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沙发
楼主 |
发表于 2010-4-14 19:18:00
|
只看该作者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知道我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2.理解统一对国家发展的好处。
3.学会全面地看待历史人物。
4.学会计算历史年代。
〖教科书分析〗
参见第68~75页。
〖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有关秦朝历史的资料,如秦始皇陵兵马俑的介绍文字和照片、秦统一的措施等。也可以鼓励同学进行搜集。
2.战国七雄分布图。
〖教学活动和过程〗
1.导入。请同学阅读教科书第30页的课文。教师提问:“课文里的问题和赞叹,你也曾经有过吗?你也曾经提出过这样的问题吗?下面的图你见过吗?它告诉我们什么?”让同学交流有关秦始皇陵兵马俑的知识和感受。
教师在同学交流的基础上,提升同学对导读图的理解:“这支阵容齐整、装备齐备、威风凛凛、气吞山河的‘世界第八大奇迹’秦陵兵马俑,似乎在向我们展示秦始皇当年无往不胜的浩荡军队,显示着我们中华民族的强盛和文明。”(板书课题)
2.教师带领同学朗读中国历史朝代顺序歌,并对每一句话的内容做简要的提问和说明,协助同学了解秦朝和汉朝分别是我国历史上的第几个朝代。
3.理解与计算。(1)让同学检查教科书上的历史年表,教师通过提问了解同学掌握的程度,并给予说明解释。(2)请同学计算一下秦朝至汉朝共经历了多少年。(3)同学在计算过程中可能会遇到一些问题,教师不要急于明确谁是谁非,应借此介绍公元纪年的计算方法:以公元1年―――公元元年为纪年开始的标志,由元年向后推算,称为××年。由元年向前推算,称为前××年。每十年为一个年代,每百年为一个世纪。请同学想一个方法,用一个图表来表示公元纪年的方法,并想一想它与数轴有什么不同(无零);从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到公元105年东汉的蔡伦发明了造纸术,其间共相距多少年(325年);秦朝至汉朝共经历了多少年(440年)。
4.讲解与考虑。教师提问:“你能从课题中看出,秦汉440年的历史特征是什么吗?”(统一。)教师引导同学阅读教科书第33页上面的课文后,简单讲述秦始皇统一中国的过程。然后出示战国七雄分布图,并做讲解:“秦王嬴政继位时,与秦国并立存在的还有齐、楚、燕、韩、赵、魏六国。他运用远交近攻的战略,先后灭掉了韩、赵、魏、楚、燕、齐六国,一举统一了中国。”教师组织同学讨论:什么叫“第一个”“统一的”。教师引导同学重点理解“多民族”和“统一”的意义。(中国自古就是一个多民族的大家庭,在秦汉时期都是统一的国家。)
5.模拟扮演。将同学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项内容(文字、货币、度量衡、道路等)讨论统一的意义,并准备向全班做介绍。教师可以鼓励同学通过小品扮演等形式把讨论的结果表示出来。并组织同学讨论:“统一有什么好处?不统一行不行?你能从教科书第32页的故事和大家的模拟扮演中得到答案吗?不统一文字行不行,统一有什么好处?”(统一结束了战争的局面,有利于社会安宁,而安宁的社会才干够促进经济文化的发展。)
6.讲解与讨论。请同学讨论秦始皇名字的由来。教师可做如下补充:“秦王嬴政统一天下后,觉得假如再用王等称呼不能显示他至高无上的地位。他认为自身统一了天下,功绩卓著,‘德兼三皇,功过五帝’,于是就将两者合二为一,叫做‘皇帝’。他自认为是第一个皇帝,历史称他为‘始皇帝’。虽然,秦始皇自称是第一个皇帝,以后二世、三世、万世一系,子子孙孙传下去,可是,秦朝只经历了15年就灭亡了。”
7.考虑与评价。让同学阅读教科书第33页乐乐的话,引导同学客观地评价秦始皇。将同学分成小组,围绕教科书第33页教师和乐乐的话展开讨论。每个小组准备一个简短的发言,客观地评价秦始皇。(秦始皇的统一,使中国结束了连绵不时的战争。由于没有战争,人们的生活安宁,社会财富可以积累,为经济和文化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但秦始皇还有另外一面,即他是一个非常残酷的统治者。)教师在同学讨论时进行巡视,并用上面括号中的要点加以启发,鼓励他们在发言中加以论证。教师应对各小组的发言进行有针对性的评价。
8.教师总结,安排家庭作业。
〖给老师的建议〗
关于对秦始皇的评价,同学可能会根据统一和他的专制两方面去谈,教师可稍稍补充一点内容,使他们的评价更客观,但要充沛肯定秦始皇统一中国的积极作用。
〖家庭作业〗
1.背诵朝代顺序歌。
2.搜集有关汉朝饮食文化的资料,如面条、饺子、烧饼的来历等。
〖评价建议〗
对同学在课上的参与度进行评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