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09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教师读书随笔 在《爱,然后教》的引领下前行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6-4-16 20:22:4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我一直在寻找一个答案“怎样才能真正教好书”,但始终没有一个明确的答案,直至研读了居桂珍老师的《爱,然后教》这篇文章,我才明白只有爱学生才能教好书。这也是本书所反映的真谛。居老师是一位农村初中的普通教师,她用自己朴实的语言记录了教学中与学生的点点滴滴。从书中普普通通的小事中,让我领会到:目光中有爱,会看见一株不起眼的小草也能开出绚烂的花;倾听中有爱,会听懂枝上灰黯的小鸟唱出的旋律比百灵更动听;抒写中有爱,平凡的小事能谱成优美的诗篇。把知识、梦想、希望化成音符;把精神、品德、信念化成鼓点;把赞扬、鼓励、爱抚、帮助化成和声;把笑容、温暖、真诚、美善化成旋律,于是,校园里一件一件的小事会汇成激越昂扬优美动听的乐章!

《爱,然后教》告诉我们做一名教师首先要有爱心,一颗真正的爱学生之心,这种爱心不需要修饰,更不需要夸张。师爱,是我们教师心中永恒的主题,师爱无异于母爱,爱是世界上最动人的语言,教师对学生的爱,是一种把全部心灵和才智献给孩子的爱,这种爱是深沉的,它蕴涵在我们为学生所做的一切事情中,使学生无时无刻不感受着这种爱的真诚。学生们只有感受到老师的爱,才会有学习的动力,才会在生活中,在学习上一步一个脚印地坚实地前进。

记得刚开学没几天,班上的学生陈雨宁作业又错的一塌糊涂,顿时让我火冒三丈,真想好好再教训教训她。“爱学生才能教好书”,我忽然想起了居老师。是呀,“你真正爱学生了吗?”我问自己,内心充满了羞愧。我静下心来,把她叫到跟前说:“你看,这些简单的字又写错了。”我拿起她的笔写下“暖”字说,“有太阳才会暖和,是日字旁。怎么会是目字旁呢?用眼睛能看暖和吗?”陈雨宁点点头。面对和颜悦色的我,她有些诧异。(以往总是发火的。)我接着说:“在看‘富裕’的‘富’宝盖头象征着家,家里每一口人都有田地,就是 ‘富’;‘裕’,有衣服穿,有谷子吃,生活才富裕,是衣字旁,右边是谷。衣字旁少一点可不行。”这时她的眼睛闪着光芒,饶有兴趣地说:“呀,是这样啊!这些字还真有意思。老师,我明白了。”之后,她渐渐喜欢琢磨汉字了。有一次,刚下课,我才跨出教室的门,她追上我,兴冲冲地说:“老师,我知道怎么记‘忐忑不安’了。”“是吗?说来听听。”我停下脚步。她指着小本上的四个字说:“心一上一下,很不安,就是‘忐忑不安’。”“说得好,你真了不起!”我的一句赞扬让她高兴得手舞足蹈。其他学生也来凑热闹,许多同学纷纷加入了我们的行列,全班掀起了识字热潮。这使陈雨宁体会到了识字的乐趣,错别字少了,成绩提高很快。想想当时,如果批评她一顿,罚她多写几遍,也许她只是机械式的写完了事,不会对这些字产生兴趣。其实,这样的后进生更渴望得到老师的尊重和关爱。作为老师,真诚的向他们倾注爱心,用真心、善意去启发他们,诱导他们,逐步增强他们的信心,让他们也品尝到学习的乐趣,就会收到意想不到惊喜。当学生能真正的被你的爱心所感动时,他会更加认真的进行学习。这样,悉心教导,对学生施以爱心,超越批评带来的伤害,爱心付出的背后很精彩。这也让我真正明白了居老师的“爱,然后教”的真谛。

居老师的这本书,让我受益匪浅。我们教师面对的是一群天真的孩子,这些孩子是我们教师呵护的对象。或许有些孩子比较调皮,或许有些孩子比较任性,还有些叛逆。这些都会让老师感到头疼的孩子更加需要的是老师的关爱啊。老师一句安慰的话,一句问候的话,可能都会让学生感动不已。让“每名孩子都抬起头来充满自信地走路!”是教师的基本职业道德。作为教师要以诚心待学生,以爱心帮学生,把全部身心的爱都倾注在每一个学生身上,要让每名学生在不是亲人胜似亲人的师爱中,愉悦地生活,茁壮地成长。

教书和读书生活,使我感悟出了做教师的人生真谛:施以爱心,才能教好书。年年春草绿,年年草不同。常读书和常思考,使我勇于和善于对自己的教育教学作出严格的反省和内省,在“爱,然后教”的精髓引领下前行,用爱,剔除一切不和谐之音;用爱,为学生开辟一片生命的乐土;用爱,给学生留下一生的醇香……呵护学生,感化学生,使每一个学生都点燃希望之火,重扬奋进之帆。让我们以爱心铸就师魂,不辜负人类灵魂工程师的赞誉!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1-29 23:01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