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36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论文 浅议语文概括能力培养的“经天纬地”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5-8-16 10:22:2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文章欣赏  浅议语文概括能力培养的“经天纬地”
南京师范大学附属小学 宋尚琴
钱梦龙老先生在谈阅读教学时曾说过,阅读教学要扎扎实实过“四关”:认读关、概括关、感悟关、探究关。其中概括能力是学生阅读能力要素中层级较高的一种能力。《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第二学段阅读目标中提出“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体内容”,在第三学段阅读目标中提出“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根据不同文体,还给出了具体的目标“阅读说明性文章,能抓住要点”“阅读叙事性作品,了解事件梗概”“阅读诗歌,大体把握诗意”。

要达到这样的目标,过程中显性表现方式就是教学中的概括能力训练和培养。而概括能力培养的起始年级是三年级,从课文中全篇和段落中都有大量中心句的出现可见一斑。然而在日常教学中教师的实施情况如何呢?平时教学中,学生概括能力的培养并没有得到充分重视,甚至是被忽视。具体表现为:

为教而教──平时课堂上的所谓的概括能力训练简单操作为:初读课文后问,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什么?无论学生回答的繁琐或不全面,都模糊处理,匆匆而过。老师们认为不说说主要内容显得没有整体感知,但是细究概括文章大意又浪费时间,还不如进入课文的词句段的教学来得实在。不仅平时教学如此,公开课的教学中也鲜见专门进行概括训练的。

为练而练──在带着学生做阅读训练的时候,进行单纯的训练,这种训练是为了完成题目而进行的。因为在很多统考中都会出现限定字数式的概括课文大意。老师们本着强烈的应试意识,进行逐篇讲解。最后的操作往往是教师自己先讨论出简洁的答案,再让学生抄写。所谓的策略也仅仅是让学生说清“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六要素,看似放之四海而皆准,实则学生摸不着头脑,概括不清。尤其是叙事性文章以外的文体,更是一头雾水。

概括能力培养的难点,我认为不仅仅是教师态度上的不重视,更重要的原因是教师自身的概括能力就存在缺陷,对概括文章内容缺少足够的方法,自然没有教学的策略,更不会因此去精心设计培养学生概括能力的方法。

可见,在二、三学段阅读教学活动中,针对年段特点,结合文本特色,指导学生学会准确、全面地进行概括,是当前阅读教学中非常值得研究的内容。作为教师我们可以从哪几个方面进行思考和挖掘概括的策略呢?

一、从文本思路出发,找到概括的“经”

叶圣陶先生曾说过:“作者思有路,遵路识斯真。”无论是中年段的简短故事还是高年段的长篇文章,都有作者的表达顺序可循。根据文本特点,文章思路安排顺序有很多种,主要包括事情发展的顺序、时间的变化顺序、地点转换顺序、事物特点、逻辑顺序、情感变化顺序等几个方面。教师引导学生从显性内容的安排顺序中理清思路,就能把握文章的表层结构,形成对文本的初步理解。找到了文本的思路,就找到了概括的那一根线,余下的任务就是找一颗颗“珠子”──进行片段的概括。这样的方法有很多种,如列小标题、中心句串联、根据要素概括、表达模式复制等。高年级长的课文较多,就可以采用长文短教的方式进行概括的训练。如五年级《少年王冕》一课教学时,教师就可以抓住王冕的年龄这根线索,带领学生梳理出王冕的少年时代主要事件:七岁丧父家贫──十岁辍学放牛──十三四岁自学画荷──十七八岁学有所成;教学《诺贝尔》一课时,可以抓住他几次发明不同炸药的线索进行全文概括;教学《宋庆龄故居的樟树》这类借物写人类文章,可以抓住樟树两大特点和人物之间的联系这个逻辑顺序进行概括;教学《九色鹿》这类故事是可以抓住故事情节进行概括。再如,特级教师倪鸣在教学三年级《石榴》一课时,抓住时间变化顺序,结合石榴成长过程,一步步引导学生学习段的概括,堪称概括能力教学的范例。

师:课文的2、3两个小节就是在写石榴的──

生接:生长过程。

师:你能用自己的话来说说这个过程吗?给点提示,只要你说清,这是在什么季节,石榴怎么样了,就可以了。

【点评】教师给出了要素,让学生的概括有方向:什么季节?石榴怎样?

生:先是春天,石榴抽出了新的枝条。

师:她刚刚说抽出了新的枝条,倪老师可以更简洁说,那就是抽枝。春天,仅仅是抽枝吗?有补充吗?

生:还长出了新的嫩绿的叶子。

师:看看老师黑板上这样的规律,能说得更简洁?

生:长叶

师:多好呀!看,他就发现了这样的规律。

【点评】教师引导学生发现概括语言的规律,让学生模仿语言形式进行概括,提高了效率,增强了信心。

生:然后到了夏天,到了夏天……

师:我知道你想用刚才的规律来修改你开始的答案,是吗?谁来帮帮她?

另一生:到了夏天,开花。

师:最后一个季节。

生:最后一个季节是秋天,然后就是成熟了。

师:到了秋天,果实成熟了。你瞧,他也越说越简洁了。

师:现在,你能连起来说说石榴生长的过程吗?

【点评】将小标题进行连缀,让学生感觉到概括并不是遥不可及,长期练习,学生的能力培养就水到渠成了。

生:石榴在春天抽枝、长叶,在夏天开花,秋天的时候果实成熟了。

师:说的真好。看来2、3小节的意思呀,你们已经读懂了。

文章的表达顺序是作者创作思路的外化,是文本内容的经纬与网络,承载着服务文本内容、更好地表达内容的重任,有时甚至是作者的匠心所在。准确解析文本的结构,是把握文本脉络的重要手段,更是整体感知文本内容的基础。所以,依托文本的思路,教给学生概括内容的方法,等于让学生在浓缩课文内容时有了方向。

二、从教学效率出发,找到概括的“玮”

如前所述,因为概括能力的训练不如基础知识教学立竿见影,教师在教学中不愿意花更多的时间浪费在这个上面。课堂四十分钟应该讲究一定的效益,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应该让概括的目的变得丰富起来,达到一定的宽度,让概括为文本的学习发挥更大的效益,使得教学浑然一体,这便是概括教学的更高境界了。如著名特级教师薛法根在教学三年级《剪枝的学问》一课时,先带领学生根据课文时间线索梳理了小作者几次去王大伯果园的时间线索,分别让孩子用填空的方式概括“去年冬天(春天到了、暑假里),我看见……心想……”,接着引导学生关注几处心理活动,抓住心理变化的暗线指导朗读、探索剪枝的学问给小作者带来的启发。再如笔者在教学五年级《滴水穿石的启示》一课时,就尝试将概括能力的训练和文本的理解紧密结合起来。

师: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知道,水滴用来几万年乃至更长时间锲而不舍,最终滴穿石头。为了进一步说明这个道理,课文给我们举了三个生动的例子,请浏览课文第三自然段,试着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事例。教师根据出示要素性提示如下:

谁  时间  怎样做   结果   

水滴 几万年 锲而不舍 滴穿石头                                          

生:(根据范例,很快找出)李时珍用了二十几年,不懈努力最终写成《本草纲目》;爱迪生毕生孜孜不倦,有一千多项发明;齐白石几十年如一日,坚持不懈,技艺达到炉火纯青的境界。

师:同学们真会读书,一下子就学会了概括事例,并且根据课文内容找到了三个关键词。出示:

谁    时间  怎样做     结果      

水滴   几万年 锲而不舍   滴穿石头   

李时珍 二十几年 不懈努力  《本草纲目》

爱迪生  一生  孜孜不倦  一千多项发明

齐白石  几十年 坚持不懈  技艺炉火纯青

师:通过这三个关键词语,你能想象到他们努力的情景吗?自己读第三自然段,用笔画出你关注到的语句,细细品读。

等学生品读学习完三个事例之后,道理也揭示完了之后,教师继续使用这样的方式进行深入学习。

师:这是一篇说理文,说理文举例子都会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你再仔细比较一下,这些例子的代表性体现在哪里呢?

生:(学生根据这张简表,立即有所发现)他们都有滴水穿石的精神,而且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师:所以这些例子有效地证明了作者提出的观点。

生:他们也有不同,有中国的,外国的,还有古代的。

师:所处的时代不同,这就是古今中外。

生:有医学家、科学家、画家。

师:研究的领域不同,为人们带来了健康、科技、艺术和财富,使人类的生活发生了改变。

生:有的受过教育,而爱迪生从小就自谋生计。

师:教育背景不同。你们看,作者举的三个例子各有特点,但是这些人物都具有共同的品质,那就是目标专一、持之以恒。选择事例时求大同而存小异,作者真是匠心独具啊!

在这一节课的教学中,一张简单的图表,教师既把它作为培养概括能力的一个策略,又将概括能力的训练与课文的品读、文章的表达方法领悟紧密结合,品读课文时,借助概括出来的关键词揭示写作方法时,概括出来的要素让学生的发现变得更加便捷,由此可以看出让概括的训练不再孤立无援,使得概括的效益最大化,也让我们的教学设计浑然一体。

当然,在概括能力培养方面,教学中的探索也不少,相关的案例和策略也是不胜枚举,这给我们提供更多的借鉴和启发,在概括能力的培养方面我们更欣赏有“经”有“玮”的设计,毕竟语文要培养学生的综合性素养,从而让课堂效益最大化。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5-1-25 15:25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