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5018|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校本研究之三重境界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0-4-19 17:42: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一轮教研活动案例研究虽已落下帷幕,我们难断思绪,体味反思,不由想起古今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之三种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回头蓦见,那人正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这是清朝时期的国学家王国维对历史上无数大事业家、大学问家胜利的深刻反思。我觉得我们的校本研究也应该有三重境界,正因为经历了这样的三重境界(提炼问题—诊断研究—反思提高),才干给我们的教学实践带来生机,注入活力,促进每位教师教育智慧的生成,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促进学校教学质量的提高。
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提炼问题
(一)发现问题,确立主题
研究始于问题。校本教研的问题如何发现,主题如何确定?我们认为,它是来自对课程规范的理解,以和教学中的困惑。我们这次活动的主题的确定源于以下几个方面。
1、 课标要求
新课标指出“在阅读教学中,要让同学充沛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有所感悟,培养语感,受到情感的熏陶。朗读能发展同学的思维,激发同学的情趣。同学朗读能力逐步提高,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就会逐步加深。” 可见朗读教学不只是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局部,而且是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一种主要手段。因此注重阅读教学中的朗读指导,是语文教学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
2、 教学困惑
自课程改革实施以来,我校语文教研组就经常以提高阅读教学的效率为主题开展活动,很多老师在朗读指导有效性方面做了各种尝试,但总是找不到最佳的朗读指导方法,这个问题一直让我们教研组成员颇感困惑。
(二)理论学习,提高认识
为了让老师们从语文教学的源头去寻找朗读指导战略的理论依据,形成新的理论高地。同时,让老师们有意识地边学边实践,使实际经验和教学理念相互摩擦、相互碰撞出创新的思想火花。我们组教师带着问题,再次学习了《语文课程规范》、《语文课程规范解读》、《走进新课程》。
一段时间后,我们语文教研组围绕 “朗读指导的战略研究” 的主题召开了教研活动。针对“用怎样的战略去指导朗读才是有效的?”大家各抒己见,意见不一,争执不时。经过讨论,我们确定研究主题:品读重点词、句、段,感悟文本内涵。这个研究主题的确定也正好与我们的课题“品读,提高表达技巧”相吻合,真正达到“教研科研一体化”。
为伊消得人憔悴——诊断研究
(一) 以课例为载体,研究实践
课程改革最终发生在课堂,以课例为载体有利于聚焦课堂、改进教学,所以我们的主题探究战略必需用课堂教学的实践来印证,于是布置宋老师选定一篇课文,进行朗读教学。经过考虑,宋老师选择了五年级下《草船借箭》一课。我们又根据本单元的目的要求,把偏重点定位:品读重点词、句、段,感悟人物特点,选定课例后通过集体备课,并反复说课、论课,宋老师进行了几次公开教学,展示过程,为教研组研讨活动提供了范本,让大家有的放矢地进行研究。教学研究课每次试教结束后,我们尤其重视反思,因为反思教学是教研活动的关键环节,反思的形式有执教者的反思、自评和同伴的反思、互评,专家的引领,通过参与教研活动不同层次人员的交流、讨论,形成集体智慧。
1、在一教中提高  
宋老师一教后,组内教师认为宋老师能抓住6-9这几个重点段,体会诸葛亮的神机妙算,通过自读、小组读、分角色读等方式以读为本,边读边悟,引导同学理解重点语句,其中教学课文第三局部时,抓住诸葛亮的那一“笑”,引导同学理解和朗读,使同学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更透彻,对诸葛亮“识人心”的掌握更准确,同时鼓励同学对“笑”的感悟的多样性,尊重同学品读的独特感受,发现和鼓励同学的创新精神,同时也进行较好的语言和思维的训练。(2)教学需要充沛预设,也需要即时生成,在课堂上做到随学而导。当同学读了“这时候大雾漫天,江上连面对面都看不清。……诸葛亮下令把船头朝西,船尾朝东,一字儿摆开,又叫船上的军士一边擂鼓,一边大声呐喊。……一万多名弓努手一齐朝江中放箭,箭好像下雨一样。诸葛亮又下令把船掉过来,船头朝东,船尾朝西,仍旧擂鼓呐喊,迫近曹军水寨去受箭。”同学提出“一字儿摆开”时,因为在设计教学设计时做好了充沛预设,就采用了摆、画、读随学而导,引导体会诸葛亮的懂地理,这样充沛做到以生为主,给同学自由发挥的空间,教师充任好组织者、引导者的角色。但我们认为还存在不少问题,如重点词句的品读方式、情感的调动、阅读的有效性等,都值得深入去研究,于是老师们围绕研究主题以和一教中存在的问题,各自定出了研究观察点和偏重点,使下一步研究更具针对性和科学性。
2、在二教中深入
二教后,老师们根据观察量表进行了分析,接着展开了热烈的交流和讨论,对宋老师的胜利实施预设战略进行了肯定。
(1)涂老师从“教材的艺术性处置”角度评价“抓重点词句的战略”,她说:宋老师先抓住了课文中的重点词句来展开阅读教学,充沛感受诸葛亮的聪明才智,打破了逐段串讲、四平八稳的程序模式,把有限的课堂时间花在最值得品味研究的词句上。
(2)李老师从“同学的情感走向”角度评价“抓同学情感边读边悟的战略”:她认为宋老师在教学时,能紧紧抓住先理解后朗读这条主线指导朗读,从调动想象——了解人物性格、个性——读出语气,同学的情感自然地得以激发。
(3)葛老师从“教师的角色定位”角度评价“掌握课堂生成的战略”:宋老师以很艺术的生成性语言诠释了新课程下教师的主导作用,让朗读指导的有效性得到了充沛的体现。
但是有肯定也有激烈的争论。如在老师们认同抓重点词句指导朗读的战略时,有教师提出“年级不同,指导理解的战略是否该相应地有所区别?”在抓重点词句感悟朗读中,宋老师大多的是让同学在老师的指导下学习这种方法,而在高段,应更强调是对这种方法的运用,更强调的是同学会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第二次试教后对“笑”这一重点词的理解和感悟组内老师发生了分歧,有的老师因这局部用时过多,对后面理解的深入进行有影响,认为只要带着同学领悟到诸葛亮是笑曹操的多疑就可以了,而更多的老师则认为这其中的笑的意味深长,同学有多种理解,于是我们又一次深钻了教材,最后达成一致看法,尊重同学独特的、个性的阅读感受,去体味“笑”的多种意味,并商量在引入新课环节中节省时间。
3、在三教中升华
为了使我们的研究更有实效性,我们还请到了区教研室的专家张老师进行指导,上完第三教后,我们组教师和时进行了反思,教师一致认为:1、课堂中同学发言面广,同学们在老师的引导下积极参与课堂活动。2、教师上课重点突出,难点突破好,同学对教学重点已经掌握,特别是针对诸葛亮的“笑”可能包括的不同含义,对不同人物的特点掌握到位;对诸葛亮将所有船只“一字排开”的布阵方式印象极为深刻,整节课堂教学是有效的 ,目标达成好。3、从几次观测结果得数据对比上,我们明显感到同学对人物的理解比前两教更加深刻,本节课品读的效果明显增强。专家也对我们这次的研究进行了高度的肯定,认为这节研究课抓住了重点段落,对于重点的词句品读和感悟,采用的教学方式生动形象,体现出群体的智慧,对主题的研究深入扎实。同时也给我们提出了建议,在重点段的学习时要引导同学联系上下文的内容进行全面的品读和考虑,这样把主要人物放在一个大的环境中,对于人物的理解更深刻,专家的建议得到老师们一致赞同。
(二) 归纳共识,生成问题
通过这几次的试教和反思,我们一致认为在朗读教学实践应用或改进:(1)抓准朗读指导的切入点和突破口。(2)学会课堂倾听,注重同学独特的朗读体验,注重同学的情感走向。(3)明确教师组织者、引导者的角色定位,重视教师的“导”。在活动中我们又生成了不少新的问题,如“如何进行有效的个性化朗读”、“阅读教学应如何关注细节品读”等的问题,这些将成为我们以后教研活动的参考主题。
回头蓦见,灯火阑珊——反思提高
一、抓住细节,聚焦重点
教研活动中的讨论,不是漫无边沿、天马行空的,而是要抓住课堂教学中的现象,尤其是一些重要的细节,从而聚焦重点,引发教师的深度考虑。例如在教研活动中围绕诸葛亮“笑”的争论,借箭的“一字儿摆开”的共识,对每个偏重点的观察和分析……都是教师对细节的深度考虑,都给了我们一次有益的启发。
二、观点碰撞,智慧共享
这次教研活动我们自我感觉是比较胜利的,教研组内人人洋溢着激情,老师们在讨论中发表真知灼见的,碰撞出灵动的思维火花,我看到了教师的群体智慧被激活了,教师的教学活力在涌动着。
三、民主平等,文化支撑
在教研活动中,我们看到说者不但敢说而且会说;听者不只善于赞赏更敢于质疑,相互间洋溢着的是一份民主平等、信任融洽的教研氛围,这是我们学校一直营造新型教研文化的结果。因为教研活动需要一种一起分享经验、互相学习、相互支持、一起生长的共赢的教研文化来支撑,我校一直提倡尊重和维护教师参与研究的积极性和发明性,增强专业自信心,为教师发明务实、民主、宽松的教研环境,加强教师间的沟通、交流和对话。
在新课程的背景下,新课程所蕴含的新理念、新方法以和新课程实施过程中都会出现和遇到各种各样的新问题,我们遭遇的这第一境界是必定的,那就让我们携手一起来追求第二种境界,身体力行,绝知此事要躬行。只有这样才干达到完善自我、实现自我、逾越自我的第三种境界,我校的校本教研之路才会越走越宽,越走越精彩!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1-22 01:25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