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8062|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听三年级数学《轴对称图形》一课有感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5-8-29 22:09:0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今天有幸听了黄鸿雁老师的一节达标课,可谓是获益匪浅。黄老师讲的是三年级下册的《轴对称图形》,这节课无论是课件、教学设计,还是老师上课的个人魅力,堪称优秀。

首先令我艳羡的是黄老师的心理素质之好。达标课在我个人看来也是很重要的一节课,上至领导,下至老师,还有专门的评委团,可想而知,黄老师还是有压力的。可是事与愿违,今天的多媒体教室却临时出了故障,当上课铃响的时候黄老师又带着学生从5楼转移到了3楼的多媒体教室,而在上课的途中,多媒体还是屡屡出故障,可是这么多的意想不到,黄老师却一点也不急躁,而是沉住气,很快的带领着学生进入了学习状态,我觉得黄老师这点做得非常好。我想如果是我的话可能会有情绪的。

其次这节课的教学环节设计的非常科学,富有新意。黄老师从猜图游戏初步感知轴对称图形的特点,通过动手剪、观察一系列的活动从而引出轴对称图形的概念,并认识了对称轴;在巩固练习中,第一个处理书上的练习,判断一些图形是不是轴对称图形,如果是的话并指出对称轴,第二个是让学生举出生活中轴对称图形的例子。尤其是巩固练习的第三个练习闯关游戏,可以说是这节课的一个亮点,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一下子调动了起来,从在A  C  T  M  N  S  X  Z这几个字母中找到轴对称图形—破译密码开始,学生的情绪都很高涨,学习的求知欲一下子爆发了,个个都是跃跃欲试。有破译密码进而进入游戏区,学生自由选择了外交区、交通区。这样老师把轴对称图形这一知识通过游戏活动这一平台和生活紧密地结合起来,使学生学起来的饶有兴趣。接着是画轴对称图形,剪轴对称图形,欣赏关于轴对称图形的一些美丽的图案。我感觉整节课的安排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而且练习设计的很有新意,符合课改的理念。

多媒体的辅助教学给这节课增色不少。这节课我觉得黄老师的课件做得非常好,有些学生有争议的图形,黄老师做成课件,通过动画演示,使学生达成了了共识,确定了一个图形到底是不是轴对称图形。多媒体教学运用得恰到好处。

即使再好的璞玉也有瑕疵,黄老师的这节课也不例外。我感觉也有不尽人意的地方。

首先我觉得黄老师的语言要流畅一些,再有激情一些。在教学中,我记得黄老师有一句话剪出—你的—完整的花瓶,老师在说这句话的时候中间停顿了好长时间,说话好象大喘气一样,再一个我觉得如果语气再有激情些会更好。

第二评价语言太单一,当学生做得好的时候,黄老师总是说一句:你真聪明或者是你太聪明了,我想如果黄老师换个方式,就像语文中的近义词一样,我想学生会更喜欢听一些,比如,你观察的真细致;你的想法真独特等等。情有心生,包括我在内,在表扬学生的时候好像是流于形式,总说一些客套话,没有融入自己的真情实感,我想如果我们教师在给学生评价是,确实是情有心生,我想肯定会和学生引起共鸣的,我想师生之间的交流是不是更近了许多。

第三就是要善于倾听学生的发言,从而做出客观、准确的评价。在巩固练习的第二个练习让学生举出在生活中,你见过哪些图形是轴对称的?学生当时说古筝是轴对称图形,黄老师给与了肯定。这一点是不对的,古筝一头儿宽,一头儿窄,再说了古筝上还有琴码,它不是轴对称图形。所以在学生发言时老师要认真听,从而做出客观准确地评价,要不然会给学生一些错误的信息,从而影响自己的教学。

最后很重要的一点是黄老师在指导学生画轴对称图形时作法有些欠妥。当时黄老师让学生观察好的三个图形的对称轴的位置后,就开始让学生画起来,我看了几个我身边的几个学生,他们都是用钢笔随意画的,有一个学生三个轴对称图形的另一半都画错了。就连到展示台上去展示的同学都是用钢笔曲曲弯弯的画的。在这个环节的处理中我认为第一,画图要规范,画图时必须要用铅笔和尺子来画;第二,我认为轴对称图形让学生来画,对于初次学习的学生还是有一定难度的,老师要给与一定的指导,最起码第一幅图老师可以领着学生一起来探究轴对称图形的画法。

一节好课,是需要打磨的。况且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我罗罗嗦嗦这么多,也不知是对还是错,不过这都是我内心最真实的想法。好在明天下午的第二节课就该研讨这节课了,到那时我会聆听到同事们的真知灼见,不知她们会不会认同我的观点,我好期待着… …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5-1-10 16:13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