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77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做人,不能纠结——听薛仁明老师解读《史记》有感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5-9-28 07:59:5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薛仁明老师又来郑州给我们讲学了,上次来讲的是《论语》,这次是《史记》,可是听来听去,感觉老师讲的就一个中心思想:做人,不能纠结!

看到老师熟悉的面孔,不禁想说:“哎,那老头儿又来讲课了!”称他为老头儿,似乎不太礼貌,但我却并不是一个不讲礼貌,不懂礼仪的孩子,只是这老师确实没有给自己贴任何的标签,在他身上也实在看不到像“专家”、“教授”或者是其他的什么给人以威慑、震撼的感觉,除了他自己本身,实在没有任何的其他的东西。

他就是一个双鬓有着白发的老者,眼窝深邃。

可这样一个老头,要是讲他没有气场就更错了。每次讲座都是一个上午,学生大课间,我们也会休息一小会儿,时间不算短;讲座的会场已经由之前的报告厅换成了大教室,可是依然是座无虚席,学生不算少;老师不喜欢用麦克风,也从不扯着嗓子说话,慢声细语的,声音不算高;只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坐在后排的我总是能把老师讲的话都听得一清二楚的,把课本上没有,但老师想告诉我们的东西记在我的本子上。

我喜欢这样的课堂。

这次解读的是《史记》,《史记》共有139卷,做人不纠结之一: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做学问切记勿贪心。故从中挑选了4卷:《高祖本纪》、《留侯世家》、《萧相国世家》、《曹相国世家》。通篇均为文言文,没有注释,没有注音。中国文化绵延如此悠久,其中有一些持久不变的东西,也同时又许多富有弹性的东西在里面。做人不纠结之二:文字。不能纠结文字的形态,文字不断演变,不断简化,但表达的含义不变。不纠结之三:语言。音不能纠结,通常一个地区中一座山上的语言与另一座上上的语言都会发生变化,没有关系,意思不变。

自己的生命状态才是最本质的东西,人生三戒,即戒贪嗔痴。做到这些,就做好了读《史记》的准备。

在此,摘录部分笔记,与大家共享。不妥之处,望指正。

在《史记》中,司马迁用“仁而爱人”这样一个词语形容了刘邦和项羽截然不同两个的人,不禁使人不解。

刘邦,仁而爱人。是司马迁站在一定的高度和境界上讲的。刘老三初期处于社会的底层,是个对什么事都无所谓的人,没心没肺的,实在算不上仁义,但在打天下的时候,却是一个极其豪迈的人,指点江山,加封将士,就像玩游戏一样,却给了别人极大的信任。似乎在他的心里,自己就算根葱,从不考虑别人配与不配的问题,也从不认为天下是我的,我是老大,你们什么都不是。是大爱。故而,对于这样一个诸多缺点的刘邦,司马迁认为他是一个仁而爱人的人。

项羽,仁而爱人。是司马迁站在王凌等人的角度上讲的。史记中有记载,项羽希望给穷苦百姓以美好生活,在照顾受伤的将领、士兵时,无微不至,难过得泪流满面,对每一个人都尽力做到仁至义尽,但是在将要给予立了功的将士加官进爵时却会舍不得,刻的官位印章,总是刻好了,放到残缺了,都不舍得给将士加官进爵。似乎是在怀疑人家配不配,其本质上是看不起别人的,唯我独尊,故为小爱。

本质的东西总会在某个时候被唤醒。我们总要透过诸多现象看本质的。

就像看山水一样,“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山水一直都在那里,季节变化了,天气变化了,来了游人了,都会发生着这样那样的略微变化,可那又怎样,山水一直都没有变,山水一直都在那儿!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5-2-4 06:57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