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智慧点拨:在学生“愤”“悱”之时—以古诗教学片断为例
自由表达立足在与文本真诚对话的基础之上,这是教学的起点,它也是学习的载体。只有立足文本,尊重文本,与文本真诚对话,才能有效解读文本。引领学生走进文本,首先须尊重文本作者的主体性,也就是尊重文本作者自由表达自己思想感情的权利。任何文本的形成,即使再经典,也是文本作者特定时空、特定情境下的一种诉说。
一、补充言语材料,给表达以“意的积累”
《江雪》前两句写雪景,营造出了天地情怀的意境;后两句的渔翁形象也是诗人自己的写照,曲折地表现出诗人不屈的情怀。学生理解雪景是非常简单,但要理解诗人不屈的情怀却是对孩子来说是十分困难的。“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帮助学生理解诗人不屈的情怀如果仅仅是教师简单地说教显然是苍白而无力的,当学生进入“愤”“悱”之时,也是他们接受欣然接受知识之刻。
学生读完“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问:诗人真的在钓江雪吗?
生略作思考,答:不是的,在钓鱼。
师:这么冷的天真能钓鱼吗?
生:钓不到鱼。
生:低年级学过《北风和小鱼》这篇课文,小鱼都在水底游泳呢!
生:鱼儿到水面上来会冻死的。
师:那诗人明知道钓不到鱼,还在钓鱼,他到底在钓什么呢?
生一片沉默。
师介绍诗人柳宗元的经历。(当时国家政治腐败黑暗,柳宗元和几个血气方刚的年轻人,立志改革腐败的政治,救国救民于水深火热之中,却遭到皇帝和权臣的反对迫害,被贬到永州,当时的永州非常偏远,极度贫穷,柳宗元无职无权,无能为力。他想到自己报国的崇高理想不能实现而又无人理解,心里非常难过,非常悲愤。《江雪》这首诗,就是在这个时候、这种情况下写的。)
生:我知道了,诗人在钓的是寂寞。
生:钓的是世人对自己的不理解。
生:钓的是自己的不屈。
……
真正理解古诗,就需要理解古诗中诗人写诗时的心境与意境。古诗教学时,教师就要传授学生通过自己自己阅读而理解不了的东西。在让学生畅所欲言的同时,教者显然是牢牢把握住问题的指向。《江雪》这一首五言绝句看似简单的雪景描写,实则是诗人对自己的政治主张不能实现,又不愿意屈服的情怀。作为主体的教师,就要根据自己对文体的独特感受、体验,真正引领学生走进文本。在不断深入地问答中引领学生不断思维,不断入情入境地有自己的出诗人借诗表达的情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