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沙发
楼主 |
发表于 2015-10-23 14:04:27
|
只看该作者
3、开展形式多样的朗读,让学生在读中学 。
小学语文课本中的每一篇课文都是文质兼美的佳作。采用多种形式让学生反复朗读,像朗读比赛,组织读书会、朗诵会等,以发掘每个学生的智慧潜能,发挥学生的一技之长。在朗读过程中,理解内容,积累词句逐步提高阅读能力,又提高了学生的写作能力。
三、合理评价,激发热情。
课堂评价是对激发教育理论的细致入微的实践。灵动有效的课堂评价语言,可以获得愉悦感,缩短师生之间的距离,可以鼓动学生积极参与,积极合作。我认为,对课堂上同学们的发言应进行合理评价,多表扬、多鼓励。
(1)当有学生站起来回答不上问题时。老师应摸摸他的头,或者以鼓励的眼光看着他,对他说:“没关系,先坐下来想想,冷静下来老师相信你会想出更好的答案。”
(2)高年级学生已经有了很强的自尊心,回答问题时往往因为担心回答错误会被同学耻笑而不愿意举手发言。当有学生愿意举手发言时,我会先肯定他的勇敢发言的精神,给他一定的语言上的鼓励,如“你敢于站起来挑战自己,非常了不起。”或者说“敢于举手发言,就是一种成功。”等等,长期鼓励,学生上课发言的热情一定会被激发,思考的兴趣也会相应便浓厚许多。
(3)在学生给出精彩答案时,老师可以顺着他的话给肯定的及时评价,这是非常好的激励方法。如,有一次我在上作文课《一件让我感动的事》时,一名平时习作写得不怎么好的学生站起来说起了一个很普通,甚至有点老套的题材。他想起有一次下雨时忘记带伞,他的老师把伞递给他而自己投身于雨帘中的故事。我听完他的故事当下就给出了一个评价,我说:“孩子,老师递给你的,不仅是一把伞,而是老师对你的一片爱心,这片爱心让我们感动不已。”本来这孩子说这个故事的时候还有点犹豫,甚至不好意思,但我这么一评价,他非常笃定地将这个题材写上作文本,因为有了自己的真情实感,非常感人。在作文点评课上,我又把他的习作当成范文在班上念了。从今往后,这孩子的习作写的越来越有真情实感,他也越来越喜欢写习作了。
(4)当学生答错,发言不着边际时,我首先肯定他的优点,看他有没有像语言表达清晰,普通话说的标准,答题层次条理等方面的优点,然后说,这位同学对这个问题有自己的思考,这是值得肯定的,咱们再看看其他同学有没有另外的理解。
(5)当有的同学有独到的见解和精彩的陈述时,除了和学生一起鼓掌之外,我还会说,你的发言实在令我佩服,有你这样的学生,是我的骄傲。如果你每次回答问题都这么精彩,就能成为大家的偶像了。如果我们班的其他同学也能象你一样思考,那就成了满堂彩了。谢谢你,你的发言给了我们新的启示,让我们对此问题认识得更深刻更全面。
四、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授之以渔。
陶行知在《知行合一》中,有一句名言:“我以为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教学生学有什么意思呢?就是把教和学联络起来:一方面要先生负指导的责任,一方面要学生负学习的责任,对于一个问题,不是要先生拿现成的解决方法来传授学生,乃是要把这个解决方法如何找来的手续程序,安排停当,指导他,使他以最短的时间,经过相类的经验,发生相类的理想,自己将这个方法找出来,并且能够利用这种经验理想来找别的方法,解决别的问题。”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要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从“学会”转变为“会学”。只有这样,教师才能充分发挥自身的主导作用,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保持教学过程的和谐,真正提高他们学习的兴趣。
总之, 只有那些能够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需要与兴趣的教学,只有那些能够带给学生立志挑战的教学,那些在教学内容上能够切入并丰富学生经验系统的教学,只有那些能够让学生获得积极的、深层次的体验的教学,也只有那些能给学生足够自主的空间、足够活动机会的教学,那些真正做到“以创新求发展,以参与求体验”的教学,才能有效地增进学生的发展,真正提高学习效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