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谈谈小学三年级习作教学
临高县红华中心校 陈少颜
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创造性表达的过程。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积极向上,表达真情实感。(语文课程标准)
习作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中重要的内容,也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一个薄弱环节,特别是三年级习作教学。因为习作是对一个学生语文知识综合运用能力的反映,包括词汇量的掌握、书面表达能力、理解分析问题的能力等等。而低年级学生由于知识面、思想方式等方面上的原因,习作教学更是一大难点。如何提高小学三年级学生的习作水平,让学生爱上习作?根据自己多年的教学体会,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抓起:
一、 练习说话,让学生先说后写,激发学生写作兴趣。
小学三年级学生由于受知识及年龄等因素的限制,对一些事物和情况不知如何进行表达清楚,我们应先从说开始,由浅入深,让学生先说,说明了、说顺了、说多了,才慢慢过渡到写,在引导学生由说到写的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只有把学生的兴趣提高了,我们的习作教学才能提高。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是学生写好习作的强大动力。我们可以在教学中有计划有目的地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学生说完整说正确了,写起来就容易多了。例如:第六册第三单元的习作是自我介绍。我先用一节课时间,让学生轮流说说自己,从性格、爱好、优点、缺点等方面说起,教师及时一个一个纠正,指出你要怎样说才能让别人听得清楚,听得明白,纠正过后,才让学生把纠正过后的自己写下来。这样的训练降低了写作难度,让初学习作的小学生备感轻松,从而提高了学生的写作兴趣。
二、 引导学生学会观察生活,找寻习作题材
大艺术家罗丹有一句名言:“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所以,作为习作教学,也应该引导学生学会观察生活,去发现自然、发现社会、发现自我,从而不断丰富学生写作的素材储备。
要让学生走进大自然,用自己的听觉、视觉、触觉、味觉等去感受大自然、发现大自然、倾听大自然。然后,指导学生按一定顺序写好一段话。按时间顺序写,写日出、日落等;按方位顺序写,写出某地前后左右的景物(景色);按总分关系写,“大自然真美啊……”“哪里真(怎么样)啊……”;按并列关系写,“这里,有……有……还有……”等等。
学生在习作中,往往会觉得无话可说,三两句就直接说完了,习作显得干巴巴的。这种情况除了年龄、知识面的因素外,主要是低年级学生思维上的不成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不强,所以教师应注意引导学生深入大自然,深入生活。写景习作时,可以组织学生到校园内观察,让学生在欢快的游玩气氛中学习,学会观察身边的花草树木,学生能够较快地掌握写景状物的习作方法。 写人物时,可以让学生现场说一说自己,自己在学生心目中是最熟悉的,让学生仔细地按顺序观察,从身材、长相、神态到穿什么样的衣服,有什么兴趣爱好、优点、缺点等。如,在第六册第三单元的口语交际和习作中要求写自我介绍,我在课前是这样引导学生:“同学们,你对自己了解吗?有谁知道你是从哪里来?你‘呱呱落地’的时候是怎样的?问问爸爸妈妈,为什么给你取这样的名字?你也给自己制作一张名片好吗?”学生各抒已见,有条不紊地叙述,课堂气氛十分活跃,最后让学生动笔写。写活动时,我会带着孩子们走出教室做游戏,这时的孩子们是最高兴的。例如:抢凳子、画鼻子、拔河比赛、两人三足比赛、夹乒乓球比赛等,玩后我注意引导孩子们把刚才的活动内容再说一遍,其他孩子可以在旁边加以补充,针对一些比较差的孩子,我会先教他们怎样写开头和结尾,再让他们把活动的过程写下来,这样降低了孩子们的写作难度,使他们变得不怕写了。
小学生认识事物的能力较差,即使在自己身边及周围客观存在的许多可以写作的题材,他们也有可能不被发现,缺乏发现的能力,不会去捕捉生活中的闪光点。有的学生为了完成老师布置的习作任务,只是为完成任务而写,苦思冥想一番之后,觉得新鲜内容不多,不知如何下笔,只好从一些资料上或优秀作文上抄一些充数了事。针对这种情况,我便启发学生重写,引导学生回忆在日常生活中亲眼目睹、经历过的那些有意义的事情,要像在脑子里“过电影”一样。把事情经过前前后后弄清楚,把重点场面认认真真想仔细,只有想仔细了,才能说具体、写具体。其中感受和印象最深的是哪一件,让你经久难忘,而且这件事让你悟出了一个什么道理,明白了什么,只要有意义,无论大事小事都可以写。经过一番诱导,学生的话匣子打开了,讲出了许多有意义的事情和写作题材。
最后要教育学生做生活中的有心人,学会捕捉生活小镜头,学会寻找生活素材,学会用各种丰富的形式表达我们的所见、所闻、所感,这一切,逐渐形成我们的生活与写作的厚重积淀。这样坚持不懈地练就能养成学生良好的观察习惯,为习作打下良好的基础,久而久之学生也不会感到写习作很难。可以说生活中的许许多多事都是我们习作的内容,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