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222|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我用残损的手掌》课后反思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5-9-30 11:30:4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我用残损的手掌》课后反思
针对我们课题研究需要,可分为对于现代诗歌、古典诗词、现代散文等的学习,但我认为现代诗歌的诵读是很重要的。有学生开始对文本的懵懂之读,也有理解之后的感悟之读。用朗读贯穿文本的学习,是对文本的加深理解和不断推动,更是学生情感的逐层反馈。我认为本文重点以情动人,所以课堂上应让学生充分地读,用读来激发学生的“品”。
可是很多学生害怕读诗歌,不懂,抽象。因此,我在课堂上大部分让学生自读,大声读,边读边讲授什么是诵读,何为朗读。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兴趣不高,基础差。基于此,我在学习中选用了诵读法为主要的教学方法,以激发学生兴趣为主。在进入正题后,我先用诵读法让学生自由朗读全诗,在大体理解全诗内容之后,设计好情感基调、情感变化及角色。我先让学生讨论读该诗用怎样的语调、语速,学生通过讨论后觉得应该是整体上语速比较低缓,语调比较深沉,但有变化,在由“沦陷区” 转入“解放区”时,语速稍微加快,语调逐渐升高。但在课堂上没有读出感情,没有达到预设的高潮。但学生的积极性不是很高,效果不好。原因有:
1、学生读之前,学生没有充分理解全诗的内容,即读懂该诗;我讲得多,学生缺乏悟。
2、在学生朗读之时,学生没有进入角色;
3、学生读之后教师缺乏准确的指导。
    我想今后在诵读法时,要注意以上几点,会收到预设的效果的。 由于设计不严谨,最后拓展也没有延伸到。
总之,这节课从学生的表现来看,学生对于作品的理解是肤浅的。本想让学生们通过诵读来体会情感,然后用自己的声音及肢体语言表达出来,但只有一位学生梁其理同学大胆起来诵读,他放声了,但读不顺畅,咬字不准,整体影响了诵读的效果,更别说有什么肢体语调上的变化。我安排了几个环节让学生起来诵读,参与其中,但学生处于被动状态,甚至不参与。这使我感到很困惑。
因此,我想我该针对这节课,对学生做一个调查。
问卷调查内容为:
老师在上课时让你放声诵读时,你诵读了吗?
A、没有   为什么?(真实想法)                                
B、开口了,不出声,害羞
C、不懂读,也不想读
D、我放声诵读了,但不懂把握情感及语调。
调查报告
屯昌思源高中“经典阅读与朗诵”课题组
2015年4月27日
为了更好地了解我校学生对经典文学作品的阅读和朗诵情况,获取第一手资料,保证课题研究的顺利进行,2015年4月28日,我为《我用残损的手掌》设计了调查问卷对高二(4)班诵读实验班学生做了问卷调查,现将相关问题报告如下:
一、问卷制作与调查对象 
“屯昌思源高中学生《我用残损的手掌》调查问卷”由我语文教研组“经典阅读与朗诵”课题组制作。问卷一道选择题四个选项。
2015年4月29日,我们对高二(4)班诵读实验班学生做了问卷调查。调查问卷发放给学生38份,收回有效问卷38份,无效卷0份.
二、问卷调查结果与分析:
  针对“老师在上课时,让你 放声诵读时,你诵读了吗?”的调查表明:
   选A的有16%的学生,也就是说有16%的学生在课堂上没有放声诵读,其中王桢是看到有老师听课感到害羞,不开口;陈宋祥同学却是害怕成为全班的焦点而害羞,导致不开口;而郑先宪却是因为紧张放不开;杨俊凯同学却因为感动而不开口等等。针对此,我们应该对王桢、宋祥、郑先宪等这样害羞紧张的学生做心理辅导,引导他们正确轻松地面对外界的环境,大胆表现自己。而俊凯这样聪明太桀骜不瞬的学生要好好找他聊天,让他正确认识自己,“感动”之余参与其中。
选B项的有5%的学生,他们开口,但不出声,原因是害羞,针对此,教师平时多鼓励学生放声、大胆表现,克服心理障碍,跨出勇敢的第一步。
  选C的有3%的学生,只有梁其理同学,他自己认为不懂,也不想读。这样懈怠的心理刚好跟他平时的表现恰恰相反,对于他要加与关注,注意培养他的兴趣,激励他,同时适当给予他诵读知识的指导。
选D的有76%的学生,可见学生都放声诵读了 但不懂把握情感及语调,对此,要加强训练指导。
由此可见,学生除了个别心理负担外,绝大多数学生都是因为诵读知识的缺乏。今后研究的方向可转向注重诵读技巧的循序渐进地辅导,培养学生的诵读兴趣,进而带动对经典的阅读。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0-3 02:24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