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654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龙教版四年级信息技术下册(第4册)教案第十一课 装饰家园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6-2-4 14:12:4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在学生已掌握Word字处理软件、上网查询和用FrontPage制作基本网页的基础上,针对学生对网页中的基本对象——文字、图片、动画、声音等都有所了解的情况下安排的,主要是为了让学生运用以前在Word中学习过的相关技能,来完成新知的意义建构,即把文字、图片、动画、声音等对象合理地运用到网页制作当中,达到美化网页的目的。
            重点:初步学会美化网页的基本方法。
            难点:让学生学会综合运用各种对象合理的修饰网页,真正达到美化网页的目的。
            本课的特点在于它是学生以前所具有的综合技能的一种展示,综合性强,同时,更注重于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与形成。
            二、学生分析
            小学四年级的学生,活泼可爱,对新鲜事物容易产生强烈的兴趣,从而具有较强的求知欲,同时他们已具备了一定的认知、理解、接受和比较分析能力,就学习技能而言,他们已基本上掌握了Word软件的操作,接触到了网络及信息查询,对于网页的结构也有了一定的了解,而FrontPage在使用上与Word又有许多相通之处,界面亲合力强,易于学生自主学习,因此在教学环节设计时,就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特性,从兴趣入手,适时的创设情境,以旧知构建新知,以网络环境为依托,为学生进入学习求知的状态提供必要的条件。
            但要注意的是:应提醒学生在美化网页时,不要盲目突出色彩而忽略主要内容,应根据网页的主题内容等来决定颜色、图片、声音的选取,并且要形成一致的整体风格,要让学生明白网页的美化过程,实际上就是网页的整体构思过程。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初步掌握美化网页的基本方法,能在网页中设置背景,进行文字、图片、声音的编辑。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以意义建构为基本原则,采用抛锚式教学法,充分利用情境创设和协作学习方式,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使学生产生一种积极的心理体验,从而形成“引导学生学习—学生自主探索学习—学生互助学习—成功体验”的良性发展。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网页的美化,让学生能实现自我激励、体验成功,发展创新精神和探索精神;提高审美情趣和鉴赏能力。培养学生协作学习、与人合作的意识;树立良好的网络道德情操。
            四、教学准备
            硬件环境:建议使用多媒体网络教室,宽带接入互联网。
            软件环境:Win98以上操作系统、Frontpage2000以上版本
            素材资源:1、教师制作的以“自我介绍”为主题,包括背景、图片、声音等对象的网页。
            2、教师机上的素材库(包括学生制作网页用的背景、图片和声音等)
            3、教师向学生提供的一些素材网站的网址
            www.hongniba.com.cn/ (红泥巴村儿童网站)
            http://www.only.net.cn/children/(儿童歌曲下载)
            http://www.21xht.com/ (小海豚儿童网)
            http://www.chinakids.net.cn/ (中国少年雏鹰网)
            http://www.chinakol.com/ (中国少年在线)
            五、教学流程
            (一)设置情境,导入新课:
               
            向学生展示教师自己完成的网页,引导学生指出这个网页的独特之处:即在网页中插入了图片、声音并设置了背景,从而引出新课的教学内容——美化网页。具体情境可如下设置:
            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已经制作了一个自我介绍的网页,当你们看到自己的作品时,感觉一定不错吧!老师也做了一个,你们想不想看一看呀?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个网页和你们做的网页有什么不同呢?
            引导学生找出不同之处。
            师:你们真是太聪明了,在这个网页中除了有文字内容外,还加入了图片、背景、声音,所以感觉非常生动好看。你们想不想也让自己的网页漂亮起来呢?那好,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如何美化自己的网页吧!
            (二)确定问题,布置任务
            向学生布置本节课的教学任务,以此为驱动,为学生创设自主学习的空间。
            师: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FrontPage软件与Word软件有许多相似的地方,那么能否用在Word中插入图片和设置背景的方法在网页中插入图片、声音文件,并进行背景设置呢?现在,就请同学们打开我们上一节课制作的“我的主页”,自己来试一试。
            (三)自主学习,教师点拨
            学生的自主学习,可以按照教学任务分三个环节进行,教师在此过程中主要充当引导者和点拨者,进行必要的提示和讲解。
            1、对于插入图片这一环节,教师尽量放手,充分让学生运用已掌握的在Word软件中插入图片的知识技能,自己进行探索最终总结出在网页中插入图片的方法和步骤。建议采用小组协作的方式展开自主探索。

            在学生已掌握插入图片的操作步骤后,教师应注意提醒学生,插入图片后,图片必须保存在这个网站的文件夹中,并且要用英文命名,一旦保存后,最好不要再修改它的文件名,否则在浏览时会出现看不见图片的后果。
            2、对于网页背景的设置这一教学环节,教师可以从学生刚刚掌握的插入图片这一操作入手,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找到解决的办法。
            师:现在请同学们想一想,如果我们插入一张图片,然后改变它的大小,使它占满整个网页,这是不是就是网页背景呢?(学生回答不是,由此明白了插入到网页中的图片不能作为网页背景)
            师:那我们如何让自己喜爱的图片成为背景呢?需要用到哪一个菜单呢?就让我们实际动手试一试吧,看看哪位同学最聪明,最先能找到答案!
            在学生找到答案后,教师可以进一步引导学生了解“背景”选项中与背景有关的其它几项的作用。此时应提醒学生注意,如果选择了“背景图片”,那么所设置的背景颜色就无法在网页中体现出来。
            在学生完成了基本操作之后,应该给学生一些练习的时间,让他们根据自己的喜好在教师提供的素材库的范围内选择图片,重新完成网页的美化。
            3、在网页中插入声音文件这一环节中,教师只需提示学生注意鼠标的右键操作即可,其余的操作学生完全可以自已完成。此环节的重点是设置声音的“不限次播放”,这样可以实现一打开网页就能一直听到音乐,直到关闭或转到其它网页上。
            (四)、创设情境,分组协作,综合运用,知识重组
            在学生已基本学会美化网页操作的基础上,再次设置情境,根据学生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分组进行主页创作,重在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而实现知识的重组。
            这一情境的设置,教师应提出明确的操作要求,然后放手让学生自由组合,不做任何限制。
            师:请同学们根据自己的意愿自由组合成网页创作小组,完成以宣传班级为主题的班级主页,要求有网页背景、图片和声音。看看哪个小组作的最好,哪位同学最热爱自己的班级!
            注:这个网页的主题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创意:既可以是学生感兴趣的或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比如:卡通专题、游戏专题、奥运专题、世界和平等,也可以是本年级所能涉及到的其它学科的内容等。
            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教师应向学生提供一定的信息资源(如前面教学准备中所提到的),以方便学生的操作。此环节是对学生学习情况的一种考查,也是学生实现成功体验的重要一环,因此,教师在此环节的设置上应该认真考虑。
            (五)、成果展示、汇报交流
                教师将各小组的作品,利用多媒体网络教室进行广播,以此展开各小组的汇报和交流。
            六、评价建议:
            本课的学习效果评价,始终贯穿于教学的各个环节当中,对学生自主学习和协作学习起到促进作用。在学生每完成一个操作任务之后,都应予以表扬和鼓励,特别是在最后的成果展示环节中显得更加突出。建议采用学生自评、互评、小组间的互评及教师点评的方式进行学习效果的评价。在小组互评时,也可以小组竞赛的形式出现,进行星级评价或者适当的物质奖励等,以此,把学生的学习热情推向高潮,为以后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5-1-5 21:22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