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5291|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科学青年教师优质课展示活动听课反思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5-10-31 20:25:2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科学青年教师优质课展示活动听课反思
10月9日,江宁区科学青年教师优质课展示活动在淳化小学举行。冯阳老师执教了《简单电路》一课,经过我们科学组各位老师的多次磨课,我受益匪浅。

从教学内容上看,冯老师准确的把握重难点。利用一节课的时间帮助学生深入理解电路的通路。

点亮小灯泡的过程要激发学生的思维,让学生思考,在不断尝试中发现如何点亮小灯泡。因此,我们可以将内容挖深,可以思辨、判断,用知识去解决问题。在科学课堂中不断的渗透思维的培养。比如在导入环节,学生看到一个不亮的灯泡,想要将灯泡点亮,就需要思考利用导线和电池如何将灯泡点亮。后来,在学生有了各种想法之后,再次动脑将相同的合并和归类。最后,学生深入思考亮与不亮的不同点,在交流讨论中整理思路形成回路的概念。

学习科学知识是为了更好的应用于生活。所以,在最后增加了如何用课上所学的东西去解决问题的环节。用判断的方式,给学生提供几种连接电路的不同方法,让学生判断哪种方法能使灯泡发亮。

在实验材料方面,用卡纸贴灯泡和电池,代替了以前的“画”,这种方法方便了学生在组内思考和展示小组的想法,也更方便了后来的“归类”。

提问要更有针对性。学生按照自己的想法连接电路后再汇报小结,在汇报中可以不断提示:为什么要连接两极和灯泡的两个点才能亮?等等,可是,针对学生不同的想法如何提问?这个问题需要我在今后的教学道路上不断研究。

王亚芹老师执教了《加热和冷却》一课。王老师虽然工作才两年,可是课堂驾驭能力很好,尤其是对教材有自己的理解。

对物体形态的变化,王老师用了蜡画的方式,在激发学生兴趣的同时也方便了学生的观察和理解。看出来王老师做了精心的准备,给每个小组都准备了一副蜡画,让学生在井然有序的情况下进行画图。而且在画图之前在ppt中给了学生明确的任务。所以这个活动不仅有趣而且目的明确,从学生的回答来看,效果也不错。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5-10-31 20:25:22 | 只看该作者
对体积的变化,学生经历了铜球、水、和气球的热胀冷缩这三个活动。从教学过程来看,王老师的设计也是有层次的。在铜球活动中,王老师也引导为主,展示实验器材、讲解注意事项等等;在水的活动中,王老师稍微放手,直接分发实验材料让学生自主实验;在气球活动中,教师引发学生思考自主设计实验。对于低中年级的学生,这种由扶到放的指导方式值得学习。

从整节课来看,学习容量较大,安排了多个活动,要思考的问题以及实验的过程都是按照老师要求来做的。我觉得,在一节课中,教师可以针对某一个活动深入下去。比如,对液体的热胀冷缩,教师是直接出示了实验装置,其实,这里可以让学生多思考。提问:“如果给水加热,会有热胀冷缩吗?”“这里有一个锥形瓶的水,你怎么证明?”“加热后怎么能看出水有没有胀?”等等。在研究的水的热胀冷缩之后,可以继续用油、牛奶等其他液体来实验,最后通过学生的思考归纳总结液体的热胀冷缩。

杨菁馨老师执教了《心脏和血液循环》一课。杨老师的亲和力很好,在课堂中通过丰富的语言、微笑和肢体动作成功的吸引了学生的注意,这一点很值得学习。

针对这节课,杨老师也用了很多心思。比如,为了纠正学生错误的概念,杨老师做了很多准备。有很多学生认为心脏跳动是像皮球跳动一样,所以,杨老师首先是通过听诊器感受心脏的跳动,随后是通过洗耳球让模拟心脏的跳动,最后又通过flash动画展示心脏的跳动,让学生一步步经历从感知到体验最后到事实的过程,从而深入理解心脏的收缩和舒张。

为了让学生深入的理解血液循环,杨老师通过鱼缸换水的虹吸管展示血液的流动,随后又通过一段拍摄的视频,帮助学生理解血液循环的作用。这个视频很好的发挥了作用,用儿童化的视角激发了学生观看的兴趣,而且也将血液循环的过程展示了出来。

从整节课来看,教学内容偏多,特别是后来对消化器官、排泄器官的介绍显得多余。教师可以针对重点深入研究。比如要学生深入的认识心脏,不仅从外观进行观察,还可以将心脏解剖从内部观察。随后在观察的基础上,将心脏的样子与心脏的结构结合起来分析。学生会更容易理解心脏的收缩与舒张以及心脏的作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1-17 03:05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