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板凳
楼主 |
发表于 2010-4-19 17:38:00
|
只看该作者
”是燕子的头,“口”是燕子的嘴巴,“北”是翅膀,“四点底”是尾巴。你瞧,一只活泼可爱的小燕子正飞向天空呢!在比较形近字“拨”和“拔”时,可以比较说:“拨水”的“拨”右边是“动身”的“发”,这表示小鱼用尾巴一拨就动身了;而“拔河”的“拔”右边是“朋友”的“友”加一点,这说明拔河的时候小朋友们要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难点轻而易举地突破了。在教学中还可以通过直观手段、形象语言、生动故事,把一个个笼统的汉字演绎活化成一幅幅图画或一段小故事。如:学“呆”时,教师边讲故事边写笔画:一个人张着大嘴巴(口),像木头一样一动不动,原来他在发呆。再如“溪”字,好多同学容易受“小溪”一词中前“小”字的干扰,将右半部下面一个“大”写成“小”。教师请同学根据课文中的插图和句子“溪水溪水你到哪里去?我要流进江河里”的描写,发挥想象,让‘溪“字变成一幅美丽的图画。溪水从山中流出,那三座山如同“溪”中的“ 幺 ”,弯弯曲曲,扭扭绕绕的溪流碰到了一块大石头向大河流去,可以创作出一首儿歌: “三点水,爪子头,上扭下扭碰石头,溪水都往大河流。”同学一边诵读儿歌,一边书写“溪”字,老师用红笔写出的“大”字格外醒目。在这充溢诗情画意的生字理解中,激发了同学的识字兴趣,同学的思维、想象力也得到了发展。
3、在阅读中巩固,并发挥评价激励的作用。
新一轮的课程规范规定,小学低年级识2500个常用字,允许发生遗忘的现象。一般能在语言环境中识1500个字就视作合格,识2000个,可视作优秀。因此,我们在备课中注意将生字放到不同的语言环境中,引导同学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巩固识字,同时积累语言,形成语感。教师对同学不苛求,不孤立地将汉字从具体的语言环境中抽取出来考查同学的学习情况,而是鼓励同学沉溺到阅读中,静静心心地阅读。从人的心理上讲,人人都希望得到他人的肯定和赞扬。若同学长期得不到教师的赞赏,在一定程度上会挫伤他们的自尊心,从而使之丧失学习的积极性。因此,教师要善于运用面部表情、体态语言、激励措施对同学的表示予以和时、恰当的评价,让每个小朋友都感觉到老师始终在关注着自身。同时,在教学中,还应坚持不搞评比,不对同学进行排队;引导同学多进行“纵向”比较,少进行“横向”比较。让同学通过与自身前后变化的对比,感受到自身的点滴进步,体验到胜利带来的喜悦,进而树立学习汉字的自信心。
在适当的时候组织一些竞赛来检验同学学习生字的效果,和时调整学习的方法,让识字教学成为低年级语文教学的一个亮点。识字教学有很多种的方法,在低年级教师主要培养小朋友对学习方法的掌握,在同学掌握了这些方法以后,就可以放手让同学自学或分小组学习生字。不但提高了同学自学的能力,还能在相互的交流中让学习汉字成为了一种乐趣。
三、课题效果
我们课题组成员,本着以人为本,在教学过程中不时通过反思、总结、提升,寻找更好、更适合同学的方法,让同学学得轻松,学得快乐。真正让同学由“学会”到“会学”,更好地为他们掌握祖国语言文字,打下扎实的语言文字基础。以下就是小朋友们这一阶段识字的效果。
第三阶段 —— 《我能认很多字》计划
一路走来,有收获的喜悦,也有失败的迷茫。值得高兴的是,我们的识字课题组成员已经由开始的无从下手到有些眉目了。经过一年的学习和摸索,我们对《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让小朋友在快乐中识字》这一课题的实施越来越如鱼得水了。过去的一年,我们在无数次的失败中总结经验,尝试更多的方法来进行我们的教学,努力为小朋友提供开放、自主、快乐的识字空间,使他们面对着看似枯燥乏味的汉字时会由衷地说一句:“每个汉字都是快乐的精灵,我们爱识字”。
我们努力激发同学的识字兴趣,教给同学多种识字方法,接下来,我们将进入此课题的第三阶段——我能认很多字。(培养同学识字能力,让同学自主识字)
识字向来是启蒙教育阶段的教学重点,新课标提出识字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这是对识字教学的重新定位,也是对识字教学的一次革新。新教材在内容上更注重同学学习兴趣的培养,而且教材更具开放性,留给教师和同学一片可以发挥、拓展、补充的余地。在新教材的实施中应充沛利用教材引势利导,延伸与拓展同学自主识字的能力。
一、多种渠道提高同学在生活中的自主识字能力
针对低年级同学的心理特点,教学方法要求灵活多变,花样翻新,依样画葫芦,独具匠心,投其所好,送其所要,此阶段同学思维的具体形象性和随意性占据主要地位,无意识记忆占据优势。他们对于形象鲜明、生动有趣的事物容易记住。在第一册的识字中,教材中告诉了同学多种识字的渠道:看人体识汉字、我在大街上识汉字、边看电视边识字、在家里识字、读对联识字等。学习完这些课文后,我先让同学按课文中提示的渠道去发现所认识到的新汉字,接着让同学补充课文:我在哪里,还认识了哪些字,我是怎样认识的。除了课文中提到的途径外,还告诉同学更多的识字途径如:读儿歌、做游戏、唱歌曲、看动画片、打电脑。还有小朋友的姓名、家长的职业、逛商店、路边的招牌广告等,皆可随机应变融入识字中。学校里、家庭中、社会上都是识字的好地方。让小朋友们主动地、无意识、有趣地和新字交朋友。最后,同学把认识的字通过老师和家长的协助积累在自身的生字盒中,给同学一定的时间和展示的平台,让他们集体交流、合作探究,让他们说说自身所认识到的汉字和认识的途径。
二、引导同学掌握规律开放识字
一个汉字,往往是声音、图像、意义、符号四个“基因”的有机结合。这四个“基因”之间,也往往有着一定的联系。如会意字,其“语义”与“符号”之间有着密切联系。象形字、指事字,其“图像”、“符号”和“意义”有密切联系。形声字的“图像”、“符号”、“意义“和”声音”之间都有联系。
在识字教学中,我们若能引导同学发现这些规律,掌握这些规律,就能实现“多识字、快识字”的目标。
1、“图——字”对照,学习象形、指事字利用象形、指事字与“图像”有联系的特点,我们在教学时常引导同学把笼统的汉字符号与一幅幅具体、形象的图画联系起来,变机械识记为意义识记,使同学在轻松愉快中识记字形,理解字义。
2、分析“部件”,学习会意字
在教学会意字时,我们常利用会意字的“语义”与“符号”之间的巧妙联系,指导同学分析“部件”,编故事或做动作,以理解字义,记忆字形。如教学“看”时,可以告诉同学,“眝”就是一只手,然后让一个同学将手放在眼睛上,做“看”的动作,这样,同学很快就记住了“看”的字形。
3、形声归类,学习形声字
据统计,在汉字中,形声字约占74%。利用形声字“图像”、“符号”、“意义”和“声音”之间的联系,采用形声归类的方法,能协助同学识记大局部汉字。
形旁归类
有同一种形旁的字往往在语义上有一定的联系,如衣字旁的字都与布、服装有关。
声旁归类
带有同一种声旁的字往往读音相似,字形相近,容易混淆。因而,需经常进行归类复习。如学习“晴”字之后,可以让同学回忆以前学过的带有“青”的字+清、睛、请、蜻,,协助他们编顺口溜归类:小草青青,河水清清,今日天晴,说话用请,目是眼睛,昆虫蜻蜓。
实践证明,针对汉字特点,掌握造字规律,不只能有效地减轻同学的识字负担,而且能使同学对生字的记忆深刻,降低回生率。
三、在阅读中识字、以识字提高阅读
儿童识字阅读分为三个阶段:识字读书,同步进行,偏重识字;识字读书,交替进行,双管齐下;读书识字,齐头并进,偏重读书。低年级同学正处在第一、二阶段的教学。在教学时,应掌握这个尺度。在新教材中,阅读内容多为诗歌和童话故事。这样的选材吸引了同学的兴趣阅读,同学可在阅读中依据语言环境中识字,并从阅读中了解字义,并由此来教同学学词语、学句子。识字的目的是为了读书,同学在读书的过程中又巩固和扩大了识字量。而且低年级的同学需要在阅读事物中不时地巩固、重复所认识的字、理解字义和认识新字。教师可向他们推荐相应的有趣的拼音读物:《幼儿古诗》、《儿童诗歌》、《安格生童话故事》、《一千零一夜》等,在班上定期举办故事会、朗诵竞赛。并以多种形式奖励那些多读书的同学。这样,儿童既会认了字,掌握了大量的词汇和句子,又培养了同学的语感,激发了同学的学习兴趣,也提高了对客观事物的认识能力。
四、构建开放识字的教学体系,激发同学自主识字的兴趣。
要达到“多识字”的目标,还须构建开放的识字教学体系,将识字与阅读、与生活巧妙结合起来,激发同学学习汉字的兴趣,协助同学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
1、识字与阅读相结合心理学研究标明,儿童学习书面语言的最佳时机是6-12岁,而真正意义上的书面语言的学习是从阅读开始的。因而在小学一二年级,我们不能再像以前那样将主要精力放在攻克汉字上,而应将识字与阅读结合起来,让小朋友们在识字的同时接触大量规范、优美的书面语言,让他们从中汲取丰富的书面语言营养,和时开发其语言潜能,促进其语言能力的可持续发展。
2、读儿歌识字。儿歌生动形象,琅琅上口,易读易记,儿童十分喜欢。在入学教育、拼音教学和看图识字教学中,我们采用补充儿歌的方式,让同学听儿歌、背儿歌、读儿歌,利用同学的无意记忆识字。就这样,同学在背儿歌中积累了语言,在读儿歌中认识了汉字,在圈圈画画中巩固了汉语拼音,可谓一举三得。
3、读故事识字。听故事、讲故事既可以激发同学的学习兴趣,又可以丰富同学的知识,发展他们的语言,因而,在识字教学中,可采用听故事和讲故事的方法组织教学。用生动、有趣的故事吸引同学,激发了他们学讲故事的愿望,让他们带着一些问题反复听故事,听懂内容,听熟语言。然后,让每个同学自身试着讲故事,讲给同桌听,讲给好朋友听,讲给大家听。在讲故事的过程中,同学逐渐将故事的语言内化成了自身的语言,丰富了语言仓库,并将故事中出现频率较高的生字让同学以各种形式认读。实践证明,读儿歌识字、讲故事识字能有效地激发同学的语文学习兴趣,释放小朋友们语文学习的潜能,也为小朋友们语文能力的可持续发展打下厚实的基础。
针对小朋友这一阶段的年龄特点,低段的语文教学中,我们不应该以本为本,束缚限制他们的能力,要以人为本,以“上不封顶”的要求鼓励同学尽可能地扩大识字量、挖掘他们的最大潜力,拓展同学自主开放识字的能力,为日后的大量阅读做准备。
第三阶段 —— 《我能认很多字》总结
“一个真正的教师,指点他的同学的,不是已投入了千百年劳动的现在大厦,而是促进他去做彻砖的工作,同他一起来建造大厦,教他建筑。”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的这段话提醒我们教学不是让同学被动地获得知识,而应是积极参与教学过程去发现知识。
“课标”要求培养同学喜欢学习汉字的情感和主动识字的愿望,具有独立识字的能力。我们课题研究中的第三阶段《我能认很多字》也已接近尾声,这一阶段的实验中,我们主要是以让同学自由选择学习方法,开展自主识字,提高识字能力为目的,来展开教学的。
一、课堂上
1、图文识字。
每一个汉字就像一幅画,这话说得一点都不假。汉字自形成至今,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了,最早的汉字雏形就是一些可表达意、形的图画,经过人们的不时研究,汉字的形体不时的演变,才形成了我们今天所使用的汉字。所以在教学中,我们有个最好的资源来教学汉字,那就是图画。如“口”、“耳”、“目”、“羊”、“鸟”、“兔”、“日”、“月”、“火”、“木”、“禾”、“竹””等是简单的象形字。它们都是实物的形象,大局部笔画简单,而且与图画很相近,教这类字可以充沛发挥同学的想象力,就如教“鸟”的象形符号“鸟”,同学一眼就看出是鸟,这只象形的“鸟”,与汉字“鸟”中的演变符号,让同学说一说、画一画,不需讲解,同学很快就认识了“鸟”字。当同学掌握了一些象形字以后,再充沛发挥同学的分析能力,会意字也就比较容易掌握了。如“尖”字,上小下大就是“尖”。教师先让同学观察大写字母“A”的形状,再让同学观察铅笔的样子,就轻松记住了这个字。
2、随文识字
结合课文认识汉字是新教材识字的重要途径。在课堂上,教给同学识字的方法:字不离词,词不离句,识中有读,读中有悟。第一步初读课文,找出生字词和所在的句子读准音;第二步诵读课文,再次出现这些生字、词的句子,圈划出生字。除朗读指导外,还提醒同学注意生字的认读,达到强化的目的;第三步在课文结束之前再次进行巩固复习,让生字出现在与之相关的句子、课外知识或小故事中,进行拓展识字,既拓宽了识字渠道,也扩大了同学的知识面。
3、比较识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