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028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小学体育课“百节好课评比”《双手抛实心球》教研反思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6-1-14 08:31:4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我有幸参加了“百节好课评比”,在本次评比中我教授了《双手抛实心球》。在本次课堂中,我创新性地开发了新体育器材,引入“纸球”,废物利用;我将小学生最喜爱的动画片——喜羊羊与灰太狼的情节完全融入课堂,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我创设了多个动画情境游戏,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并自我发现错误纠正错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通过本节课,我也初步了解了如何利用体育游戏来充分提高双手抛实心球这一运动技能教学效果,下面我将简述如何在运动技能形成的三个阶段(认知阶段、联系阶段、完善阶段)中引入相对应的体育游戏,从而激发学生兴趣,有效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得运动技能的三个阶段的学习都能事半功倍。
    1. 认知阶段,主要指课堂的前10分钟,学生主要通过视觉观察教师的示范动作并进行模仿练习,较多地利用视觉来控制动作和培养运动技能。因此,在该阶段,学生的直接感受性较差,对于动作的控制力不强,难以发现自己动作的缺点和错误。
在本次教学的认知阶段,我引入“喜羊羊与灰太狼”的情境,围绕喜羊羊学练双手抛实心球的本领来保护自己,保护我们的家园,进而教授双手抛实心球的相关知识和动作要领,在此基础上,增加练习的难度,在通过喜羊羊模拟演练这个游戏,使学生能基本运用手臂、肩、腰腹力量和腿部力向前抛实心球。这个游戏虽然简单,但却用学生最喜欢的动画人物游戏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从而集中精力来观察教师的示范动画和认真主动地练习。
    2. 联系阶段,主要指课堂的中间20多分钟,此时学生的注意范围有所扩大,紧张程度有所减少,动作之间的干扰减少;多余动作趋向消除,动作的准确性提高;识别错误动作的能力也有所加强;初步形成了一定的技能,但在动作之间的衔接处常出现间断、停顿和不协调现象。
在本次教学的联系阶段,我导入情境——通过大家齐心协力刻苦学练,终于把本领练成了,我们出发攻打灰太狼,一举歼灭。明确游戏方法规则,有序通过自制障碍并完成投掷任务,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有所提高,并充分体验到体育运动的乐趣。在联系阶段,大部分的学生都能完全进入教学状态,运动技能的基础也已经形成,教师往往会觉得此时的教学是最容易的,只需让学生分组练习、比赛等,但往往这样教学的效果也是很差的。因为此时的教学重点已经不是简单的动作技能要领的示范和练习,而是要将基本动作之间衔接处出现的不协调现象消除。
3. 完善阶段,主要指课堂的最后10分钟,此时学生的视觉控制作用减弱,动觉控制作用加强,能及时发现和纠正自身动作的错误。
在《双手抛实心球》教学的完善阶段,我导入情境——灰太狼被成功歼灭,羊村又恢复了往日的安宁,喜洋洋又过上了幸福的生活,但是本领不能忘,举办喜洋洋比武大赛,在身体放松的同时,更让学生能够发现自身不足及时改正,也能让教师更好地巩固教学成果。
    但在本次课中,我仍然觉得下面几个方面还是值得好好反思的:
    1. 由于是借班上课,我对学生的基本情况不太清楚,课堂教学时出现了学生与老师不配合的情况,因此在突发情况下,教师应该要及时调动学生的学习情绪,活跃课堂气氛。
    2. 在摘西瓜游戏环节,由于对实际情况估计不足,导致实际游戏时间过长,在进行对应的数字西瓜采摘过程中,可以两个数字同时进行以节约时间,为之后的教学主内容留出更多的练习时间,因此,在今后的课堂中,对于每个环节,教师都应该时刻考虑时间因素。
    3. 在课堂的最后环节,可以增加一些针对性的素质练习,例如利用双脚夹纸球抛远练习、抛过重叠、打开、竖起来等形势的练习来提高腹部力量,有效低解决投掷实心球蹬地、收腹、挥臂的连贯和协调。
    通过多年的教学及本次“百节好课评比”活动,我认为一节体育好课主要体现下以下几方面:
1.在课堂中,学生真正学到了技能, 锻炼了能力, 在此过程中产生了良好积极的情感体验, 并激发了进一步学习的强烈愿望和需求, 而且越来越主动地投入到学习和练习中, 提高了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
2.好课应该是一节对教师和学生都是高效率的课,不仅教师充分全面地教授了教学内容,而且学生的学习和表现也应该是全面和高效。
3.一节好课的教学结果应该不完全是预设的, 在课堂上有师生之间真实的情感、智慧、思维、能力的投入, 尤其思维是相当活跃的, 在整个过程中会随时有突发情况,教师应该能够随机应变,灵活应对。
总之,平时的一堂体育课,总会有这样那样的“问题”暴露,因此我们才可能有针对性地对研讨并改进。这也正是我们开展各项课堂教学评价、教学评比的目的之一。有“问题”的课并非都不是“好课”,一节“好课”无须样样完美,只求在某一点上有所突破,对学生有收获,对教师有感悟,我们就可称为“好课”。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5-1-25 18:48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