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导入新课。
二、讲授新课
三、小结:说说学习了这篇课文懂了一个什么道理。
四、布置作业
|
一、导入新课。亲爱的孩子们,你们喜欢交朋友吗?今天老师不但要和大家交朋友,而且要给大家介绍一位新朋友,它是谁呢?(教师出示小马图片)对,是一匹可爱的小马。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课文《小马过河》。(教师板书课题)齐声将课题读两遍。
1.朗读课文第1、2自然段。2.学习课文第3到5自然段。(1) 读课文第3段后,说说,“为难”的意思。找出课文写小马怎样为难的句子读读,要求读出语气。(心想……那多好啊!) 为什么会这样 (2)读老牛怎样告诉小马的句子,说说小马听了怎么样 。(理解“樘”(趟)的意思。)(3)小马准备过河时,松鼠为什么拦住它?(理解“当然”的意思。(4)最后小马怎样做,读有关句子。(5)把上面的四个问题连起来,说一说小马第一次来到河边过不了河的经过。3.学习第6、7、8自然段。 (1)引读。师:小马回家是怎样问妈妈的?妈妈是怎样对小马说的?师:小马是怎样根据妈妈的话去做的?
(2)为什么说“河水既不像老牛说的那样浅,也不像松鼠说的那样深”?(教师可运用课前准备好的挂图和图片演示:贴出挂图,再分别把画有老牛、松鼠、小马的图片插入挂图上的河水中,比较它们身材的高矮,以及河水没到它们身上的部位。通过比较,让学生明白:老牛、松鼠、小马身材高矮不同,对河水深浅的感受也不同,所以小马说河水既不像老牛说的那样浅,也不像老鼠说的那样深。)
·用 “既不像……也不像……”说小马的高矮。
·用 “既不像……也不像……”说小马过河时的感觉。
·用 “因为……所以……”把以上二个问题连起来说一说。
(3)说说小马第1次为什么过不了河,第2次就过去了。
(4)读读妈妈教育小马的话和课文最后一句话。
大家的收获可真不小呀。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我们会遇到很多意想不到的困难,老师希望你们能做一个勇敢的、爱动脑筋的孩子,因为只有这样,你才能够真正的成长。
课后习题:小马从磨坊回来后,会对妈妈说什么?妈妈又会对它说什么?
|
1、学生答:小马
2、学生答:为难是感到难以应付的意思。
3、学生答:当然是应当这样的意思)
生:读第6自然段。
生:读第7自然段。
|
本节课,我以童话“小马过河”为背景,组织教学。课一开始我简单的给学生讲述小马接受任务去磨房,途中遇河,松鼠与老牛的话让它不敢过河,只好回家问**的故事。在随后的教学中,紧紧围绕“小马过河”这个故事展开教学,从小马练本领(生活小游戏)、小马接受任务遇到大河(分组找位置)、小马想方法过河(用搭桥等各种方法过河)、到欢庆过河(放松舞蹈)都是在这个情境中进行的,使学生作为故事的主人公参与学习过程,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教师、学生、教学内容融为一个整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