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沙发
楼主 |
发表于 2013-6-29 09:41:34
|
只看该作者
三角形三边之和教学反思
三角形三边关系是小学四年级下册的内容,目的是让学生了解“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教材的编写意图是创设具体的问题情境,使学生在积极的探索活动中发现这个关系。所以本节课的重点在于让学生动手操作,在实践活动中去“做”科学,而不是去“听”科学。教材在一开始创设了上学路线图,走那条路最近,这和学生的生活相连系,学生很好判断,那是为什么呢?和三角形的三条边有关系吗?把问题抛给学生,让学生利用事先自己准配好的教具,进行摆一摆的活动,看能否拼出三角形。引发学生探究的欲望,围绕这个问题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发现有的能围成,有的不能围成,再次由学生自己找出原因,为什么能?为什么不能?初步感知三条边之间的关系,接着重点研究“能围成三角形的三条边之间到底有什么关系?”通过观察、验证、再操作,最终发现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这一结论。这样教学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既增加了兴趣,又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由于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问题,产生了这样的问题“任意两边之和等于第三边也可以围成三角形”。
课堂中我创设了小明从家去学校的情景,引导学生观察有几条路可以走?哪条路最近?我们能把小明家、学校、邮局看做三个顶点,所走的路线就围成了一个三角形,用你自己的话说说,小明为什么直着走最近?其中包含了一个很重要的秘密,请同学们猜猜看.
实验验证:我让学生每组准备了若干长度不一的纸条,要求从中任意取出三条,然后围成一个三角形。动手试试,看有什么发现?当学生开始后,有的同学发现有几种情况不能围成三角形。这时,我引导,思考一下再这些纸条中你能想出几种方法?罗列一下,然后每一种都试试,看看哪些组能围成三角形,哪些组不能围成三角形,这些数据有什么特点?
学生动手验证。填写表格。比较后发现:当其中任意两个数的和大于第三个数的时候才能围成三角形。这样学生就很快的发现了三角形的这个特性。
老师我也想创造一个三角形,可是我只有两根小棒,分别是10厘米和8厘米,你能帮助老师想想第三根小棒可以是多长吗?最小是几厘米?最大是几厘米?有什么规律?学生在动脑后及时应用了新知识解决了实际问题,提高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这节课是比较理想的,但是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我觉得其中还有不足之处:1、表格应训练学生自己设计,放手让学生积极参与,不能让老师代替设计表格等。2、语言有的地方不够精炼,还需要再斟酌。总之,我的目标是追求完美的课堂,成就成功的教育人生,实现我心中的那个久违的梦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