草》教学反思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6-4-18 17:16:2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人是能思想的苇草》教学反思
    《人是能思想思想的苇草》,这篇文章短小精悍,思想内涵深刻,上课的过程中,觉得有些语句的理解很难把握,其他三位老师的课和上周的研讨活动,让我深受启发。
    这篇文章出自帕斯卡尔的《思想录》,是带有一定哲学色彩义的文章,不要说学生,我自己拿到这篇文章,在没查资料之前尚且如坠云雾,有许多不解之处,所以正如很多老师们所说,短小深邃的文章,在教学中,一定要深入浅出,教学重点应放在重点语句的理解上。根据这一原则,我想从“人”下手,由古往今来的哲学家们对人的思考,引到帕斯卡尔对人的界定,进而找出文章中的四组矛盾:人的脆弱与高贵,可悲与伟大,天使与禽兽的两面性,以及思想的伟大性与卑贱性。但在上课过程中,这一想法未能以一种明确的思路和清晰的教学环节展示出来,课堂基本是在提问解答的交替中进行,所以这堂课就上的比较累。正如蔡老师所说,一堂课应抓住一个点,由此展开,比如韩老师从注释入手,由解题和分析四组矛盾展开,通过分析句与句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来理解重点语句,提供了文本解读的一个范例,对此,我深受启发。
在对“含蓄短小的文章应该怎么上”这一主题进行研讨时,都提到应深入浅出,联系生活实际,在进行教学设计时,我也秉持着这一原则,想到应举一些耳熟能详的例子,联系学生的生活来理解这些深奥的句子,所以搜集了唐山地震、西南干旱、海伦.凯勒、史铁生、 希特勒等例子,但有些例子不够恰当,比如“废墟上的婚纱照”就不够精确。因为本文比较深奥,所以在解读过程中应尽量用质朴的语言,身边的事情,学生的生活,反之则可能加大学生理解的困难。
还有一点涉及的是教学原则问题,即我们现在所提倡的“少教多学”,我的这堂课显然做的不好,自己讲的过多,学生思考和探讨的时间过少,就像陶老师所说,我们应该相信学生有自主学习和探究的能力,对于文章中的语句,他们是可以根据自己的生活探究的。课初,在找出文章中的矛盾后,我设计了这样一个环节,即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交流,谈谈对这几句话的理解,而之后的学习过程表明,讨论的成效不尽如人意,在理解上学生依旧茫然,对此,我课后也进行了一定的思考,不明白为什么有的班级的学生能在讨论中碰撞出思想的火花,而我的班级就不行了呢?这显然不是学生的原因,那么我是哪一点上出了问题呢,到教学研讨时, 才恍然大悟,要给学生提供讨论的途径和方向,只是让他们讨论,不给出明确的指导或目标,很可能导致无效讨论。比如我这堂课我说的是谈谈对这几句话的理解,这样一个讨论任务,显然过于空泛,不够明确,因而使学生觉得无从下手,如果换一种说法:请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对这几组矛盾的理解,效果应该会好一些吧。
《人是能思想的苇草》这篇文章对我来说是一个挑战,在上课过程中,暴露出了很多不足,就像文中所言:“认识自己可悲乃是可悲的,认识我们之所以为可悲却是伟大的”,找到问题进而克服它,才是人的伟大之处。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1-14 21:31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