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沙发
楼主 |
发表于 2016-3-7 09:29:08
|
只看该作者
向女英雄致敬 罗玮宸
电影《花木兰》和美国好莱坞动画片《花木兰》,都是借花木兰这个题材所创作的,也就是这种创作让我们看到了中西文化差异。
电影和动画片都有花木兰成长的过程。电影中将花木兰刻画得惟妙惟肖,自古以来都认为木兰形象高大,象神一样,比男子汉还硬朗许多,不会有什么儿女情长,不会有感情绊索。电影中描写的很生动,将木兰如何从感性到理性写得很清楚,让人感到很亲切。电影中花木兰从小习武,学兵法,研究用兵计策。她有正义感,常常帮助儿时的朋友小虎。同时木兰未受当时的社会不平等、等级森严等观念的约束,她没有嫌贫富的观念,她本能地认为社会上人人是平等的。长大后,她在军营中依然帮助弱小的。战场上,她曾因为一次冲动,导致一百多名兄弟惨死。后来,她成熟了,再也不冲动了,当她被围困时,从小玩到大的兄弟费小虎被子敌人当作诱饵即将被杀时,她拒绝派一兵一卒去作无为的牺牲。战争中,她总是冲在最前面,不畏敌人。说明她十分英勇。
在动画片中,木兰换了一个形象。她不怎么懂事,淘气天真; 她不知道为父亲着想,与父亲争执;她不规规矩矩,不知道向父亲道歉,不等父亲说完话就插话,而且疯疯癫癫。后来,她曾经太冲动拿大炮去轰击雪山顶造成很大范围的雪崩。我认为当她去抢大炮时并没有仔细考虑这样做的后果,如果她、李将军和那些士兵没有脱险怎么办?她只知道这样做能使单于的军队大部分丧生。但她有一段经历让我刮目相看,当她从一点武功都不会到她会用两条布条爬上木杆的顶端时,她超越了自我,也拥有了不轻言放弃的精神。
在动画片的开头部分有一些疑点:一,木兰洗澡时水面上浮泡沫。可原来的皂荚没有那么明显的效果;二,洗头水带有颜色,完全不可能。三、化妆的女子给木兰镜子涂唇,附后给木兰照镜子。原来应该是咬红纸,镜子是铜镜,颜色是黄色的,不应是透明的。
这些疑点都充分说明了动画片作者不懂中国历史,这些都是作者所想象的,更确切好说是猜想的。
在《木兰辞》中木兰是一个孝女,没有儿女情长,有一个较幸福的家庭。
《花木兰》电影和动画片中都有这个孝女形象,但是孝顺的方面不同。电影中,花木兰懂事、听话,动画片中淘气、爱顶撞,但这在中国是个顽童形象,与大众传颂的花木兰形象格格不入。
从其他方面也可以看出中外文化差异。
如中外对皇帝的描写,动画片上写的是一个白须飘飘的老人,给人一种智者的感觉;中国电影却没有那样拍。原因是外国认为皇帝必是智者。
讲了这么多不好,讲一下好处吧!
动画片加入了一些十分诙谐的元素。木须龙活泼好动,有虚荣心,要证明自己有能力,又十分莽撞。龙是我国传统形象。木须龙拿头盔当滑板的样子又让人忍俊不已。小蟋蟀十分安静,花木兰奶奶十分尊重自然万物、木兰父亲拜祖宗、木兰相亲这些情节都深深地印着中国的传统元素。
木兰拥抱皇上的情节,是美国人十分浪漫、活泼天真性格的体现。而最后的结局也是中国的大团圆。不过《木兰辞》中没有提到的人物李翔。而在电影中却是一个武功高强、有勇有谋、曾被感情所绊倒,有正义感、美丽的好形象。
总之,一句话,中外文化差异就在我们的保守与西方的浪漫。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